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8种悬钩子属植物为试材,采用药敏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悬钩子属植物提取物对黄色葡萄球菌、鸡沙门氏杆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杀菌浓度的影响,利用Fenton反应、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植物水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研究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的抑菌效果和抗氧化性,以评价悬钩子属植物的抗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悬钩子属植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中山莓、插田泡和茅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BC值达到了37.5mg/mL;悬钩子属植物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其中粗叶悬钩子、茅莓和山莓的清除能力较强。表明山莓、茅莓、插田泡可以作为新的抑菌药物进行开发,粗叶悬钩子、茅莓和山莓可作为新的抗氧化药物利用。  相似文献   

2.
悬钩子属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类成分,同时因其消炎和抗肿瘤等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果实口味酸甜,营养丰富,日益受到市场青睐。为解决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快速繁育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悬钩子属植物提供理论基础,对悬钩子属植物的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对悬钩子属植物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三种悬钩子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椭圆悬钩子(R.ellipticus)、红泡刺藤(R.niveus)、三叶悬钩子(R.delavayi)的营养生长习性、结果习性、开花结果物侯期及椭圆悬钩子的果实发育动态等特性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探讨山西省境内悬钩子属(RubusL.)植物种质资源类型与分布,并对其在园林中常用的观赏特性进行总结,为以后园林引种与种植提供科学依据。调查表明:山西省现有悬钩子植物种类(含变种)20种,一些种类在山西境内广泛分布,一些种类是成地域性分布。  相似文献   

5.
悬钩子属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悬钩子属植物开发利用的研究状况,分别从种质资源、营养成分、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四个方面对悬钩子属植物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河南野生悬钩子属植物资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春奇  王志强 《果树科学》1995,12(4):258-261
调查表明,河南野生悬钩子植物共有34个种及变种,其中29个种及变种可供食用。对悬钩子植物的分布、生境、果实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部分植物开发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滇西北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滇西北位于喜马拉雅山东坡的横断山区域的南部,是横断山区的中心部分,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通过实地调查滇西北16个县和查阅大量标本及有关文献,结果表明,滇西北悬钩子属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分布的种类有66种和20个变种,其中发现新分布种6种1变种,15种和6变种为云南特有种,其中10种和4变种为滇西北特有的分布种类。悬钩子属植物在滇西北广泛分布,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均有分布,从总体水平看,草本类分布种类少,仅有6种2变种,分布高度2300 ~ 4200 m,木本类的分布种类有60种18变种,分布海拔740 ~ 4100 m。提出了10种具有育种潜力或直接利用价值的优良果树种质,为种质资源保存和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覆盆子主要是指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 Linn.)的植物,可供食用、药用和提取有效成分制作护肤品。本文所指覆盆子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华东覆盆子。学名:Rubus Chingii Hu,别名:覆盆、托盘、小托盘、种田泡、翁扭、牛奶母。落叶灌  相似文献   

9.
悬钩子属植物种类繁多,属内系统演化规律一直存在争议。以近缘的同为蔷薇科蔷薇亚科的蔷薇属黄刺玫(Rosa xanthina)和草莓属野草莓(Fragaria vesca)为外类群,基于ndhF序列利用最大简约法和贝叶斯推论法构建了中国悬钩子属下3组17亚组的53个种(变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ndhF序列在本研究涉及到的分类群中较保守,序列比对后长度为1 182 bp,其中变异位点88个(占7.44%),信息位点47个(占3.97%)。空心莓组(section Idaeobatus)的序列变异速率较木莓组(sect. Malachobatus)和刺毛莓组(sect. Dalibardastrum)快。木莓组需要结合其他进化速率相对较快的序列进一步研究。系统树分析表明,木莓组和刺毛莓组聚为一支,空心莓组则被划分为4支(BI),呈多系进化现象。中国悬钩子属植物的系统演化路线为复叶类群到单叶类群,空心莓组较木莓组原始,支持陆玲娣等对悬钩子属的系统演化观点。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优良树莓种质的鉴定和分类,也为悬钩子属系统进化积累了分子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六种滇产悬钩子的果实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主要经济性状和一般营养成分两个方面评价了产于云南的三叶悬钩子、栽秧泡、灰毛果莓、红泡刺藤、茅莓和红毛悬钩子等6种悬钩子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灰毛果莓在果实重量、果实大小、总糖含量、糖酸比等指标上均居首位,开发价值最高;栽秧泡和红泡刺藤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大大超过其他4种的相应含量,其余指标居中,开发价值高;茅莓的果实含水量和出汁率最高,果实重量和大小均居第二,其他指标多居中等,也有较高的开发价值;红毛悬钩子的各项指标处于中下水平,开发价值低;三叶悬钩子在果实重量、果实大小、总糖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等多项指标上均居末席,但总酸含量却最高,开发价值最低.在6种悬钩子中,有5种悬钩子果实的营养成分均属首次报道;比较了滇产茅莓和资料报道的外省茅莓的维生素C含量,发现产于云南的茅莓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要远远高于其他省所产的相应含量.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东北野生树莓种质资源蓬蘽悬钩子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蓬蘽悬钩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E)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气孔导度(Gs)呈显著正相关,与细胞间隙CO2浓度(Ci)呈极显著负相关,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蓬蘽悬钩子净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蓬蘽悬钩子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3.3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866.47μmol·m-2·s-1,具有喜光和耐阴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12.
采取查阅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资料的方法,对不同产地的悬钩子成熟果实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①悬钩子果实营养成分总糖含量为3.34%~16.59%,总酸含量为0.88%~3.37%,糖酸比为0.99~17.10,Vc含量为3.50~138.70mg/100g,氨基酸总量为126.7...  相似文献   

