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醇化方式对烤烟品种翠碧一号(CB-1)片烟醇化效果的影响,对CB-1烤烟在自然、标准和洞库醇化期间的含水率、pH、化学成分含量、碘值和感官质量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醇化6~21个月,烟叶含水率和碘值随醇化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pH、淀粉、氮、蛋白质和烟碱含量呈下降趋势,水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和感官质量得分先升后降。洞库醇化的烟叶含水率最低,pH最高,氮、蛋白质、烟碱含量和感官质量总分均高于标准库和自然库醇化,标准库醇化的烟叶碘值高于自然库和洞库醇化。自然库醇化的烟叶适宜醇化期为15~18个月,标准库醇化的为12~15个月,洞库醇化的为18~21个月。标准库醇化的烟叶醇化速度最快,洞库醇化的烟叶保质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打叶复烤协同醇化的适宜条件,采用对应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打叶复烤参数下的四川凉山烤烟烟叶感官质量和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并考察了烟叶感官质量随醇化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醇化时间0~36个月,上部烟叶B0~B5中感官质量最优的是B3(除了醇化时间24个月);中部烟叶C0~C5中感官质量最优的是C3(除了醇化时间18个月)、下部烟叶X0~X5中感官质量最优的是X3(除了醇化时间18和24个月)。②NNK、巴豆醛、苯并[a]芘、HCN、氨释放量与一润烟叶出口温度、烟叶复烤各干燥区温度(一区、二区、三区和四区)没有显著相关关系。③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排序为,NNK:B2F>X2F、C3F;苯酚:B2F>C3F>X2F;巴豆醛:B2F、C3F、X2F无明显差别;CO:B2F>X2F>C3F;苯并[a]芘:B2F>C3F、X2F;HCN:B2F>C3F、X2F;氨:B2F>C3F、X2F。④感官质量随醇化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最优醇化时间为12个月,此时B3、C3、X3与原工艺条件样品(B0、C0、X0)相比感官质量得分分别提高了5分、2分和4分。  相似文献   

3.
烤烟自然醇化和人工醇化过程中感官质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烟叶最佳醇化方式和醇化时间,从而提高烟叶品质、节省醇化成本,以山东诸城复烤后的中部烤烟烟叶为试验材料,对人工醇化和自然醇化过程中烟叶感官评吸指标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醇化方式下诸城复烤烟样品的最佳醇化时间均为18个月左右;与自然醇化相比,人工醇化方式对烟叶品质提升效果更好。根据原料库存情况和品质需求采用合适的醇化方式和醇化时间,有利于卷烟企业提高烟叶质量、节约企业成本。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醇化过程中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的变化,合理指导烤烟醇化,利用气质联用仪对诸城地区烤烟醇化烟叶进行美拉德反应产物检测。试验结果表明,上部叶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在醇化前18个月期间逐步提高,18个月时达到最大值50.13 μg/g,18个月之后趋于稳定;中部叶美拉德反应产物含量在醇化前30个月期间缓慢增加,30~36个月期间显著提升,醇化36个月时达到最大值52.44μg/g。醇化过程中3-羟基-2-丁酮、戊醇、2-正戊基呋喃等含量是上升的,其他物质含量变化不显著。上部叶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与香气质、余味、杂气和刺激性、总分指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吲哚、2-甲基四氢呋喃-3-酮、壬醛、氧化沉香醇-1、糠醇等物质对感官质量有显著或极显著正向作用;2,6-壬二烯醛、2-正戊基呋喃对感官质量有显著或极显著负向作用;中部叶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与香气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杂气和刺激性指标显著正相关;吲哚、糠醛、2-乙酰基呋喃等对感官质量有显著或极显著正向作用。因此,烟叶经过一定时间的醇化可以提高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并有利于烟叶感官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生物酶制剂提高烟叶醇化质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烟叶的醇化质量,缩短醇化时间。