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宁泌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117例,患者术后均留置双J管,按使用药物的不同分组:单用坦索罗辛组(30例),术后服用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每日1次,每次0.4 mg;单用宁泌泰组(29例),术后服用宁泌泰每日3次,每次1.52 g;坦索罗辛组联合宁泌泰(联合用药组,30例),术后给予坦索罗辛联合宁泌泰,手术对照组(28例),两种药物都不应用。术后约3 d拔除尿管,保留双J管1个月,3组用药时间均为1个月,评估各组患者不同泌尿系统症状分级、疼痛指数分级患者数及肉眼血尿发生率。结果3种不同治疗方法改善症状分级(χ2=22.038,P=0.000)、疼痛指数分级(χ2=9.876,P=0.020)、血尿(χ2=8.000,P=0.046)患者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无症状和轻度症状分级患者数较坦索罗辛组、宁泌泰组、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多(无症状:14比6、3、2例,轻度:13比9、5、4例),疼痛指数分级>Ⅱ度患者数(7比9、14、17例)、血尿发生率〔26.6%(8/30)比56.7%(17/30)、58.6%(17/29)、53.6%(15/28)〕均较坦索罗辛组、宁泌泰组、手术对照组减少。坦索罗辛和宁泌泰联合用药在改善症状方面具有协同增强效应,在减轻疼痛发生率方面较单用坦索罗辛更有优势,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宁泌泰联合坦索罗辛可有效预防双J管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超选择性肾动脉弹簧圈栓塞术(SRACE)治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术后严重出血的时机选择、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9年3月38例PCNL后严重出血患者的出血特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及栓塞后肾功能检测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中,7例未观察到确切出血点,31例DSA表现为肾动脉性出血,其中动脉撕裂6例,单纯假性动脉瘤(PA)17例,动静脉瘘(AVF)4例,PA合并AVF 4例。根据肾脏血管解剖位置定位,肾动脉上极支出血4例,中极支出血9例,下极支出血18例。急性出血2例,其中1例经SRACE联合输血等治疗后未能有效控制出血而行患肾切除术,迟发性出血20例,缓慢持续性出血16例。31例患者中30例成功栓塞,成功率为96.8%。SRACE术前与术后的肾小球滤过率(P=0.173)、血清尿素氮(P=0.969)、血清肌酐(P=0.1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出血应尽快行DSA明确诊断后行栓塞治疗,迟发性及缓慢持续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DSA/SRACE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及治疗方法,SRACE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6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非洛地平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P<0.05).结论非洛地平降压效果肯定,是一种理想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4.
肾窦脂肪增多症,即肾替代性脂肪瘤病(RRL),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肾脏相关良性疾病,其病理表现为以肾窦、肾门为中心的脂肪组织及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其病因多为肾结石、肾盂肾炎及肾结核等引起的慢性肾脏感染.由于文献报道较少,临床工作中往往认识不足,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我院于2010年9月收治肾窦脂肪增多症1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表达细粒棘球绦虫磷酸甘油酸变位酶(EgPGAM),分析其免疫反应性及其在原头节、包囊及成虫中的分布情况,对EgPGAM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方法提取细粒棘球蚴原头节RNA,逆转录为cDNA,PCR扩增EgPGAM基因,测序。通过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EgPGAM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抗原表位和同源性等。利用Mega 5.0软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将EgPGAM基因连接至pET32a表达载体,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镍柱纯化,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其表达情况并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免疫荧光定位分析EgPGAM在原头节、包囊及成虫中的分布。采用ELISA评价EgPGAM的诊断价值。结果EgPGAM长756 bp,共编码25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28000,等电点为8.29,不含信号肽,无跨膜区。EgPGAM含有12个高保守的氨基酸位点、3个保守的催化活性位点、1个底物结合位点和7个B抗原表位。EgPGAM的氨基酸序列与多房棘球绦虫、猪带绦虫、华支睾吸虫、秀丽隐杆线虫、人和羊的PGAM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94%、78%、45%、57%和4%。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EgPGAM在E.coli BL21(DE3)中大量表达,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EgPGAM可与感染细粒棘球蚴的绵羊血清发生反应。免疫荧光定位显示,EgPGAM主要分布在原头节表皮层和顶突沟,包囊生发层和成虫薄壁组织。建立的间接ELISA敏感性为55.6%(15/27),特异性为86.4%(89/103)。结论EgPGAM广泛分布于细粒棘球蚴和细粒棘球绦虫中,具有较好免疫反应性,但敏感性较低,不适合作为细粒棘球蚴病的候选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核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收治的 3例输尿管结核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以输尿管狭窄行多次输尿管镜检查、狭窄段球囊扩张、输尿管支架管引流治疗,最终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 1例行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第 3例行输尿管镜检查、狭窄段内切开、输尿管活检、输尿管支架管引流术。 3例 T细胞斑点实验(T?SPOT.TB)均阳性, 1例尿结核杆菌 DNA阳性。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输尿管结核。随访 8~16个月,平均 12个月,预后良好。结论 T?SPOT.TB、多层螺旋 CT、尿结核杆菌 DN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成为诊断泌尿系结核主要的手段;输尿管镜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可考虑应用于临床;对于输尿管结核而言,早期诊断、引流及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可保护肾脏功能,减少肾脏的丢失。