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保型原材料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几种环保型原材料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以间苯二酚-甲醛树脂B-20-S替代间苯二酚、纳米氧化锌替代普通氧化锌、经处理馏分芳烃的抽出油(TDAE)替代芳烃油、促进剂NS替代NOBS、塑解剂ZD8和Renacit-11替代传统塑解剂,在保证或提高胶料性能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的环保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2.
研究绿色环保型促进剂TBSI替代促进剂NOBS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采用促进剂TBSI替代促进剂NOBS,胶料的加工性能基本不变;焦烧时间延长,操作安全性提高;硫化胶生热更低,磨耗性能更好;成品轮胎耐久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绿色环保型促进剂TBSI替代促进剂NOBS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采用促进剂TBSI替代促进剂NOBS,胶料的加工性能基本不变;焦烧时间延长,操作安全性提高;硫化胶生热更低,磨耗性能更好;成品轮胎耐久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探讨环保型塑解剂WP-10在全钢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胎冠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环保型塑解剂WP-10等量替代塑解剂SJ-103(塑解剂B),胶料的塑解效果基本相同,硫化胶的物理性能相差不大。环保型塑解剂WP-10可替代塑解剂B用于全钢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胎冠胶中。  相似文献   

5.
秦华军  章万友  顾勤 《轮胎工业》2000,20(11):661-664
研究了恒粘度NR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恒粘度NR贮存期间的门尼粘度较普通NR稳定,用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后胶料物理性能与原配方胶料相当,并可以缩短混炼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改善挤出性能。成品轮胎性能达到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坤  王晓雷 《轮胎工业》2020,40(10):0597-0599
研究异戊橡胶IR-80(简称IR-80)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使用15份IR-80等量替代天然橡胶,可延长胶料焦烧时间,改善混炼和挤出工艺性能;在保证胶料物理性能和成品轮胎耐久性能的同时可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刘晓庆  董继学  戴明利 《轮胎工业》2009,29(12):742-744
研究环保型塑解剂SL-6011在轿车子午线轮胎粘合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塑解剂SJ-103相比,塑解剂SL-6011能够改善胶料的加工安全性,提高硫化速度,且物理性能基本保持不变。采用试验配方试制的成品轮胎高速性能和耐久性能均超过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概述国内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用原材料的应用和生产现状。指出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用原材料趋向更加多元化,根据产品细分确定原材料的应用更加明显。今后稀土顺丁橡胶、溶聚丁苯橡胶等合成橡胶,高分散白炭黑等补强填充剂,环保型化学塑解剂DBD等产品都将成为轮胎企业研究和应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研究对象:炭黑预分散混炼工艺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试验分析法;研究结果:炭黑预分散混炼工艺相对于传统常规混炼工艺而言,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可有效提升胶料物理性能,增强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生产质量,促进成品轮胎耐久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对比研究炭黑N134与N234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炭黑N234胶料相比,炭黑N134胶料的硫化速度快,物理性能尤其是耐磨性能明显改善,抗湿滑性能略差,滚动阻力相当。炭黑N134适用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  相似文献   

11.
在Moldflow分析软件的基础上,对显示器后壳进行仿真研究,以翘曲变形量为质量指标,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单因素变动实验,保持注射工艺参数不变,研究显示器后壳底座连接口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对数据进行图表分析,结果表明显示器后壳尺寸定位68.58 cm(27英寸)时,底座连接口选用圆形,连接口位置距离底边26 mm,尺寸为直径21 mm的时候模具翘曲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In spinning basalt fibres, the drafting force is in the same range as in spinning of glass fibres. The effect of the drafting force can not be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for the strength and rigidity of the bottom of the spinneret.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himicheskie Volokna, No. 5, pp. 47–50, September–October, 2007.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