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创伤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1 8例创伤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1 8例中 ,3例行清创缝合术 ;5例行清创缝合加十二指肠造瘘 ;1 0例行清创缝合 ,胃空肠吻合 ,胆总管及腹膜后放置引流。 4例 ( 2 2 .2 % )死亡 ,1 4( 77.8% )例痊愈。结论 :正确的处理和恰当的术式是救治创伤性腹膜后十二指肠破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支撑喉镜借助胸托自动支撑起喉镜,不需要术者提携喉镜,可双手进行操作。支撑喉镜配备导光纤维照明,可使术野更为清晰。若配备喉窥镜(或显微镜)则不仅术野明亮、清晰,且放大术野,观察病变更清楚。喉窥镜若连接摄像、监视系统,术者可通过观察屏幕显示的、放大了的术野进行手术。我院应用支撑喉窥镜屏幕监视下的手术方法,对36例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阻塞部位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OSA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进行睡眠监测和上气道测压检查,以综合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对OSAHS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检测结果及对阻塞部位的诊断结果。结果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监测结果显示,OSAHS患者AHI为5.11~78.69次/h,平均(45.46±9.85)次/h,LSaO2为0.43~0.90,平均(0.74±0.13);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检出单纯上部阻塞9例,上下部联合阻塞71例,其中上下部联合阻塞中以上部阻塞为主36例、以下部阻塞为主35例,诊断准确度为96.25%。结论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在诊断OSAHS阻塞部位方面的准确度较高,能够反映OSAHS患者的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5.
马斌  牛林  袁国龙  李兴  岳璟  孙红丽  李双一 《安徽医学》2015,36(8):1044-1045
患者女性,20岁,系“双手遇冷发白、发紫3年,反复视力下降伴双下肢无力1年余”于2014年2月12日入院。患者3年前出现双手遇冷后发白、发紫,伴右时关节疼痛,就诊当地医院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予以药物治疗后(具体不详)右肘关节疼痛消失,后自行停药,双手雷诺氏现象未见好转。2012年9月10日出现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就诊上海某医院诊断视神经炎,予以眼球内注射激素治疗后视力恢复,2012年12月14日患者再次出现双眼视力下降(期间完全失明),伴双下肢无力,就诊上海另一医院神经内科,MR 检查示颈、胸、腰段脊髓异常信号,诊断“视神经脊髓炎”,予以甲泼尼龙800 mg/ d 联合丙球(3 d)治疗,患者双眼视力渐恢复,双下肢肌力恢复正常(无支撑物状态下可行活动),出院后服用强的松40 mg/ d。期间反复发作,出现视力下降,双下肢肌力减退伴肢体麻木,于2013年9月14日就诊天津某医院,再次行 MR 检查示颈、胸、腰段脊髓多处异常信号,诊断视神经脊髓炎( neuromyelitis optica, NMO),行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双眼视力稍恢复,肌力恢复正常。2013年10月2日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再次就诊天津某医院,予以甲泼尼龙500 mg/ d(3 d 后逐渐减量)冲击治疗,患者双眼稍恢复(有光感,无法辨别颜色),双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左右,出院后服用强的松30 mg/ d,间断使用环磷酰胺。2周前患者再次出现视力下降,双下肢肌力减退伴腹部感觉减退,小便障碍,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我科。入科时查体:神志清醒,精神尚可,双眼失明(无光感),面部无皮疹,口腔无溃疡,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0次/ 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全服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不肿,双下肢肌力Ⅱ级,腹部、双下肢皮肤感觉减退。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6×109/ L[参考值(3.5~9.5)×109/ L],血红蛋白118 g/ L(参考值115~150 g/ L),血小板450×109/ L[参考值(125~350)×109/ L];血沉23 mm/ h(参考值0~15 mm/ h);抗核抗体全套:抗核抗体阳性1:1000(参考值≤1:100),抗 SSA 阳性,抗 SSB 阳性,抗核糖核蛋白阳性,抗 Ro-52阳性,余阴性;类风湿因子55 IU/ mL(参考值0~30 IU/ mL);尿常规、肝肾功能、免疫球蛋白、补体均未见异常。根据患者抗核抗体1:1000,抗 SSA 阳性,抗 SSB 阳性,抗核糖核蛋白阳性,抗 Ro-52阳性,诊断“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干燥综合征可能、视神经脊髓炎”,住院期间予以甲泼尼龙500 mg/ d(后逐渐减量至40 mg/ d),环磷酰胺500 mg/ d (2014.2.24),期间因大剂量激素及免疫制剂使用患者出现腹部带状疱疹感染,予以积极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感染症状缓解,经过积极治疗后,患者雷诺现象稍好转,双眼有光感,仍不能视物,双下肢肌力Ⅳ级。考虑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且视力、肌力尚未完全恢复,病情仍较重,建议患者行丙球冲击进一步治疗,患者考虑经济原因暂不同意,并要求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brid Coat,HyC)的牙本质粘结性能。方法:选取A组(HyC)和其他3组不同类型的牙本质粘结剂:B组(G-Bond)、C组(MegaBond)和D组(single Bond),比较其对牛牙牙本质的剪切粘结强度,并用实体显微镜观察粘结界面断裂模式。各组试料数分别为n=10,结果通过Tukey-Kramer(P〈0.0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C、D组均显示了较大的粘结强度,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HyC)显示了较低的粘结强度,约10.08MPa,与其他3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断裂模式显示,A组(HyC)以界面破坏为主,而其他3组以凝集破坏和混合破坏为主。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C)的粘结强度弱于其他3组牙本质粘结剂。为了保证HyC长期稳定的防过敏效果及粘结性能,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HyC的牙本质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7.
袁国龙  徐亮  牛林  李兴  岳璟  孙红丽  李双一  马斌  齐姗 《安徽医药》2019,23(11):2291-2293
目的观察大剂量羟氯喹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2010年 9月 13日收住阜阳市人民医院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病人 1例,对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以及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应用大剂量羟氯喹(硫酸羟氯喹 0.6 g/d)联合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 20 m/d)治疗。结果大剂量羟氯喹联合激素对此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可以长期维持血小板数量,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羟氯喹成功治疗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难治性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部分切端包绕式贴面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6月笔者医院就诊的60例前牙牙体缺损患者资料,共85个修复体。采用改良Ryge贴面复查标准对修复体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内,有1个修复体舌侧边缘崩折,有2例患者术后敏感,有1例患者2个修复体色泽出现改变,其余修复体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满意效果。结论:部分切端包绕式贴面修复前牙牙体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牛林  逯宜  安虹  韩影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501-503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的主题学科之一,同时也是临床实践操作要求很高的一门学科。学好口腔修复学不仅要求理解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求具备娴熟的临床实践能力。为了培养本科生修复临床实践能力,尝试在本科生口腔修复教学中引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通过PBL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为其今后的临床实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疗效及其适应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326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本组326例全部治愈,术后均得到满意矫正,胸壁无塌陷,呼吸良好,无疼痛,患者生活恢复正常。结论: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疗效肯定,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