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疾病之一。哮喘缓解期患者虽然症状消失,但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及气道高反应性仍持续存在。哮喘慢性气道炎症大鼠模型有利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及寻找更为有效地治疗方案。根据文献从动物选择、造模方法、模型评价等方面来综述建立哮喘模型的方法要点,为制更好备出接近人类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特征的大鼠模型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及肺组织Casepase-3、Bax、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哮喘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及甘草次酸(200、100、50mg/kg)剂量组。以卵清蛋白加氢氧化铝致敏复制大鼠哮喘动物模型,病理观察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肺组织气道炎症浸润和气道重塑的影响;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哮喘大鼠肺组织Casepase-3、Bax及Bcl-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甘草次酸200mg/kg可减少哮喘大鼠肺组织炎症浸润,改善或逆转气道重塑;甘草次酸200、100 mg/kg可上调哮喘大鼠肺组织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Bcl-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甘草次酸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促凋亡因子Bax、Caspase-3和下调抗凋亡因子Bcl-2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肺化痰汤合红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8(IL-8)表达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以观察清肺化痰汤合红霉素对COPD大鼠血清、BALF中IL-8表达及气道炎症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大鼠小气道出现组织细胞损伤、管壁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及肺泡的融合,血清及BALF的IL-8的含量明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红霉素组在应用红霉索干预后大鼠小气道出现组织细胞损伤、管壁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及肺泡的融合有所好转,血清及BALF的IL-8的含量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红霉素+清肺化痰汤组较红霉素组在同样的检测指标有明显下降。结论:清肺化痰汤合红霉素可以降低血及BALF中IL-8的表达,明显的抑制气道炎症的改变,提示清肺化痰汤具有治疗COPD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CD11b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吸烟大鼠的表达,以及中药丹参对吸烟大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瑞士法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计算吸烟大鼠及对照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的数量及膜表面CD11b的表达,计算肺气道上皮细胞ICAM-1表达的情况。结果:(1)吸烟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与吸烟组相比,丹参组大鼠炎症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2)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数量和炎症细胞CD11b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847,P<0.01),和肺细织气道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明显正相关(r=0.938,P<0.01)。(3)丹参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CD11b的表达和肺组织ICAM-1的表达较吸烟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丹参能明显抑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CD11b的表达和肺组织气道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证明丹参具有阻抑细胞粘附分子的作用,进而改善吸烟引起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平喘灵对哮喘大鼠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及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卵蛋白复制大鼠哮喘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cAMP、cGMP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浆中cAMP含量、cAMP/cGMP比值明显降低,cGMP含量明显升高,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表达明显升高(P<0.05),组织形态学病变明显;经平喘灵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平喘灵治疗支气管哮喘可能与其调节机体cAMP、cGMP含量及气道黏膜炎症细胞Fas表达,稳定cAMP/cGMP比值有关,且平喘灵与激素在治疗哮喘中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慢性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变化及肺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磷酸化(p-ERK1/2)表达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和改善气道重塑的作用机理。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哮喘模型组(A组)、姜黄素组(C组)各10只,采用卵蛋白(OVA)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3组动物哮喘发作症状、气道炎症情况及免疫组化染色后p-ERK1/2表达情况。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哮喘发作症状最明显,姜黄素组大鼠症状轻,正常对照组无症状。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哮喘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姜黄素组。肺组织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发现哮喘模型组肺组织中p-ERK1/2吸光度显著高于同时期正常对照组、姜黄素组(均P<0.01)。结论:姜黄素可抑制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改善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哮喘大鼠ERK1/2的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药对支气管扩张症气道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毅刚  范钰  曹世宏 《中医杂志》2001,42(2):108-110
为了探讨中药与氧氟沙星对大鼠支气管扩张症(支扩)模型气道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建立大鼠叶支气管内注射绿脓杆菌的支扩模型。以中药和氧氟沙星进行治疗,采用TUNEL法进行气道凋亡淋巴细胞的标记,对淋巴细胞的凋亡指数(AI)进行比较。结果,中药治疗组(A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气道组织也显示出炎症细胞浸润改善。结果表明,中药可能是通过促进气道淋巴细胞凋亡,清除炎症细胞,以改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4,(10)