将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进行配比,并加入适量的复合活性添加剂,将其混合溶解制成酶液后添加到烟叶中,以自然醇化烟叶为对照,进行醇化对比试验,并对醇化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以及感官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生物酶处理醇化烟叶,可加速其总糖、总氮、烟碱和总挥发碱含量的降解,同时香味物质总量增加,感官质量明显提高,醇化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雪茄茄芯烟叶适宜于工业配方使用的养护醇化时间,以3个主要国产品种雪茄茄芯烟叶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养护醇化时间对烟叶外观物理特征、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库存湿度70%±5%,温度18~27℃条件下,不同品种茄芯烟叶养护醇化21~27个月时,烟叶综合品质较好,之后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初烤烟叶和复烤片烟协同醇化的最佳仓储醇化周期,分析了不同醇化时间K326初烤烟叶对复烤后片烟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影响,并采用可用性指数评价了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结果表明:复烤片烟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随醇化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初烤烟叶在昆明适宜醇化时间为3~5个月,而复烤片烟适宜醇化时间为12~21个月。其中,B3F等级适宜的协同醇化周期为初烤烟叶5个月、复烤片烟15个月;C3F等级适宜的协同醇化周期为初烤烟叶3个月、复烤片烟15个月;X2F等级适宜的协同醇化周期为初烤烟叶3个月、复烤片烟12个月。B3F、C3F和X2F 3个等级初烤烟叶经协同醇化后CCUI比未经醇化直接打叶复烤后的烟叶CCUI分别提高51.99%、36.03%和25.92%。  相似文献   

8.
烤烟复烤烟叶自然陈化过程中感官质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跟踪鉴定14个烤烟复烤烟叶样品在自然陈化7~51个月期间感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产区各部位复烤烟叶在济南自然陈化感官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不同:湖南和黑龙江上部、中部烟叶陈化23个月感官质量达到高峰;贵州、山东、云南、河南、巴西中部叶最佳陈化时间为34个月;贵州、山东、云南、河南和津巴布韦上部烟叶最佳陈化时间为34~39个月。(2)感官评吸总分与陈化时间符合二次曲线关系。(3)不同产区烟叶自然陈化期间烟叶质量变化幅度不同,以云南烟叶质量变化最大,贵州和黑龙江烟叶质量变化最小。云南、贵州烟叶经自然陈化效果较好。(4)上部烟叶比中部烟叶耐存放,河南烟叶和津巴布韦上部烟叶耐存放,云南烟叶不耐存放。(5)香气量指标变化较小,烟叶感官总体质量的提高主要由杂气、余味和香气质等指标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自然醇化对国内烤烟烟梗可用性的影响,选取14个国内7个代表性烟叶产区上部和中部烟梗样品,每自然醇化6个月后将烟梗制成梗丝样本,分析5个自然醇化阶段梗丝样本的物理特性(颜色、光泽、填充值)、感官质量、焦油释放量、CO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H)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自然醇化对梗丝颜色、光泽、填充值、感官质量、焦油释放量和CO释放量有较大影响。②随自然醇化进程,颜色偏深、偏淡梗丝颜色得到明显改善;光泽较差梗丝的光泽得到提高;梗丝填充值先大幅下降后又有所回升;感官质量先小幅上升后又大幅下降;焦油释放量持续大幅下降;CO释放量持续大幅上升。③自然醇化能够逐步缩小不同产区梗丝颜色和光泽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不同产区梗丝填充值、焦油释放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发酵1-2年的烟叶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烟叶中微生物,同时对其表面优势微生物正对性分离,筛选出22株优势株菌株,添加入烟叶发酵中,控制烟叶发酵醇化条件,对发酵醇化的烟叶进行感官评吸与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添加了Enterobacter hormaechei strain C4、Enterobacter hormaechei subsp. steigerwaltii strain 34998、Peanibacillus polymyxa strain HY96-2、Bacillus licheniformis strain MER TA 88、 Bacillus licheniformis strain POTC的五株菌株的烟叶,在发酵前1个月控制为37℃,55%湿度,后阶段保持23℃,45%湿度的发酵条件下,发酵7个月,达到了现有发酵技术发酵3年的效果,起到了增香提质的作用。在烟叶的理化指标以及高通量检测方面也显示,微生物对烟叶的品质提升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挖掘烟叶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之间的关系,探究机器学习算法在烟叶质量评价领域的应用效果,以山东烟叶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常规成分、生物碱、有机酸、多酚和单双糖等20项主要化学成分检测和感官质量评价,并根据感官质量优劣将其划分为好、中、差3个质量档次。