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数理化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S-TEPA树脂合成及其吸附蛋白质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四乙烯五胺与氯乙酰化聚苯乙烯树脂反应合成PS-TEPA树脂。考察了温度、时间、胺用量以及溶剂等合成条件。研究了PS-TEPA树脂吸附牛血清蛋白的条件,包括吸附温度、吸附时间以及蛋白质的用量。结果发现,当以二氯甲烷作分散剂,合成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12 h,投料比为32g四乙烯五胺/g树脂条件下,树脂接枝的增重率和氮元素含量最大;当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12 h,牛血清蛋白溶液的浓度为2.0 mg/mL时,PS-TEPA树脂的蛋白吸附量达到80mg/g树脂,吸附回收率为84%。  相似文献   
2.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聚乙烯醇(PEG)和四乙烯五胺(TEPA)与淀粉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EG会增强淀粉酶内源性荧光和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疏水性;TEPA对淀粉酶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动态猝灭,但同时也存在静态猝灭特征,并使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增大;在所考察的范围内,PEG与淀粉酶的结合常数在40℃达到最高,TEPA对淀粉酶荧光的动态猝灭结合常数在30℃以上趋于最大,PEG、TEPA与淀粉酶之间的作用力属于疏水与静电作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用纳米SiO2颗粒与微量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作复合乳化剂, 以正癸烷为油相, 制备了pH响应性O/W型Pickering乳状液. 室温下该乳状液在pH≤4.0 时稳定, 在pH≥6.0时不稳定, 因此, 可以通过改变水相的pH值使乳状液在稳定和破乳之间多次循环. 在酸性水介质中,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分子呈阳离子状态, 可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到带负电荷的SiO2颗粒表面, 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 使其转变为表面活性颗粒; 而在中性和碱性水介质中,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呈两性或阴离子状态, 不能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 因而导致乳状液破乳. 相关作用机理通过吸附量、 Zeta电位及接触角等实验数据得以论证. 该刺激-响应性Pickering乳状液在乳液聚合、 油品输送以及燃料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3种不同结构的水溶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原位表面活性化作用, 它们分别是单头单尾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单头双尾的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i-C12DMAB)和双头双尾的Gemini型阳离子三亚甲基-二(十四酰氧乙基溴化铵)(II-14-3), 并通过测定Zeta电位、吸附等温线及接触角等参数对相关机理进行了阐述. 结果表明,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吸附到颗粒/水界面形成以疏水基朝向水的单分子层, 从而增强了颗粒表面的疏水性是原位表面活性化的基础. 通过吸附CTAB和II-14-3, 颗粒的疏水性适当增强, 能吸附到正辛烷/水界面稳定O/W(1)型乳状液; 而通过吸附di-C12DMAB所形成的单分子层更加致密, 颗粒的疏水性进一步增强, 进而使乳状液从O/W(1)型转变为W/O型;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较高时, 由于链-链相互作用, 表面活性剂分子将在颗粒/水界面形成双层吸附, 使颗粒表面变得亲水而失去活性, 但此时体系中游离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已增加到足以单独稳定O/W(2)型乳状液的程度. 因此当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和di-C12DMAB的混合物作乳化剂时, 通过增加di-C12DMAB的浓度即可诱导乳状液发生O/W(1)→W/O→O/W(2)双重相转变.  相似文献   
5.
聚苯乙烯四乙烯五胺树脂;聚苯乙烯-g-聚乙二醇树脂;α-淀粉酶;固定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聚乙烯醇(PEG)和四乙烯五胺(TEPA)与淀粉酶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PEG会增强淀粉酶内源性荧光和酪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疏水性;TEPA对淀粉酶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动态猝灭,但同时也存在静态猝灭特征,并使色氨酸残基所处微环境的极性增大;在所考察的范围内, PEG与淀粉酶的结合常数在40 ℃达到最高,TEPA对淀粉酶荧光的动态猝灭结合常数在30 ℃以上趋于最大,PEG、TEPA与淀粉酶之间的作用力属于疏水与静电作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二溴海因(DBDMH)是一种高效广谱消毒杀菌剂,但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只能以固体形成储存和使用.在一些场合使用液态制剂可能更为方便,为此本文研究了提高二溴海因在水中的溶解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二溴海因在一些含氧和含氮溶剂如乙醇、二甲基甲酰胺、乙腈等溶剂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但除乙腈外,在所试验的其他常用溶剂中皆不稳定.二溴海因在乙腈-水二元混合溶剂尤其是具有共沸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尿素能显著增加二溴海因在水中的溶解度,即具有明显的增溶作用,但二溴海因在该体系中的稳定性不佳.  相似文献   
8.
刘严华  黄登发  朱锦雯  崔正刚  王峰 《化学通报》2018,81(4):361-365,383
聚肽是由人工合成的氨基酸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本文以菠萝蛋白酶为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于非水体系中从L-苯丙氨酸甲酯聚合得到齐聚L-苯丙氨酸。通过FT-IR、~1HNMR、MS和MALDI-TOF确定了齐聚L-苯丙氨酸的结构和聚合度。通过单因素考察了菠萝蛋白酶催化聚合反应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在40℃下用2.44U菠萝蛋白酶于15%DMSO的磷酸缓冲液(pH=8.0)中催化0.43g L-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聚合,反应3h后齐聚L-苯丙氨酸得率达到最大值,为35.67%。  相似文献   
9.
以11-氨基十一酸为原料制备了酸碱-氧化还原双重刺激响应型表面活性剂中间体11-叔胺十一烷基羰基二茂铁(C_(11)-N-Fe);采用~1H NMR和MS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通过透光率、循环伏安法和紫外光谱分析等研究了其酸/碱和氧化/还原开关响应性能.研究发现,C_(11)-N-Fe的盐酸盐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组装时,可制备具有酸碱-氧化还原双重刺激响应性的泡沫,且采用2种刺激方式的消泡均可在2 min之内完成;将C_(11)-N-Fe的盐酸盐作为乳化剂用于乳化正癸烷/水体系,可以制得颗粒均匀稳定的乳状液,同时可以通过酸碱-氧化还原双重刺激可逆调控乳液的稳定与破乳.  相似文献   
10.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对蠕虫胶束的形成与性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十四酸和间苯三酚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种三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 2', 2"-(苯基-1, 3, 5-三(氧))-三-十四酸钠,简写为Ph-TrisC14Na),并通过稳态和动态流变测试,研究了单组分的Ph-TrisC14Na和Ph-TrisC14Na/阳离子添加剂体系的粘弹性质。阳离子添加剂分别为正丁基三甲基溴化铵(C4TAB),正己基三甲基溴化铵(C6TAB)和正辛基三甲基溴化铵(C8TAB)。结果表明,依赖于独特的分子构型,Ph-TrisC14Na分子自身即可形成蠕虫胶束,使溶液表现出明显的粘弹性。阳离子添加剂的加入可进一步优化Ph-TrisC14Na的分子几何结构,促进蠕虫胶束更为快速地生长。随着阳离子添加剂疏水链长的增加,溶液的粘弹性显著增强,体系微结构对添加剂的敏感性也增加。对于50 mmol·L-1的Ph-TrisC14Na溶液来说,在C8TAB与Ph-TrisC14Na的摩尔比为0.5时,体系的零剪切粘度可达1535 Pa·s,蠕虫胶束的长度则达到4.0-7.5 μm。该体系体现出低聚表面活性剂在构筑表面活性剂粘弹溶液方面的优势,可拓展高粘弹性阴离子蠕虫胶束体系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