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数理化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基紫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透明质酸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5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甲基紫与透明质酸钠作用形成结合产物时将导致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大大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其最大散射峰位于341 nm处。透明质酸钠在0~2.5 mg.L-1范围内其浓度与RRS强度成正比。该法具有高灵敏度,对透明质酸钠的检出限(3σ)为20.1μg.L-1,选择性较好。此法用于测定从鸡冠组织中提取的透明质酸的粗品,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2.3%,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8.9%。  相似文献   
2.
夜蓝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透明质酸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pH3.0~3.9的HAc—NaAc介质中,夜蓝与透明质酸钠作用形成结合产物时将导致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其最大散射峰位于408nm处。透明质酸钠在0~1.5mg/L范围内其浓度与RRS强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透明质酸钠的新方法。该法对透明质酸钠的检出限(3d)为13.7μg/L。应用于润舒氯霉素滴眼液和润洁滴眼露中透明质酸钠的测定,回收率在98.2%~104.3%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淋巴管透明质酸受体1(LYVE-1)的表达和癌周组织中淋巴管的生成情况在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变化及转 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45 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癌周边区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LYVE-1及其mRNA 表达情况,并计算淋巴管密度(LVD)。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周边区LVD 高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而正常组织中很少见LYVE-1 阳性的微淋巴管;甲状腺乳头状癌周边区LVD 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LYVE-1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志物,对淋巴管生成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在玻碳电极上,通过电聚合方式修饰聚多巴胺,基于静电作用与透明质酸形成复合膜界面,利用活性氧H2O2对透明质酸的降解作用和电化学阻抗检测技术,实现对H2O2的检测。结果表明,在0.01 mol/L PBS(pH 7.0)介质中,加入H2O2作用30~40 min,此传感器可成功用于对H2O2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5~4.0×10"4mol/L,检出限为2.0×10"6mol/L。此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灵敏、廉价、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等优点,建立了一种活性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明质酸中乙二胺四乙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明质酸中乙二胺四乙酸(EDTA)含量的方法。用ZOR-BAX 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分离,以乙腈-pH 6.5的100g.L-1四丁基氢氧化铵-水(20+20+60)混合溶液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在波长260nm处测定。EDTA的质量浓度在0.037 2~1.86mg.L-1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3S/N)为4.745μg.L-1。方法用于分析透明质酸样品,回收率在87.2%~93.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5%。  相似文献   
7.
基于透明质酸构筑的药物递送载体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坤  白阳  杨靖  步怀天 《化学通报》2021,84(3):225-231
传统纳米药物控释载体主要通过细胞胞吞作用实现药物递送,其主要过程为被动靶向机制,因此会影响纳米载体在肿瘤组织的富集和治疗效果。近年来生物大分子透明质酸因其优异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肿瘤靶向性备受科研工作者青睐,已被广泛用于药物控释载体的构筑中,并成为靶向肿瘤治疗纳米载体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透明质酸基纳米载体治疗机制的不同,从透明质酸基纳米载体在化疗、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的应用方面对其性能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透明质酸基纳米治疗载体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蔡江怡  邵绍丰  程斌  谢辉 《应用数学》2015,37(2):124-126,130
目的 观察并比较透明质酸钠、碱化利多卡因联合肝素膀胱灌注治疗膀胱疼痛综合征/ 间质性膀胱炎(BPS/IC)的临 床疗效。方法 将63 例BPS/IC 患者按随机单盲的原则分成A、B 两组,A 组32 例,B 组31 例。A 组患者予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40ml;B 组予膀胱灌注碱化利多卡因联合肝素治疗,即用5%碳酸氢钠10ml、2%利多卡因10ml、肝素钠2.5 万U 和0.9%氯化钠15ml的混合液行膀胱灌注。两组均保留40~60min,每周2 次,4周后改为每周1 次,共16 次。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开始后4、12周时的O’Leary-Sant平均症状评分(ICPI)、问题评分(ICSI)及生活质量评分(QOL),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后4周和12 周ICPI、ICSI 及QO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4 周后两组的ICPI、ICSI 及QOL 评分下降分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治疗12 周后A 组的ICPI、ICSI 及QOL评分下降分值较B 组更为明显(均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透明质酸钠及碱化利多卡因联合肝素膀胱灌注均能改善BPS/IC患者的临床症状,而透明质酸钠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测定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中修饰度的分析方法。通过沸水酸解的方法提取凝胶中的丙三醇物质,以丙三醇为外标,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定量分析。采用PEG-20M毛细管柱(30.0 m×0.32 mm,0.50μm),柱温为250℃,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检测器温度为290℃,载气流量为30 mL/min,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量为3.0 mL/min。丙三醇质量浓度在8.16~122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3 266.9x-8 404.7,相关系数r=0.999 7,方法检出限为0.037μg/mL,定量限为0.83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9.17%~99.94%,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7%(n=6)。  相似文献   
10.
利用β-环糊精-透明质酸(β-CD-crHA)对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水凝胶进行改性研究。借助核磁共振波谱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水凝胶的组成、表面形貌、水接触角、透光率、拉伸性能、泪液蛋白吸附、双氯芬酸负载与释放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β-CD-crHA含量的增加显著提高了pHEMA水凝胶的表面亲水性,有效抑制了溶菌酶和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同时增加了pHEMA水凝胶对双氯芬酸的负载量并减缓其释放速率,但不降低其透光率、拉伸应变等基本性能,是一种有前景的角膜接触镜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