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8篇
  免费   1611篇
  国内免费   1765篇
数理化   12424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97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303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649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712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633篇
  2002年   533篇
  2001年   482篇
  2000年   293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分子筛择形特点,对煤直接液化油中的混合酚实施高效分离。本研究选取间甲酚和对甲酚作为分离煤直接液化油馏分段混合酚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吸附剂的孔口结构进行改变,分析分子筛硅铝比及颗粒粒径对模型化合物间甲酚和对甲酚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固相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180-190℃馏分段混合酚分离。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硅铝比为25、粒径为3-5 μm时,分子筛的孔口结构调节效果最优;当正硅酸乙酯的最小用量为0.2 mL/g时,固相吸附剂的吸附量为0.03 g/g,对甲酚选择性高于95%。由于外表面沉积物对吸附剂的孔口结构变化,导致对甲酚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采用HZSM-5(1)吸附剂对真实煤直接液化油混合酚的分离中发现,苯酚和对甲酚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间歇式高速同步相机新型全数字化微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曹剑中  高伟 《光子学报》1997,26(11):1050-1054
本文提出了一种间歇式高速同步相机的全新设计方法,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软件设计以及核心控制算法,最后给出了实际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3.
We present chaos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two new different chaotic systems by using active control.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ensures that the states of the controlled chaotic response system asymptotically synchronizes the states of the drive system.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shown to verify the result.  相似文献   
4.
有界灰矩阵的非奇异性与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重新论述有界灰方阵的非奇异性判别问题,提出“条件非奇异”与“最大非奇异子元值域”的新概念,指出现有结果的局限性,给出了一些实用判据,并对灰逆阵的存在性条件与定义域作了研究.此外,本文又提出有界灰矩阵的“灰秩”的新概念与算法,建立了有界灰矩阵恒满秩、恒不满秩、条件满秩的判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层析法、结晶法从狭苞橐吾全草中分离得到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8β-hydroxyeremophil-7(11)-ene-12,8α(4β,6α)-diolide化合物,并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氢核-氢核相关谱、异核多量子相干谱和异核多键相干谱进行结构鉴定.其单晶经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其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 a=6.8519(5),b=10.7191(8),c=18.5942(14)A,V=1365.67(18) A3,Z=4,Dc=1.354 mg/m3.F(000)=592,μ=0.101 mm-1  相似文献   
6.
可变抽样区间的非参数控制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最近几年一些学者研究了可变抽样区间的质量控制图。Amin等提出了可变抽样区间(VSI)的非参数控制图———符号 (Sign)统计量图〔1〕。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位置VSI符号控制图的制定方法 ,并设计离散VSI符号控制图。符号控制图的优点是对非正态总体亦可应用 ,并且不需要过程方差的信息。本文将所设计的VSI符号控制图同固定抽样区间 (FSI)的常规图作比较 ,并举实例说明符号控制图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祝敬敏  王顺金 《物理学报》2006,55(10):5018-5022
在有限温度环境内,量子约束动力学及其追踪控制可使退相干系统的相干性稳定一段时间.约束方程产生的控制场能够按量子比特的动力学状态进行控制(量子动力学轨道的反馈控制);依靠量子比特的这种反馈效应,可使量子位稳定在设定的时间内.同时,在量子位的稳定方面,温度扮演一种消极的角色. 关键词: 量子约束动力学 耗散量子位的控制 追踪控制 量子比特的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8.
用自适应脉冲微扰引导混沌系统到周期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荣  徐振源 《物理学报》2006,55(10):5070-5076
用自适应脉冲微扰方法控制的系统的某个系统变量作为驱动,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控制器方法对两个或多个响应混沌系统进行脉冲微扰,引导这些系统从混沌运动到低周期运动,实现同时控制多个混沌系统到不同的周期态. 当选择相同的自适应控制器输入变量实施脉冲微扰时,还可控制两个或多个混沌系统达到不同的周期态同步. 通过对R?ssler混沌系统的仿真研究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混沌控制 系统参量 自适应控制器 脉冲微扰 周期态同步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流固耦合的数值方法研究了机翼在0°~50°攻角下的颤振。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来流攻角α0的增大,机翼的固有频率对颤振的影响越来越大,颤振由线性的强迫振动逐渐发展成为非线性的自激振动,而当α0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尺度分离流交替地从机翼头部和尾部产生,机翼和流场会发生共振,引起机翼的失速颤振。  相似文献   
10.
超混沌Chen系统和超混沌Rössler系统的异结构同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国梁  黄娟娟 《物理学报》2006,55(8):3997-4004
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主动控制同步法和自适应控制同步法实现超混沌Chen系统和超混沌R(o)ssler系统的异结构同步,各自设计了不同的控制器,使得响应系统与驱动系统同步.当参数已知时,采用主动控制法,方法简单有效且不需要构造Lyapunov函数,实现同步的时间短;当系统参数未知或结构不确定时,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自适应同步控制器的系统设计过程和参数自适应律,使得系统达到同步同时识别未知参数. 数值模拟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