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多产异构烷烃催化裂化工艺(MIP)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多产异构烷烃工艺(MIP)在安庆分公司1.2Mt/a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明显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效果,汽油烯烃体积分数由约48%降至35%以下;产品分布得到改善,重油催化裂化能力强,汽油产率提高3个百分点,液化石油气产率提高2.5个百分点,柴油产率降低4个百分点,总液体收率提高;汽油硫含量下降20个百分点,硫质量分数降至800μg/g以下。MIP工艺在促进重油转化的基础上,还有效地改善了催化裂化汽油质量。  相似文献   

2.
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31,自引:15,他引:16  
多产异构烷烃的催化裂化工艺(MIP工艺)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清洁汽油组分的技术。高桥石化分公司炼油厂1.4Mt/a催化裂化装置按该工艺的要求进行改造,于2002年2月4日进行了工业运转。该装置一直保持平稳运转,操作难度与FCC工艺相当。试验标定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催化裂化工艺相比,MIP工艺不仅优化了产物分布,干气和油浆产率分别下降了0.41个百分点和0.99个百分点,液体收率增加了1.17个百分点,而且所生产的汽油荧光法分析的烯烃含量下降约14.1个百分点,饱和烃(主要是异构烷烃)含量增加约12.9个百分点,其中异构烷烃含量大于70%,硫含量下降26.5%,诱导期增加,汽油的RON下降而MON增加,总的抗爆指数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1.3Mt/a催化裂化装置应用最大化生产异构烷烃催化裂化工艺(MIP)技术改造的情况。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显著地降低汽油的烯烃含量(降低20~30个百分点),汽油研究法辛烷值不变,马达法辛烷值上升,汽油质量得到提高。汽油和液化气产率分别上升2.84个和0.45个百分点,柴油产率下降2.37个百分点,产品分布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4.
MIP工艺在蜡油催化装置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产异构烷烃(MIP)工艺在广州石化蜡油催化裂化装置2.00Mt/a扩能改造中的实施应用情况。采用MIP工艺后,汽油的烯烃含量下降了15个百分点,诱导期增加,辛烷值基本不变,柴油十六烷值下降了3个单位,液化气收率上升了约3个百分点,总液收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MIP工艺技术专用催化剂CR022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高桥分公司MIP工业装置上进行了MIP工艺技术专用催化剂CR022的工业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MIP工艺专用催化剂CR022具有进一步降低FCC汽油烯烃的特性。与原使用的MLC-500催化剂相比,当CR022催化剂占系统藏量64%时汽油烯烃体积分数下降5.7个百分点,芳烃体积分数增加5.1个百分点。在降低汽油烯烃的同时,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和马达法辛烷值略有增加,但汽油产率下降了1.4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技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中国石油科技中心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技术对抚顺石化公司1.5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汽油降烯烃改造,增设了处理汽油的提升管+床层反应器、沉降器,且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单独分馏塔方案。改造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使催化裂化汽油烯烃体积分数由50%左右降低至35%以下,甚至可降至20%以下。该技术对产品收率影响较小,标定汽油收率下降5.09~5.30个百分点,轻柴油收率增加2.01~2.33个百分点,液化气收率增加1.52~2.70个百分点,焦炭增加0.20~0.54个百分点,装置综合能耗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7.
张锟俊 《石化技术》2023,(10):40-42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2#催化裂化装置于2021年升级改造为年加工量80万吨的多产异构烷烃的流化催化裂化技术(MIP)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装置连续稳定运行满四个月后进行标定,标定结果表明:MIP技术改造后,干气和焦炭产率均有所增加,液化气产率增加约1.95个百分点,汽油研究法辛烷值(RON)为90.5,较改造前增加0.3个单位,汽油烯烃体积分数由32.2v%降低至22.1v%,说明MIP技术具有良好的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能力,改造满足京ⅥB汽油质量升级的要求,MIP技术在“油转化”以及油品质量升级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NiO/HZSM-5为增强芳构化助剂,通过催化裂化与芳构化反应耦合,使催化裂化汽油和裂化气中的部分烯烃转化为芳烃,以降低汽油馏分中的烯烃含量,改善催化裂化汽油的组成。考察了助剂添加量对催化裂化催化剂降烯烃性能的影响,并与以CoAPO-11分子筛和HZSM-5与APO-11复合分子筛为助剂的催化裂化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iO/HZSM-5的芳构化降烯烃效果最好,当添加量为5%时,汽油馏分中烯烃含量降低了5.8个百分点,而芳烃含量提高了9.7个百分点。并对催化裂化与芳构化反应耦合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炼制研究所开发的LAP降低催化裂化烯烃助剂在北海石化厂的工业应用。结果证实了LAP助剂具有良好的降烯烃活性,当LAP助剂占装置催化剂藏量的5%时,催化裂化汽油烯烃降低了5-11个百分点,汽油收率下降0.15个百分点,柴油收率下降2.26个百分点;同时,液化石油气上升3.91个百分点,其中丙烯、丁烯产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加工石蜡基油MIP工艺专用催化剂RMI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最大限度地挖掘MIP新工艺的技术潜力,采用性能优化的Y型沸石组合、改性的基质组分以及烯烃芳构化性能良好的改性ZRP沸石材料,研制出与MIP工艺相匹配的RMI专用裂化催化剂,来强化MIP工艺两个反应区的催化裂化反应,并在MIP中型装置上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与MIP工业装置现用的常规裂化催化剂相比,加工石蜡基原料油时,新开发的RMI催化剂轻烃收率增加0.66个百分点,汽油烯烃质量分数降低3.29个百分点,同时汽油RON和MON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在MIP工况下,RMI催化剂较常规裂化催化剂更能发挥MIP新工艺的优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对以加氢渣油为原料的工业MIP装置与常规FCC装置的液体产品收率与产品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FCC技术相比,MIP技术即使在加氢渣油原料性质略差时,其液体产品收率仍提高1.35~3.23百分点,汽油收率较高,油浆产率较低;而且所产汽油的硫含量低、烯烃含量较低、辛烷值较高。MIP技术具有独特的串联双反应区反应系统,重油转化能力高,汽油品质好,在加工加氢渣油时比常规FCC技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对具有代表性的工业MIP装置与FDFCC装置、FCC装置和TSRFCC装置的液体产品收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以加氢重油还是以加氢蜡油或者是常压渣油为原料,采用MIP工艺时,汽油与液化气产率均较高,而干气与油浆产率较低,液体产品收率较高;与其它同类技术相比,其液体产品收率最少提高2百分点;且MIP技术的汽柴比高,所生产汽油硫含量低、烯烃含量较低而辛烷值与其它技术相当或较高。这主要是由于MIP技术采用具有独特的双反应区的提升管反应器,并在不同反应区内设计了与烃类反应相适应的工艺条件,可强化重油转化能力,减少干气和焦炭产率,从而提高总液体产品收率。  相似文献   

