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室出血是指由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是在脑室脉络丛中室管膜下区1.5cm以内出血;继发性是指室管膜下区1.5cm以外的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对各类型的脑室内出血均适用^[1]。  相似文献   

2.
脑室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石俊华 《医学综述》1999,5(1):43-45
<正>1 病因及发病机制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指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所致)两类。前者较少见,后者在临床上占绝大多数。继发性脑室出血从高血压脑出血最为常见约占60%,包括基底节,丘脑,桥脑及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所致,随着核磁共振成像及动脉造影技术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出血是内科急症之一。对于急性脑出血后破人脑室的治疗,如:原发性脑室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丘脑及脑干出血破入脑室)。一般采用降低颅压、降压、止血、神经营养及控制并发感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间断置换脑脊液并药物介入治疗的方法,成功地治愈大量危重病人。现就我院Ch确诊急性脑出血破人脑室,包括原发或继发98例治疗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原发脑室出血6例,继发脑室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丘脑出血破人脑室40例,脑干出血破人脑室12例,男性65例,女性33例,年龄在35~72岁,平均年…  相似文献   

4.
<正>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因素所致的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它占自发性脑出血的20—50%,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自1986年12月—1995年12月共收治自发性脑出血40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在18—72岁,原发性脑室内出血4例,继发性脑室内出血36例,出血原因:高血压34例,动静脉畸形3例,动脉瘤1例,原因不明2例,出血部位:丘脑出血破入脑室12例,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14例,颞叶出血破入脑室5例,额叶出血破  相似文献   

5.
过去对原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形成继发性脑室出血的症状和预后估计偏重,1995.1~1998.6观察的病例并不竟然。现将脑出血破入脑室的32例与未破入脑室的30例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继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破入或逆流入脑室内。高血压性继发性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国内文献报道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4.3%~52.5%,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资料统计,外科治疗死亡率为43.8%,其中开颅血肿清除术死亡率为49.4%,脑室穿刺CSF引流术死亡率为37.5%。我院自1999年3月~2002年10月,  相似文献   

7.
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严重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脑室出血是一种危重症,尤其是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发生率在26% ̄62.2%,死亡率在42.6% ̄83.3%。我们采用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的治疗方法对30例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进行治疗,使死亡率下降至33.3%。存活率77.7%。所有存活病人无再发出血、脑室扩大及感染发生,我们认为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是一种有效、安全、易操作的治疗严重脑室出血的、值得广泛应用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是指病人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病人的脑实质内突然自发性出血,同时破入脑室系统内,构成病人继发性脑室出血.该病病情严重,病情复杂变化快,处理较困难,医疗费用高昂.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临床病死率高达50%.治疗多以手术行脑室外引流术为主[1].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室出血是自发性脑出血的一种类型。据Gates的介绍,所谓原发性脑室出血是指出血来源于脑室内或边缘和脉络丛血管,血液进入脑室系统,不伴有“脑室壁的撕裂”;继发性脑室出血是指出血在脑室周围区的脑实质内,然后血液穿破脑室壁进入脑室系统。我院1987年6月~1988年10月手术治疗10例,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脑室出血26例临床与CT阎玉芬,谢淑萍,刘家祥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037008)脑窒出血可以发生在侧脑室、第三和第四脑室内,分为继发与原发两种。继发性脑室出血为脑室周围脑实质内血管出血被人脑室所致。原发性脑室出血指原发于脑室脉络丛血管和堂...  相似文献   

11.
粟显才  黎红  罗曙光 《微创医学》2009,4(3):298-299
随着CT及MRI的普及应用,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早期诊断率逐年提高,而以脑室系统大部或完全铸型的重度脑出血临床上也不少见.  相似文献   

12.
脑室出血大多为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内的继发性脑室出血。占自发性脑室出血93%[1]。脑室出血一直被认为是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疾病。自CT应用于临床以后,发现部分脑室出血的患者病情较轻,预后良好;另一部分出血量大,全部脑室均有血液充填,几乎均迅速死亡。本文对我院1994年元月至1997年2月收治的45例继发性脑室出血作一预后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中男27例,女18例,男:女一一1.5:1。年龄24~83岁,平均6o.1岁。继发性脑室出血的原因,高血压性脑出血41例,血管畸形1例,3例原因不明。1.2不同部位脑出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李娟  吴祖舜 《铁道医学》2001,29(6):412-413
目的:探讨壳核出中层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46例壳核出血患者按脑出血量,有无出血破入脑室和中线结构移位分别比较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壳核出血量≥30ml为42.62%,<30ml为1.86%;破入脑室为39.74%,未破离室为16.66%;中线结构移位的45.83%,无中线结构移位为14.94%。壳核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组死亡率为54.24%,无消化道出血组死亡率为15.51%。结论:壳核出血并消化道出血主要与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血肿大小有关,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凶险的重要标志,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中全脑室出血发病率低,多因脑实质出血破人所致,少数为原发性脑室内脉络丛出血。传统的内科治疗病死率约占75%以上。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内科治疗加腰椎穿刺放液,疗效肯定,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死亡及致残率,总有效率达92.6%。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侧脑室穿刺引流及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脑出血中全脑室铸型出血发病率低,多因脑实质出血破入所致,少数为原发性脑室内脉络丛出血。传统的内、外科治疗病死率高达75%-100%。我们自2000年以来采用内科治疗加侧脑室穿刺引流、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溶解血凝块冲洗结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26例重型脑室出血患,取得较满意临床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脑室壁上脉络动脉破裂出血及室管膜下1.5 cm以内脑实质内出血破入脑室叫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室管膜下1.5 cm以外脑实质内的出血破入脑室者叫做继发性脑室出血(SIVH),中、重度脑室内出血病死率高达60%~90%[1]。其发病急剧,患者迅速陷入昏迷状态,四肢迟缓性瘫痪,去脑强直发作,呕吐频繁,针尖样瞳孔,眼球分离斜视或浮动等,病情凶险。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intra cerebral hemorrhage,ICH)[1]是指原发于脑内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病变出血,以动脉出血为多见,血液在脑实质内积聚形成脑内血肿.脑内血肿可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形成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8.
毛福荣 《浙江医学》2001,23(9):537-538
脑室出血 (IVH)包括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 (SIVH) ,为临床常见病 ,死亡率高。我院自1996年采用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术治疗IVH39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男性22例 ,女性17例 ,年龄23~69岁 ,平均 (53.60±6.78)岁。高血压脑出血脑内血肿破入脑室29例 ,脑血管畸形引起8例 ,未明原因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和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 ,SIVH患者常伴有轻偏瘫。全部患者皆经CT检查证实为IVH ,原发性出血灶根据多田公式计算 ,出血量均在30ml…  相似文献   

19.
脑室出血是脑出血的一种类型,致残率,病死率均较高,其中经继发性脑室出血最常见,继发性脑室出血(secondarg Intraventricular Htemorrhage,简称SIVBD)是指脑实质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破人或逆流人脑室内。自头颅CT和MR广泛应用以来,对该病的认识更加深人,我们采用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20例,并与16例保守治疗作对照,获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浓度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50例起病24h内脑出血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NSE、MBP浓度,并对其中15例未破入脑室的脑出血患者于起病第4天进行复查。结果起病24h内脑出血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与出血量呈明显正相关,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患者(P〈0.001),且申度脑室出血明显高于轻度脑室出血(P〈0.001);而起病24h内脑出血患者血清MB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出血起病第4天血清NSE、MBP浓度较第1天均明显升高(分别为P〈0.001和P〈0.05)。结论血清NSE及MBP浓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出血后脑组织损伤的情况,有助于评估病人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