目的探讨黄芩汤(黄芩和甘草)对哮喘模型大鼠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表达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布地奈德组、黄芩汤组,采用卵清白蛋白致敏加激发法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分类计数外周血炎症细胞,采用HE染色评价各组大鼠气道炎症程度,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7的浓度,免疫组化标记法测量肺部IL-23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明显加重,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7的水平升高,肺部IL-23的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布地奈德组和黄芩汤组哮喘大鼠的气道炎症明显减轻,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7的水平降低,肺部IL-23的表达下降(P<0.01);结论黄芩汤和布地奈德可以对抗气道炎症且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但前者大鼠体质量增加相对较快,且性情较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金畅肺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热郁肺证大鼠气道炎症因子及气道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红霉素组及清金畅肺饮低、中、高剂量组,烟叶、硫磺烟熏合肺炎双球菌滴鼻法造模,观察各组治疗后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清中IL-8、MCP-1的含量和气道病理形态的变化。结果:清金畅肺饮高、中、低剂量组及罗红霉素组均可使模型大鼠BALF中IL-8、MCP-1下降(P0.05),气道病理形态学改变较轻。结论:清金畅肺饮具有一定的抑制COPD气道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淋巴细胞凋亡角度探计清肺渗湿汤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采用卵蛋白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用TUNEL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淋巴细胞凋亡的百分比。结果:清肺渗温汤、地塞米松片、麻杏石甘加味汤均能提高哮喘大鼠肺组织中淋巴细胞的凋亡率,作用以前两者显著。结论:清肺渗湿汤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反应一个主要机制是促进炎症局部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平喘方及拆方干预哮喘小鼠Th1/Th2免疫失衡的作用机制,并探究"化痰"与"祛瘀"两种治法干预气道炎症的疗效。方法对6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平喘方组、拆方1(祛瘀方)组、拆方2(化痰方)组共6组,每组10只,运用卵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腹腔注射致敏并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末次激发后给药7 d并杀检取材,运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气道及肺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NF-γ)、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0(IL-10)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转录因子GATA结合蛋白3(GATA-3)、T盒子转录因子(T-bet)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病理染色显示炎症细胞侵润明显,管壁及肺组织结构受到破坏,周围组织伴有炎性物质渗出,IL-4、IL-17、GATA-3表达增高(P<0.05),INF-γ、IL-10、T-bet表达减低(P<0.05)。与模型组对比,平喘方及拆方组可显著减少病理染色中的气道炎症程度,减低IL-4、IL-17、GATA-3表达(P<0.05),升高INF-γ、IL-10、T-bet表达(P<0.05),拆方组间比较祛瘀方在改善气道病理优于化痰方,在降低IL-4、IL-17、GATA-3因子水平具有优于化痰方的统计学趋势。结论:平喘方及拆方可减少哮喘小鼠IL-4、IL-17、GATA-3表达,升高INF-γ、IL-10、T-bet表达,改善Th1/Th2免疫失衡,祛瘀与化痰两种治法相比较,祛瘀法在改善气道炎症方面疗效较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甜素对肺纤维化大鼠血清IFN-γ、IL-4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复方甘草甜素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72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8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甘草甜素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和甘草甜素治疗组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空白对照组在相同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甘草甜素治疗组和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每天分别给予复方甘草甜素2mL/100g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03mg/100g腹腔内注射,其余两组每天生理盐水2mL/100g腹腔内注射。各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天各处死6只大鼠,取大鼠血清和肺组织。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和肺纤维化分级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NF-γ、IL-4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甘草甜素治疗组各个时期的血清IFN-1表达明显增高(P〈0.05);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4在各个时期的表达降低明显(P〈0.05),尤其在第7天下降明显,比甘草甜素治疗组更低(P〈0.05)。结论:复方甘草甜素对肺纤维化的形成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早期通过促进血清中IFN-叫的分泌,抑制IL-4的分泌,从而调节了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减轻肺泡炎来实现的,后期通过上调INF-γ水平对肺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不同分期肺组织匀浆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尿Cys-C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肺肾病理结构的变化,探讨COPD炎症损伤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COPD组(B)、COPD急性加重期组?,每组8只,用改良烟熏加气管滴脂多糖(LPS)法建立COPD模型,模型完成后再次气管内滴加LPS造成COPD急性加重模型。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IL-8、TNF-α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尿Cys—CmRNA表达。结果:B、C组与空白组相比较,肺组织匀浆中IL-8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c组fEB组含量增高(P〈0.05);B、C组与空白组相比较,B组TNF-α含量比空白组增高(P〈0.05),C组比空白组合量显著增高(P〈0.01),C组比B组含量增高(P〈0.05);B、C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尿中Cys-C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B、C组比较表达升高(P〈0.05)。