13.
在140万t/a催化裂化工业装置上进行了LIP-200型多产异构烷烃(MIP)工艺专用催化剂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料性质基本不变或略差的情况下,使用LIP-200催化剂后,产品稳定汽油的烯烃体积分数基本不变,辛烷值略有上升,总液收达到83.72%,液化气收率达到19.13%,液化气中丙烯体积分数增加了4.8个百分点,催化剂单耗较低,约为0.6kg/t。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巴陵石化公司在MIP工艺装置上柴油轻馏分回炼以增产高辛烷值汽油的应用结果.当柴油轻馏分油选择性再裂化时,柴油产率平均减少1.41百分点,目的产物(汽油+液化气)产率平均增加1.16百分点,汽油研究法辛烷值略有增加,马达法辛烷值约增加0.5个单位,通过将劣质柴油轻馏分选择性再裂化可以实现增产高辛烷值汽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OCT-M FCC 汽油深度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比较研究了MIP汽油与常规FCC汽油的特点,考察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的OCT-M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由MIP汽油与FCC汽油生产硫含量≯50µg/g汽油的情况下的辛烷值损失。工业应用结果表明,OCT-M技术将MIP汽油硫含量由417~442µg/g降低到24~53µg/g,RON损失0.7~1.8个单位。因此,OCT-M技术可为我国炼厂生产硫含量≯50µg/g的清洁汽油提供经济、灵活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MIP工艺的设计思路及操作要点:一反出口温度控制在500℃~520℃为宜;二反的催化剂藏量控制在4t~5t为宜,如果需打急冷油来控制二反温度,则最好控制在10t/h以内为宜;选用MIP工艺专用催化剂效果更好。总结了MIP—CGP工艺的先进性,表明:在汽油降烯烃方面可控制汽油烯烃在30%以内;在汽油降苯含量方面能够控制汽油苯含量在1.0%以内;在汽油降硫等方面较传统FCC技术可降低硫含量42.69%,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FCC,完全可达到汽油国Ⅲ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研制的第二代DOCO型降烯烃催化剂,于2002年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前郭石化分公司0.8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工业试验。该催化剂采用高硅铝比的ZRP-5超稳分子筛为主活性组元,并引用了新型基质材料。试验原料为吉林原油常压渣油。试验结果表明,与DOCP型催化剂相比,汽油烯烃体积分数可降低11个百分点,采用该催化剂可在催化裂化装置上直接生产出低烯烃含量的新标准汽油,汽油烯烃体积分数小于35%。研究法辛烷值大于90,轻质产品收率基本不变。该催化剂应采用大剂油比操作和终止剂技术,以创造适宜的二次反应环境。  相似文献   

18.
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助剂在ARGG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阳石油化工总厂烯烃厂ARGG装置使用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炼制研究所开发的降烯烃助剂 (LAP)取得了良好效果 ,证明LAP对原料和装置有很好的适用性。当LAP占催化剂藏量的 5 %时 ,ARGG汽油烯烃含量降低了 6 .7个百分点 ,辛烷值增加了 1.4个单位 ,液化石油气产率增加了 2 .42个百分点 ,而汽油产率下降了 2 .5 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PetroChina Jinxi Petrochemical Branch Company has applied the MIP technology in its RFCC unit to maximize the light distillate while using the paraffinic gas oil blended with resid and the coker gasoil as the feedstocks. The outcome of the unit operating according to the MIP mode has revealed that the olefin content in the stabilized gasoline could be reduced to less than 35 % with its research octane number equivalent to and its motor octane number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octane rating of the FCC naphtha obtained by the former operational mode of the RFCC unit, and the diesel yield could reach over 30 m%. The total liquid yield (LPG+gasoline+diesel) of the unit operating according to the MIP mode was by over 1.5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at achieved in the former RFCC un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