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背景 全科医师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关键人才,在机构内多个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针对全科医师能力的评估,缺乏对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特质等的考量,不利于全科人才选拔和培养。目的 探讨全科医师不同临床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的同质性和差异性,为机构管理者为各岗位匹配最佳全科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10月-2019年6月,对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人才就职的各岗位优秀执业者、管理者进行访谈和专家咨询,先通过一对一半结构化访谈归纳出全科医师各岗位胜任力指标,再结合访谈结果和文献回顾研制专家咨询问卷,通过专家咨询,采用界值法和会议研讨筛选评价指标,梳理出全科医师不同临床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结果 各岗位专家咨询的权威程度均大于0.70,除了全科门诊二级指标的Kendall's W值(0.437)大于0.4外,其他各岗位各级指标的Kendall's W值均小于0.4(P<0.01)。全科门诊、中医门诊、病房、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助理、预防保健各岗位胜任力指标均包括全部一级指标和除教学科研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外的全部二级指标。病房、家庭医生、预防保健岗位胜任力二级指标较其他岗位多了团队管理能力指标,家庭医生助理岗位胜任力二级指标较其他岗位则缺少了教学科研能力指标。结论 全科岗位的同质性是由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和各岗位目前的主要执业群体决定的,差异性是由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工作特点决定的。岗位的同质性可以为机构管理者选拔人才提供人才初筛的条件,而岗位之间的差异性则是机构管理者选拔合适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连国华  陈亮  张向杰  张辰  程菊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31):3955-3959
背景 社区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其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服务质量的好坏。但目前对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要求尚不明确,应用性研究相对较少。 目的 构建适合社区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 方法 于2021年1月,采用文献研究法,基于洋葱模型构建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始条目池。于2021年2—3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全科医疗和管理领域专家52名,开展两轮专家咨询,根据函询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完善;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结果 两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52/52),专家权威系数为0.91,判断依据系数为0.904,对指标的熟悉程度系数为0.916。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及其权重分别为基本条件(0.085 7)、临床业务能力(0.436 1)、公共卫生能力(0.244 5)、人文素养(0.110 4)、职业发展(0.082 7)、其他方面(0.040 6)。一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54,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02,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341(P<0.001)。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社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用于评价或考核全科医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评价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拟订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修订、完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分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88、0.838。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W=0.492、W=0.471、W=0.384,各指标均值>3.50分,标准差<1.00,变异系数<0.25。最终确定的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0项二级指标和46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专家意见相对集中,构建的神经内科护士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陆萍  陆志敏  钱志芳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8):3553-3560
背景 家庭医生岗位多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岗位交错重叠、职责分工模糊已成为家庭医生开展工作的阻碍。如何识别和选拔优秀的家庭医生,需要一套衡量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考评工具。目的 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为家庭医生能力评估及竞聘上岗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2月通过文献回顾和小组访谈法初步拟定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框架,采用Delphi法对31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由专家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分,根据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和集中程度,对指标进行删减,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两轮咨询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两轮咨询后专家整体权威系数为0.852>0.70,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65、0.350、0.280(P<0.01),最终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63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人文执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教育学习能力及综合管理能力6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50、0.053、0.119、0.187、0.146、0.146。结论 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13项、三级指标63项,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家庭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更重视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下一步将借助胜任力模型构建一套家庭医生综合能力评估体系,为家庭医生能力评估提供工具。  相似文献   

5.
背景 岗位胜任力模型在卫生人才招聘环节被广泛应用,但针对家庭医生助理构建岗位准入指标体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借助岗位胜任力模型,结合区域内开展家庭医生助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目的 构建一套适用于家庭医生助理的岗位准入指标体系,为科学、高效地招聘选拔合适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8-10月,成立岗位胜任力建模小组,通过小组会议划分家庭医生助理岗位类别,通过关键事件访谈分析家庭医生助理工作内容。于2018年10-11月,邀请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层、人事科负责人和家庭医生团队长代表,共计15人参与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家庭医生助理岗位胜任力模型,并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家庭医生助理岗位准入指标权重。结果 家庭医生助理的岗位胜任力特征指标包括基础知识、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专业发展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基于这6个岗位胜任力特征形成了17个一级指标和59个二级指标的家庭医生助理岗位准入指标体系,其中权重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能力(0.385 6)、职业素养(0.281 1)和专业实践能力(0.126 5)。结论 在招聘和选拔家庭医生助理时,应该重点关注人际交往能力、职业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3个岗位胜任力特征指标,引入胜任力评价体系,可以对家庭医生助理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加全面的要求,帮助家庭医生团队选拔具有最佳胜任力的家庭医生助理。  相似文献   