利用遗传算法对XGBoost进行超参数寻优,建立了基于化学成分的山东烟叶质量档次预测模型,同时引入SHAP value模型解释框架进行全局解释与特征依赖分析。所建预测模型对山东烟叶质量档次判别准确率为85%,尤其对第3质量档次识别效果最佳。SHAP value全局解释表明,影响山东烤烟质量的7个特征指标贡献度排名为:酸酚比>蔗糖>氯>烟碱>降烟碱>柠檬酸>糖碱比,其中糖碱比、蔗糖、酸酚比分别为好、中、差质量档次判别贡献最大的化学指标。基于XGBoost算法的山东烟叶质量预测模型在烟叶质量档次判别应用中有效、可靠、可解释性强,对于烟叶质量评价和烟叶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打叶复烤关键参数(a1为一润出口温度,a2为复烤一区温度,a3为复烤二区温度,a4为复烤三区温度,a5为复烤四区温度)和醇化时间下四川凉山烤烟烟叶绿原酸、新绿原酸、4-O-咖啡基-D-奎尼酸、莨菪亭、芸香苷、山萘酚糖苷、多酚总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一润出口温度对多酚总量的影响显著,并呈正相关性,复烤一~四区温度与多酚含量无显著相关。(2)绿原酸、新绿原酸、芸香苷、山奈酚糖苷、总酚含量随醇化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降低趋势,4-O-咖啡基-D-奎尼酸、莨菪亭含量随醇化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呈增大趋势。(3)醇化时间对多酚含量的影响大于打叶复烤。(4) B0~B5、C0~C5、X0~X5烟叶香气感官质量最优的打叶复烤参数为a1为60℃、a2为50℃、a3为79℃、a4为67℃、a5为70℃、醇化时间12个月,此时烟叶多酚含量、感官质量均为较优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优化烤烟烟叶的醇化过程,对翠碧一号、K326、云烟87三个烤烟品种初烤烟叶(C3F)进行了醇化试验。结果发现:随着醇化的进行,所有品种烟叶的叶绿素含量先下降,然后趋于稳定。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与叶绿素相似,但变化幅度较平缓。醇化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品种间存在差异,翠碧一号总氮、烟碱含量均呈现较大幅度下降,总糖含量增加;而K326和云烟87的总氮和烟碱含量呈现小幅增加,总糖含量下降。所有品种烟叶的还原糖含量均随醇化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增幅有所不同,翠碧一号增幅最高,云烟87次之,K326增幅最少。烟叶pH值在醇化过程中均逐渐降低。翠碧一号烟叶醇化速度明显快于K326和云烟87。  相似文献   

14.
为通过烟草香味成分评价其内在品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气质联用法分析了38种烟叶样品的香味成分,评吸了其单料卷烟.并以30个烟叶样品作训练样本,8个样品作预测样本,采用遗传算法GA-BP神经网络法建立了烟草香味成分分析数据与其评吸得分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烟草样品中共鉴定出76种香味成分;通过GA法选择出28种与烟叶评吸总分显著相关的成分,由这些成分建立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其训练样本拟合误差<2%,预测误差<5%.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初烤烟叶收购中人工分级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NIR)光谱技术结合极限学习机(ELM)算法自动鉴别烟叶等级的方法。文章首次提出基于品质相似、价格接近原则的烟叶收购分组方法,通过交互检验优化ELM分组、分级模型的隐节点数,并与K最近邻法(KNN)、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等多分类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LM分类模型参数自动优化、训练时间短、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2014年(数据集A)、2015年(数据集B)烟叶收购国标样本上、中、下等烟外部预测分组正确率分别为95.77%和94.23%,数据集A和B的上、中、下等烟各组样本外部预测分级正确率分别为85.71%、86.67%、100%和100%、92.86%、92.86%。因此,采用NIR技术结合ELM能准确鉴别初烤烟叶等级,可为烤烟烟叶收购质量等级评价提供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基于烟叶麦角甾醇含量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初烤烟叶霉变预警模型,以2015年和2016年云南5个地区2个等级(B2F和C3F)初烤烟叶为研究对象,调节烟叶含水率为18%,在28℃,RH 80%条件下以30天为实验周期,进行烟叶霉变实验。每3天取一次样,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并检测样品麦角甾醇含量。