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城区老年人的膳食模式状况及其与骨密度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2017年参加健康体检的城区老年人的骨密度和膳食回顾问卷,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膳食模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237名城区老年人纳入本次调查,膳食调查归纳出3类膳食模式:高脂高蛋白膳食模式、传统膳食模式和低脂高蛋白型膳食模式。采用低脂高蛋白型膳食模式和传统型膳食模式的老年人群的骨密度水平高于高脂高蛋白型膳食模式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低脂高蛋白型膳食模式和传统型膳食模式因子得分越重的人群的骨密度水平越高(P=0.01),高脂高蛋白型膳食模式因子得分重的老年人的骨密度水平显著更低(P=0.016)。结论传统平衡膳食模式和低脂高蛋白膳食模式对老年人的骨密度水平的维持效果优于高脂高蛋白模式。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常见危害健康的疾病。据报道,目前全球骨质疏松症患者达2亿多,其发病率已跃居常见病、多发病的第7位。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骨质疏松发病的低龄化,该病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正常高值血压患者300例(参考组),运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并实施一年的健康管理干预(研究组),计量资料干预前后参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间生活方式、BMI、腰围、收缩压、舒张压和FMD等的差异。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坚持随访一年后的278例研究组的生活方式明显改善,高盐、高脂饮食人数、吸烟和饮酒人数、BMI及腰围均显著降低,规律运动人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参照组明显降低[分别为(131. 97±9. 84) mm Hg vs.(118. 13±6. 86) mm Hg,P=0. 04;(87. 55±6. 92) mm Hg vs.(78. 30±5. 41) mm Hg,P=0. 01)],而研究组的FMD值较参照组明显升高[(11. 54±3. 17)%vs.(6. 49±2. 28)%,P=0. 02]。结论健康管理能改善正常高值血压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其血压和提高FMD值,起到保护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健康体检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及其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13841名健康体检人员,询问疾病史,测量身高、体重、BMI、血压等,检测FPG、血脂、UA等生化指标,应用动脉硬化仪检测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 健康体检男女性人群baPWV值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60岁男性baPWV值明显高于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BMI、FPG、UA和TG水平均为baPWV的影响因素,其中年龄、SBP对baPWV的影响最大,标准化回归系数>0.42。结论 健康体检人群的baPWV值随性别、年龄呈不同的分布特征。应加强对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女性的baPWV监测,早期预防高危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脂和脂蛋白比值对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11 611名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分为正常血压值组(血压< 120/80 mmHg)和血压正常高值组(血压为120 ~ 139/80 ~ 89 mmHg).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仪测定人选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同时测量身高、体重、FPG、TC、TG、HDL-C、LDL-C等指标,并计算HDL-C和TC/HDL-C比值、LDL-C/HDL-C比值.分析血脂和脂蛋白比值异常情况对不同血压组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 血压正常高值组的baPWV异常率均高于血压正常组.血压正常组中除HDL-C外,TC、TG、LDL-C、TC/HDL-C、LDL-C/HDL-C的升高均使baPWV的异常率显著增加(P<0.001).血压正常高值组中,TC和LDL-C的升高使baPWV的异常率显著增加(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年龄、BMI、FPG外,TC/HDL-C异常是血压正常组动脉僵硬度增高的独立危险因子(OR=1.732),TG异常是血压正常高值组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01).结论 在正常血压不同水平下,血脂和脂蛋白比值的异常是动脉僵硬度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汽车驾驶员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汽车驾驶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该人群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746名20~60岁的男性驾驶员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压测量等。同期检测了884名男性非驾驶员人员的血压值。结果男性驾驶员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8.3%,高于非驾驶员18.26%。驾龄、平均每天开车时间、驾驶车型、工作责任和工作紧张感等职业因素与驾驶员高血压有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驾龄、工作责任和工作紧张感、父母患高血压及体重指数(BMI)>25是驾驶员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职业紧张等因素与驾驶员高血压患病有关,需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食物不耐受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863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并进行分级,同时测量体检者的身高、体重、血压等指标。结果本地区体检人群14种食物不耐受总体阳性率为73%,位于前5位的不耐受种类分别是螃蟹(40.1%),鸡蛋(29.8%),鳕鱼(21.6%),牛奶(20.0%)和虾(14.4%)。女性的食物不耐受阳性率(81.1%)明显高于男性(69.1%)。牛奶、大豆在不同年龄组人群中的不耐受发生率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食物的不耐受率在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BMI、收缩压和舒张压与14种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浓度间无明显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发生食物不耐受的危险度是男性的1.76倍(95%C1为1.190~2.607)。结论14种食物不耐受的发生率较高,女性发生不耐受的危险高于男性。建议在体检人群中开展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及时明确不耐受食物,以早期预防和诊治因食物不耐受引起的各种疾病和症状。  相似文献   
8.
药品是人们用以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有规定的使用期限。所有药品从生产后到使用前都会有储存间期,即使在正常的储藏条件下,其效价(或含量)会逐渐下降,甚至会增加毒性,以至无法使用。因此,为保证药品的质量,保证用药安全,常根据其稳定性试验和留样观察,预测或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1 hypertension,EH)患者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按臂踝脉搏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将四川省内的300例汉族EH患者分为动脉硬化组(214例)和非动脉硬化组(86例),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比较两组ALDH2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并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与非动脉硬化组相比,动脉硬化组ALDH2基因AA/AG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1.2%vs 38.4%和34.6%vs 20.9%,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饮酒、收缩压、舒张压、血脂等传统危险因素后,ALDH2基因多态性与EH患者动脉硬化相关( OR =0.399,95%CI:0.327~1.245,P =0.038)。结论四川省内汉族人群ALDH2基因多态性与EH患者动脉硬化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李婷欣  刘玉萍  帅平  曾强 《四川医学》2018,39(5):492-496
摘要:目的研究深海鱼油对心血管亚健康体检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将180例心血管亚健康的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服用深海鱼油胶囊,安慰剂组服用玉米油胶囊,随访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体检者的亚健康问卷评分、体质指数、血压、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62例体检者完成干预(鱼油组77例,安慰剂组85例),干预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结束时亚健康问卷评分、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干预组的亚健康问卷评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海鱼油对心血管亚健康的防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