结论:在COPD疾病中,肺脏炎症感染程度对肾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COPD可引起一定的肾损害,提示在COPD病程中肺肾之间的相关性,及COPD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肾脏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宣肺通腑法对痰热壅肺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血清白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NF-γ)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痰热壅肺型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宣肺通腑汤治疗74例为治疗组,以西药常规治疗8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以及血清IL-4和INF-γ含量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白天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血清IL-4含量明显下降,血清INF-γ含量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白天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血清IL-4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血清INF-γ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肺通腑法可通过调节IL-4和INF-γ含量,减轻患者哮喘症状,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及其拆方(补。净阳、补肾阴、阴阳双补)对雌性肾阳虚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5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阳组、补阴组、双补组,每组各11只。除正常组外,在大腿内侧肌肉丰厚处消毒后注射氢化可的松25mg,(kg·d),连续12天。成模后第13天起各干预组按1mL/100g灌胃给药,每天1次,补阳组(补阳方,2.75g/kg)、补阴组(补阴方,6.25g/kg)、阴阳双补组(金匮肾气丸,6.75g/kg),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干预20天。干预结束后第2天眼眶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含量。计算子宫、卵巢脏器指数(visceraindex,VI),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双补组肾阳虚雌性大鼠一般状况改善,正常、模型、补阳、补阴、双补组体重增加分别为(35.0±12.5)、(16.7±7.4)、(20.2±6.9)、(18.3±3.6)、(29.4±12.2)g;子宫V1分别为(183.4±11.6)、(144.0±6.5)、(158.7±6.3)、(152.1±6.9)、(172.8±8.1)mg/100g;卵巢V1分另1为(32.9±2.4)、(22.6±1.1)、(25.0±1.4)、(23.0±0.4)、(31.4±3.3)mg/100g。与模型组比较,补阳组及双补组大鼠体重、卵巢VI增加(P〈0.05,P〈0.01),各给药组子宫V1增加(P〈0.05,P〈0.01)。与两个拆方组比较,双补组各指标增加(P〈0.05,P〈0.01)。补阳组及双补组大鼠E。P水平提高(P〈0.05,P〈0.01)。正常、模型、补阳、补阴、双补组E,水平分别为(22.1±9.4)、(9.8±3.0)、(11.3±2.2)、(10.5±0.8)、(16.0±5.5)pg/mL;P水平分别为(14.6±7.5)、(4.3±1.8)、(8.3±2.8)、(5.9±2.9)、(9.5±3.4)ng/mL。与两个拆方组比较,双补组E:水平提高(P〈0.05,P〈0.01)。与补阴组比较,双补组P水平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双补组各级卵泡数增多,病理性囊性卵泡数减少(P〈0.01)。补阳组及补阴组可见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较少。双补组各级卵泡总数明显多于补阳组及补阴组(P〈0.05),病理性囊性卵泡明显少于补阴组(P〈0.05)。结论对于肾阳虚证,金匮肾气丸及其拆方所代表的不同补肾法均能不同程度改善受损的卵巢功能,但单一的补阳法或补阴法效果不佳,阴阳双补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儿喘咳液合苍耳子散对哮喘的疗效及作用的机制。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喘咳液大、中、小剂量组与合方大、中、小剂量组9个组,每组10只,进行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制备,分别用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案,观察各组大鼠症状及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水平明显下降,IL-4、ECP水平明显上升,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喘咳液各剂量组及合方各剂量组IFN-γ水平明显上升,IL-4、部分组别ECP水平下降,IFN-γ/IL-4比值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小儿喘咳液合苍耳子散抑制气道炎症的直接作用机制为调整失衡Th1/Th2类细胞因子的比值,降低血清ECP水平。  相似文献   

17.
淫羊藿对哮喘大鼠肺组织RANTES及MCP-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补肾中药淫羊藿对哮喘大鼠肺组织调节激活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egulated 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3,MCP-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淫羊藿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 方法 将挪威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给地塞米松)、淫羊藿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淫羊藿0.125、0.5、2.0 g/mL)。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RANTES、MCP-3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5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肺组织RANTES、MCP-3 mRNA的表达下调(P<0.05或P<0.01),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00),阳性药组和淫羊藿中、高剂量组IL-4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7,P=0.047,P=0.033), IL-5水平仅见阳性药组和淫羊藿高剂量组显著下降(P=0.003,P=0.005)。结论 哮喘发作期给予淫羊藿可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并且其与抑制肺组织RANTES、MCP-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虚型哮喘大鼠气道炎症,血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肺组织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和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及补脾益气方药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脾虚型哮喘组(B组)、补脾益气方药组(C组),采用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IκBα表达水平和NF-κB p65的活性变化。结果B组与A组比较,肺组织IκBα表达显著降低,而NF-κB p65的活性显著增高(P〈0.01);C组与B组比较,肺组织IκBα表达显著增高,而NF-κB p65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补脾益气方药能有效增加脾虚型哮喘大鼠肺组织IκBα的表达,抑制其肺组织NF-κBp65的活性,减轻哮喘时的气道炎症变化,从而对脾虚型哮喘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肌健力方对肺脾两虚型COPD大鼠TNF-α、IL-10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强高组、强低组,每组各10只,采用"烟熏加气管内滴入脂多糖联合番泻叶灌胃泻下法"复制"肺脾两虚型"COPD动物模型,其中药物组在造模的同时给予强肌健力方高、低剂量治疗,造模60天。实验结束时,比较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血清TNF-α、IL-10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TNF-α含量明显升高、IL-10含量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强高组与强低组TNF-α含量均较模型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强高组IL-10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强低组IL-10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高剂量的强肌健力方可以显著降低TNF-α、升高IL-10含量,提示强肌健力方可纠正TH1/TH2细胞失衡,减轻COPD气道炎症,从而延缓或打断COPD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