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9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河口坝砂体储层非均质性及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非均质综合指数,以胜坨油田坨28断块沙二段8,9砂层组为例,对河口坝砂体储层的层间、层内、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定量表征,并分析了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之间的关系。认为河口坝储层层间非均质性弱,而层内、平面非均质性以中等-弱为主,非均质综合指数与含油饱和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非均质性中等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2.
中国南方5省区(琼、粤、滇、黔、桂)共发育晚白垩世-新生代陆相中小盆地63个,依据成盆背景可划分为6大盆地带、2种成盆环境,结合沉积充填过程归纳为4种沉积充填模式.东、中部盆地烃源岩发育时代早(以古近系为主)、厚度大(400~1000m、100~900m)、以湖相泥岩为主;西部复合与叠合盆地烃源岩发育时代晚(以新近系为主)、厚度偏薄(125~700 m)、以碳质泥岩及煤层为主;有机质丰度总体较高,但类型复杂,表现为"东好西差";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东、中部盆地有机质处于未熟-低熟阶段,勘探应以未熟生物气-低熟油为主;西部处于未熟阶段,勘探应以未熟生物气为主.5省区盆地因沉积岩体系发育,砂岩储层物性总体较好,一般具有中-高孔、中-高渗的特征;同时,由于多数盆地在萎缩阶段充填有区域性展布的浅湖-湖沼相泥质岩,区域盖层相对发育,盆地储盖条件总体较好.据已有资料统计分析,5省区陆相中小盆地油气藏类型总体可归纳为构造、岩性、地层与复合4大类型.其中,东部盆地以构造类油气藏为主,西部盆地以岩性油气藏为主,中部盆地以复合型油气藏为主.   相似文献   
3.
依据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充分结合多井浅水区和无井深水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提出浅水区钻井资料与深水区地震资料井-震结合验证对比的思路,对中国南海C盆地深水区古近系T组进行层序地层精细划分。结果表明,该思路可成功解决深水区地层-地震资料品质差、无井资料、断层复杂、高温高压造成地层破碎层序界面不明显、追踪对比困难等难题,建立研究区目的层三维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中将T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下切谷、盆底扇、浊积扇、滩坝及滨岸砂7种沉积砂体类型。这些特征砂体与广泛分布的海侵体系域泥岩在空间上形成单断式、多断式和斜坡式3种成藏模式,形成了众多的岩性-地层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园林工程是研究园林建设工程的技术,包括改造地形、堆砌假山、种植植物、修建便道、建设水塘等项目。高效的园林工程造价控制是合理建设园林工程的前提,它贯穿了整个园林工程的全过程。控制园林造价从设计阶段开始,经过招标阶段,到施工阶段,最后到决算阶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的研究,探讨岩性圈闭发育的控制因素,结合已发现岩性油气藏的研究,分析福山凹陷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域,旨在为下一步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福山凹陷古近系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主要沉积体系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湖底扇和湖泊;岩性油气藏主要受构造古地貌、沉积体系发育背景、储层物性以及生储盖等条件匹配关系的控制;各三级层序中湖侵体系域最易形成岩性油气藏;平面上在三角洲前缘相带易形成与河口坝、滑塌体、湖底扇等有关的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福山凹陷是北部湾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凹陷,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环白莲洼陷和皇桐洼陷周缘地区。分析表明,福山凹陷原油具有高API、低密度、低黏度、低含硫量、中—低含蜡量和高饱和烃含量的特征,以轻质油和凝析油为主,为烃源岩在成熟阶段排出的烃类。该凹陷原油饱和烃色谱主要以单峰态前峰型为主,少量为双峰态后峰型,奇偶优势不明显,具有较强的姥鲛烷优势;C27、C28、C29规则甾烷丰度呈"V"字型分布,普遍具有较高的奥利烷含量和较低的伽马蜡烷含量,因此具有相似的来源,母质为藻类与高等植物双重贡献,沉积环境为偏淡水氧化的湖沼环境。根据原油的成熟度和空间分布,可将该凹陷原油划分为2个组群,其中油族Ⅰ主要以东部花场、白莲、花东、红光地区流三段原油为主,具有相对较高的成熟度和奥利烷指数;油族Ⅱ主要以东部花场、白莲、花东地区流一二段和西部博厚-朝阳、美台等地区流三段原油为主,具有相对较低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7.
地震沉积学是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它以三维地震数据为基础,结合岩心、测井等资料.通过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对沉积微相进行精细研究.胜利油田滨682井区沙三中、下亚段以近岸水下扇、浊流和半深湖一深湖沉积为主,浊积砂是该层主要的产油砂体.为了分析该地区浊积砂的分布规律,在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运用90°相位调整技术和地层切片技术对滨682井区目的层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垂向上,滨682井区沙三下亚段的下部和上部以及沙三中亚段的下部和上部是浊积砂体发育的有利层段;在平面上,沙三下亚段沉积早期浊积砂体主要发育在研究区东南部,面积最大可迭1.71 km2;沙三下亚段沉积晚期浊积砂体在东部、东南部和南部都有发育.南部浊积砂体面积较大,可达3.37 km0,东南部和东部浊积砂体面积较小,在1.61 km2左右;沙三中亚段沉积早期浊积砂体发育在研究区东北和东南,面积可达1.90 km2;沙三中亚段沉积晚期浊积砂体发育在研究区西部和东南部,面积都较小,一般为1.15km2.  相似文献   
8.
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层次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胜坨油田三区东营组三段为例,对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层次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精细油藏描述阶段,隔夹层有砂层组间的隔层、小层间的隔层、单砂层间的隔层及层内的夹层4个层次.不同尺度的隔夹层在岩石类型、发育程度、厚度及展布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不同.其中,砂层组间的隔层全区稳定分布,厚度较大,对油气能起到完全封堵的作用,而单砂层间的隔层稳定性差,虽也是连片分布,但出现多个砂体连通区,易发生窜流,使纵向非均质性增强.小层间的隔层则介于两者之间.层内夹层则因为东三段地层已精细划分到单砂层,发育程度中等,仅在局部使油水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9.
根据岩心观察,并结合测井、钻井及粒度分析等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北部雅克拉地区下白垩统亚格列木组沉积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雅克拉地区目的层段为水进背景下的水下冲积扇和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其中水下冲积扇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端3个亚相,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包括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多种微相。沉积特征主要受古地貌、构造运动和物源区母岩性质等因素影响。古地貌对沉积相的发育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断裂活动东强西弱是沉积相分异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物源区母岩性质控制着沉积相的物质组成,并最终影响其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