建立第0d初烤烟叶样品近红外光谱主成分监测模型并提取Hotelling T2统计量,预测第3天至30天初烤烟叶样品近红外光谱数据的Hotelling T2统计量,对比分析肉眼观察和近红外类模型对烟叶霉变的预警效果。结果表明:1)烟叶霉变过程中,麦角甾醇含量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当肉眼可见时,麦角甾醇含量较初始值增加4.66~23.38倍;2)基于上述监测模型,13个霉变烟叶样品中,提前预警天数为6天的样品2个,提前预警天数3天的样品7个,当天预警的样品4个,7个未发生霉变烟叶在30天的监测周期内均未出现预警,预测准确率100%。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方便快速地实现对初烤烟叶霉变的预警,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背景和目的  贮藏是烟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贮藏过程中烟叶中TSNAs含量会逐渐升高。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烟叶长期贮藏过程中TSNAs的累积以及其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方法  在打叶复烤环节使用碳酸钠缓冲液调整马里兰烟和白肋烟叶的pH值,烟叶正常贮藏醇化后,检测烟叶pH值、TSNAs含量、烟叶外观、含水率、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  结果  ① 碳酸钠处理过的烟叶pH值高于对照组,并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保持稳定;②马里兰处理组烟叶中TSNAs含量比对照组低40.4%,白肋烟处理组烟叶中TSNAs含量比对照组低36.2%;碳酸钠处理组烟叶外观与对照组无差异;③处理组烟叶含水率高于对照组,总植物碱、总糖、氨、总挥发碱含量低于对照组,感官质量得分略高于对照组。  结论  碳酸钠缓冲液能够减缓烟叶贮藏期间TSNAs的累积,且未导致贮藏后的烟叶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8.
卷烟原料的感官质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卷烟原料的感官质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方法 对2016年的99个卷烟原料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和化学成分检测, 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方法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醇化前后片烟的感官质量与化学成分相关性基本一致, 具体表现为还原糖、还原糖与总糖之比、还原糖/总植物碱之比、总钾与感官质量显著(P<0.01)正相关, 总氮、氮碱比、总植物碱、总氯与感官质量显著(P<0.01)负相关, 关联大小按其先后顺序依次递减。结论 本研究表明了卷烟原料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存在一定相关性, 可为今后采用化学成分来判断卷烟原料最佳醇化期提供理论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密封降氧对醇化环境及库存白肋烟品质的影响,以自然醇化42个月的湖北恩施成品白肋烟为材料,运用新型气调法,设置T1(1.5%~2%)和T2(7.5%~8%)2个低氧处理及1个常规处理CK,对其温、湿度及烟叶内在品质进行周期性对比。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T1和T2处理对温度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了相对湿度的变幅和变异系数。CK处理烟叶外观质量缓慢下降,而T1和T2处理则缓慢上升;T1、T2处理在12个月后,均显著提升了总糖含量,处理6个月后均显著提升了烟碱、钾、氯含量(除T1处理第12个月外);T1处理烟叶感官质量总分在周期内呈现缓慢上升趋势,T2处理呈现先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CK处理呈现短暂上升后快速下降趋势;其中T1处理显著降低了烟叶NNN、NAT含量及TSNAs总量,而T2、CK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两低氧气调处理均对库存白肋烟的品质提升具有一定效果,且以T1处理综合提升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对金银花、枸杞、芦荟等24种中草药原料的提取液和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等10种生化制剂对南雄B3F烟叶的醇化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配方.结果表明,与自然醇化相比,经生化制剂处理醇化的烟叶,在醇化1-6个月期间,烟叶中的总氮、总糖、蛋白质、氨基酸和烟碱的含量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反映出在这一阶段经生物制剂处理的烟叶发酵变化较剧烈,6个月以后变化趋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