6.
韩荣燕  詹建伟  王弋  黄赣英  方金燕 《浙江医学》2022,44(9):980-983,989
目的构建大型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岗位胜任力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及调查研究初步拟定大型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结果2轮专家咨询的积极性均为100.0%,第1轮及第2轮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5和0.905,第1轮及第2轮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2和0.31,最终确定的大型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28项三级指标。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大型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人员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科学,可为培养大型体育赛事医疗保障人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一套完整、有效、多维度体现全科医学临床师资能力水平和岗位胜任力的指标体系,以此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全科医学临床师资。方法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每个指标的权重。查阅相关文献,并经研究小组讨论,设计出全科临床师资综合指标的原始指标体系;对8名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的全科教学管理专家进行咨询调查,构建出全科临床师资综合指标的初级指标体系;对26名全科教育专家采用信函的方式进行咨询,制定出全科临床师资综合指标体系的三级层次框架;向65名全科临床师资发放调查问卷,应用 Yaahp 统计学软件,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构建出包含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9 个三级指标的全科医学临床师资综合指标体系,并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值。结论 本研究制定的全科医学临床师资能力指标体系可行性高,为全科医学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建立广东省全科服务团队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研究方法为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共两轮。结果建立了一套由4个一级指标与49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全科服务团队评价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团队人力资源"、"团队制度管理情况"、"团队服务数量与质量"、"供需双方满意度"。确立各个一级指标权重为:0.2788、0.2432、0.2453、0.2327;两轮专家咨询积极系数分别为82.50%、90.91%;专家权威程度为0.842、0.843;评价指标重要性的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231、0.451。结论该指标体系较全面、可信,为具体评价全科服务团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广东省全科团队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广东省全科医生团队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的实施效果,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客观的参考。方法 结合我国和广东省相关政策,采用文献回顾等研究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Structure-Process-Outcome)”框架为基础,初步建立绩效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于2016年10月—2017年2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两轮专家(n=27)咨询,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及其权重系数。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分别为90.6%(29/32)和93.1%(27/29);专家对一级指标的权威系数为(0.82±0.11);第2轮咨询中指标总体协调系数为0.272(P<0.001),不同机构专家组内的协调系数均>0.453。最终构建了由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全科团队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均较高,第2轮专家组内咨询意见趋向一致,协调性较好,咨询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0.
背景 成都市武侯区自2014年开始“基层医疗转型”,开展以人为中心主动化健康管理服务模式(PCAC)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单位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同时团队长在团队内部进行二次考核,但是目前缺乏科学、合理、有效、易于操作的团队内部使用的考核指标体系。目的 构建一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内部工作评价指标体系,为家庭医生团队合理、科学地评价团队内部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文献回顾、德尔菲法等研究方法,初步建立家庭医生团队内部签约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并编制专家咨询问卷。于2019年12月-2020年3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经两轮专家咨询,确定了家庭医生团队内部签约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表的回收率分别为100.0%(35/35)和100.0%(25/25)。两轮专家咨询的熟悉程度分别为(0.71±0.05)和(0.74±0.13),判断依据分别为(0.79±0.12)和(0.88±0.10),权威系数分别为(0.87±0.09)和(0.81±0.10)。两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77(χ2=322.054,P<0.001)和0.215(χ2=242.762,P<0.001)。最终构建了一套包含3个一级指标〔面对面服务(0.400 0)、非面对面服务(0.100 0)、面对面/非面对面服务(0.500 0)〕、10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及其权重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内部考核指标体系。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内部考核指标体系,可客观、科学地评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内部服务。  相似文献   

11.
魏媛 《大家健康》2016,(5):302-302
目的:探讨团队长在全科团队中的作用。方法:分析以往文献中报道的关于全科团队长的作用的相关文献。结果:全科团队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化和推进,社区全科团队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核心和灵魂。全科团队实施队长负责制,团队长在团队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结论:优秀的团队长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和协调能力,有正确的理念,对团队成员具有带动和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朱舜  张昊  汪小玉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2196-2199
目的了解团队项目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对医学生全科医疗职业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对2010级、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共98名学生进行全科医学概论团队项目教学的尝试,并采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81.6%(80/98)的学生积极参与团队项目教学;64.3%(63/98)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胜任团队角色,91.8%(90/98)的学生能主动相互交流,60.2%(59/98)的学生认为团队长在项目策划与团队管理方面做得较好;82.7%(81/98)的学生认为项目内容符合教学需要;90.8%(89/98)的学生认为教师起到了指导作用。结论团队项目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全科医生职业志向及职业素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教学医院如何做好全科医生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国开展全科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之一,而全科医生是构成该人才队伍的核心。如何完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性教学医院在全科医生培训方面应该起示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科建设应以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中心,重视人才、团队和科研方向的基础建设.要结合临床、教学、科研等实践选拔培养优秀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支基础与临床结合、多学科合作,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团结合作的团队;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是全科医学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仍然存在全科专业师资建设薄弱、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多元师资在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的综合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四元合力的师资团队,创建全科导师-全科师资-专科师资-社区师资的合力带教模式,体现全科医学培养特色,为提升全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全科服务团队是由全科医师、公卫医师、社区护士等组成的医疗队伍,面向社区人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是具有探索意义的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为了解嘉定区全科服务团队服务功能发展趋势,提高嘉定区全科服务团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最大能力发挥全科服务团队社区守门人作用。方法通过对嘉定区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4年全科服务团队工作进行回顾,了解目前开展的情况。结果全科服务团队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呈发展趋势,全科服务团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开展离休干部医疗保健服务也呈现发展趋势。结论政策建议:全科服务团队的管理体制必须不断创新,全科服务团队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全科服务团队的服务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全科服务团队的工作需要得到居委、社区居民的支持,全科服务团队的发展方向是开展家庭医生责任制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现状的分析,强调了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在全科医学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了我国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建  罗涛  孙凯洁 《中国医院》2012,16(1):64-65
领军人才可以带动一个学科突飞猛进,是学科团队的组织者、领导者,大力培养和引进足够数量的领军人才,对推动医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医院实践出发,总结了医院领军人才在医院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指出在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中,如何更好的使用和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以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龙头,吸收68家医院、相关行业(企业)为成员单位组成的豫健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创新和实践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共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积极开展实训实习、技能培训和产学研合作,有效拉动了人才培养、学生就业和医院(企业)发展,校院(企)双方实现深度合作、双赢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