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RRPLD)与开放式肾蒂淋巴管结扎术(ORPLD)治疗乳糜尿的安全性、并发症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及德江县人民医院采用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的36例乳糜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RPLD组和RRPLD组,分别为14和2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1~18个月,比较两组的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均获成功,术中均未见并发症。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RRPLD组术中出血量少于ORP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RRPLD组切口疼痛发生率低于ORP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①RRPLD与ORPLD比较,后腹腔镜术式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低的优点,是一种治疗乳糜尿更为安全的方法,但两种方法术后复发率没有差异;②RRPLD治疗乳糜尿的疗效肯定,是治疗乳糜尿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四川省石渠县牦牛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及其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集牦牛体表的蜱,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后,提取蜱总DNA,PCR扩增蜱16S rRNA基因及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A、ompB基因,并对扩得阳性产物进行测序和构建进化树分析,从而确定蜱及其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种类。结果 在石渠县4个乡共采集到蜱818只,其中西藏革蜱占78.97%(646/818)、青海血蜱占21.03%(172/818)。在818只蜱中有408只扩得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A、ompB基因,总阳性率为49.8%。经比对分析, ompA基因总共得到4条序列(uncultured Rickettsia sp.shiqu1、R.raoultii.shiqu2、R.raoultii.shiqu3和R.raoultii.shiqu4),ompB基因也得到4条序列(uncultured Rickettsia sp.shiqu1、R.raoultii.shiqu2、R.raoultii.shiqu3和R.raoultii.shiqu4)。经遗传进化分析显示ompA基因的uncultured Rickettsia sp.shiqu1与我国青海未定种的Uncultured Rickettsia sp.(MG228270)亲缘关系最近;ompB基因的uncultured Rickettsia sp.shiqu1与韩国未定种的Rickettsia sp.(KC888953)和Candidatus Rickettsia longicornii(MG906675)亲缘关系最近;ompA和ompB基因的R.raoultii.shiqu2-4与对人有致病性的劳氏立克次体(R.raoultii)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 首次在牦牛体表寄生的西藏革蜱中检出劳氏立克次体。石渠县存在西藏革蜱和青海血蜱,蜱传劳氏立克次体感染率较高并且具有感染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和蛋白多糖链接蛋白家族基因成员3(HAPLN3)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免疫的关系。方法 利用多个公共数据库分析HAPLN3在ccRCC中的差异表达、预后价值,以及与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及免疫检查点阻断反应评分(TIDE)等的相关性,并行富集分析HAPLN3在ccRCC中的潜在作用机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APLN3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cRCC细胞株(OS-RC-2、ACHN)HAPLN3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转染siRNA沉默HAPLN3,用qRT-PCR检测不同ccRCC细胞株中HAPLN3基因沉默的有效性。采用CCK-8法检测HAPLN3基因表达降低对不同ccRCC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cRCC中HAPLN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肾脏组织(P <0.05),在不同WHO/ISUP分级的ccRCC中发现G4组HAPLN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G3组(P <0.05)。生存分析结果表明,HAPLN3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OS)低于低表达组(P <0.05),且G4组OS也低于G3组(P <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APLN3高表达[HR=1.548(95% CI:1.325,1.801)]、高龄[HR=1.029(95% CI:1.016,1.042)]、高pT分期[HR=1.923(95% CI:1.632,2.265)]、高pN分期[HR=3.425(95% CI:1.818,6.456)]、高pTNM分期[HR=1.867(95% CI:1.638,12.12)]、高Grade分级[HR=2.291(95% CI:1.870,2.806)]是ccRCC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APLN3高表达[HR=1.430(95% CI:1.144,1.789)]、高龄[HR=1.006(95% CI:1.006,1.043)]、高pTNM分期[HR=1.661(95% CI:1.205,2.289)]、高Grade分级[HR=1.486(95% CI:1.070,2.065)]是ccR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HAPLN3 mRNA相对表达量与B淋巴细胞、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浸润呈正相关(rs =0.284、0.532、0.584、0.617、0.323和0.620,均P =0.000)。G4组CTLA4、LAG3、PDCD1、TIGIT mRNA相对表达量和TIDE评分高于G3组(P <0.05)。GESA富集分析结果表明,HAPLN3在ccRCC中与多条免疫及肿瘤通路相关。癌组织HAPLN3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 <0.05)。OSRC-2、ACHN细胞HAPLN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HK-2细胞(P <0.05)。si-NC组、si-HAPLN3组不同时间点OS-RC-2、ACHN细胞的OD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OS-RC-2、ACHN细胞的OD值有差异(F =481.158和292.321,均P =0.000);②两组OS-RC-2、ACHN细胞的OD值有差异(F =27.471和255.219,均P =0.002);③两组OS-RC-2、ACHN细胞的OD值变化趋势有差异(F =20.799和11.301,P =0.017和0.040)。结论 HAPLN3在ccRCC中表达上调,并与肿瘤细胞增殖相关,可能是ccRCC患者的独立预后标志物,并有作为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