13.
李昭军 《西北园艺》2003,(12):13-13
黑莓原产于美国,属蔷薇科悬钩子属树莓种,因其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市场价高而备受人们青睐。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植物科学研究所在近4a(年)的研究中探索出一整套管理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以蓬蘽悬钩子为试材,通过正交实验,对蓬蘽悬钩子中游离态与结合态水杨酸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测定了蓬蘽悬钩子生长期各器官中水杨酸含量。结果表明:游离态水杨酸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乙腈为提取溶剂,加入磷酸,超声15min;结合态水杨酸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乙醚作为提取溶剂,加入磷酸,超声15min。蓬蘽悬钩子新梢和果实中游离态与结合态水杨酸含量变化趋势相似(r=0.868**和0.986**)。开花期前,新梢水杨酸含量较高(1.179mg/g);开花期至果实发育期(青果期),新梢水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果实着色期至充分成熟期,新梢水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8月上中旬果实采摘后,新梢水杨酸含量急剧上升(1.434mg/g)。总之,果实水杨酸含量在整个发育期呈下降趋势,发育期(青果期)果实水杨酸含量比成熟期高。  相似文献   

15.
以长白山区野生山楂叶悬钩子嫩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其丛生芽诱导、增殖、生根培养情况及其炼苗、移栽技术。结果表明:接种7 d腋芽开始萌动;增殖系数为8.5;生根率达95%以上;生根幼苗在山楂叶悬钩子生境壤土基质上移栽效果较好,且经济成本低,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黑莓的生物学特性、栽培现状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莓为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植物,营养成分丰富,尤其是Ve和SOD(过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为水果之最,被称为结果最早见效最快的“第三代新兴水果”。  相似文献   

17.
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灌木型果树.果实为聚合浆果,色泽宜人,风味独特,既町鲜食,也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冻及多种食品添加剂,其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远远高于苹果、橘子、葡萄等水果.树莓在食品加工、医药、化妆、天然香料、食川色素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是近年来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第三代新兴水果.  相似文献   

18.
树莓的营养保健价值与市场前景浅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树莓(Raspberries)又名覆盆子、托盘、刺莓、马林等.是蔷薇科(Rosacea)悬钩子属(Rubus.L)半灌木果树.该属果树野生种很多,栽培种主要有树莓(空心莓亚属)和黑莓(实心莓亚属).树莓与黑莓的主要区别在于果实成熟时与花托是否分离.树莓果实成熟时与花托分离,形成外形似帽状的复合果;黑莓成熟时果实与花托不分离,成为复合假果(花托可食).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树莓为国际上"第三代水果",我国政府亦将树莓发展列入国家"948"计划.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椭圆悬钩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单果重与果实种子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椭圆悬钩子单果重与果实种子数为直线回归,相关系数为r=0.83851,回归方程为y=0.00429x 0.08125。  相似文献   

20.
树莓属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性灌木型果树,又称托盘、悬钩子等,东北及新疆地区称其为马林果,在中药里称其为覆盆子。树莓富含水杨酸、覆盆子酮及鞣花酸,具有特殊的营养加保健功效,被世界各国消费者广泛认可。树莓适应性强,对水、温度以及土壤环境要求不高,适宜推广区域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