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卫生服务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社区卫生服务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方法对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在抗击非典中的作用和成绩进行绩效评价分析。结果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机构布局基本合理,卫生设备配置基本齐全,社区医务工作者素质较高。“非典”暴发期间,对呼吸道感染发热病人登记追踪观察共1万余人次;“非典”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0%;举办专题讲座共计871场,开展上街咨询、义诊及电话咨询人数达53.8万人次,入居民家庭消毒服务共71701户。“非典”累计发生53例,发病率为0.76/10万,病死率为1.8%,医务工作者感染率为零,远远低于香港和广州。结论社区卫生服务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应急处理系统必须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进来。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和工作强度。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专题讨论建立备选指标库;通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确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0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康中心)进行现场调查,测定各具体服务内容的工作时间及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精神压力3项工作强度,计算工作强度调整系数,对工作时间进行调整。结果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包括10项服务项目、28项服务类别、112项服务内容和365条工作步骤。工作强度最大的为终止妊娠(23.1分),其次是精神疾病患者上门访视(21.9分)、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处理(21.8分),较轻的为空气紫外线消毒(12.1分)、冷链登记管理(13.3分)、出版宣传栏(13.5分)。调整后技术性较强、压力或风险较大的项目工作时间增多。结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可作为制定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基础和依据,对不同部门均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深圳市居民对二类疫苗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知晓情况及态度,探讨二类疫苗接种纳入社保支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9所社康中心前来就诊的1 062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社区居民均支持将二类疫苗接种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女性、较高文化程度者、本市户籍人口、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医保参加者对二类疫苗接种纳入社保支付信息的了解程度显著较高;青年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管理者、技术人员及服务业人员认为有必要将二类疫苗纳入社保支付范围的比例显著较高。结论将二类疫苗接种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存在巨大需求,但应加大政策宣传,扩大政策覆盖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幼儿园教师手部卫生现状,并以依从性来评价手部卫生干预效果。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在深圳市两个区中抽取18家幼儿园,随机分成干预组(12家)和对照组(6家)。干预措施主要有:发放洗手用品;启动活动;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在干预前、干预后一个月、三个月和干预结束观察教师手部卫生(观察依从性),并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教师的手部卫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自评依从性),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手部卫生依从性,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教师手部卫生观察依从性为10.4%(23/222),自评依从性为(9.4±1.5)(满分10分)。干预结束后干预组自评依从性由干预前的9.21上升至9.65(Z=-1.951,P=0.051),对照组自评依从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31,P=0.126)。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教师的手部卫生观察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3,95%CI:0.18~1.02),开展干预后干预组手部卫生观察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OR=11.53,95%CI:5.71~23.30)。结论 手部卫生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教师的手部卫生依从性,可以考虑在幼儿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评价罗湖区幼儿园手部卫生干预效果,为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手部卫生习惯提供参考.方法 在深圳市罗湖区随机抽取10家幼儿园,共119个班级3 886名儿童.幼儿园内所有儿童均作为干预对象,接受手部卫生综合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观察儿童的手部卫生依从性,并比较干预与对照幼儿园儿童的手足口病发病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儿童手部卫生依从性(RR=2.135,95%CI=1.885~2.417),干预措施对大班儿童(RR=2.559,95%CI=2.134~3.068)以及准备食物前洗手(RR=2.877,95%CI=1.700~4.870)的效果最明显.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除干预措施外(OR=13.903,95%CI=11.276~ 17.141),教师提醒洗手(OR=14.765,95%CI=12.244~ 17.805)是儿童手部卫生依从性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但研究未能观察到接受干预幼儿园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出现明显下降(RR=0.866,95%CI=0.622~1.207).结论 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幼儿园儿童手部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推广二类疫苗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卫生策略提供决策信息。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专题访谈、专家咨询、基金风险测算等方法,研究深圳市二类疫苗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具体可操作政策。结果90%的社区居民认为将二类疫苗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有必要;医务人员对社保支付二类疫苗基本持支持态度;二类疫苗纳入社保支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二类疫苗纳入社保支付的基金风险具有可控性。结论二类疫苗有必要纳入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支付,但在实施和技术操作方面仍然存一定的局限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深圳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利用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6个区4 688名15~74岁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深圳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78.3‰,慢性病患病率为165.2‰,两周就诊率为150.0‰,住院率为2.7%.因素分析表明,居民门诊服务利用主要受病情严重程度影响,住院服务利用主要受医疗保险、经济能力影响.结论 深圳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利用优于全国大城市平均水平,但仍有一半有效需求被转移或抑制,可通过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控制医疗费用等措施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96年试点以来, 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经历了部分试点、框架建设、网络完善等阶段, 政策支持、领导重视、多方筹资、规范管理、注重研究等一直是其不断前进的发展动力。为了实现2010 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总数达到210家, 必须实施人才开发、重点专科建设、模式创新等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医务人员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看法,并收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相关信息和建议。方法采用专题组讨论方法,对市、区、街道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访谈。结果医务人员对深圳市“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存在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在深圳市看病不太难,有的人认为在局部较难;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看病贵“是客观存在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社会问题,提出了医疗机构是矛盾的集聚地,而不是问题的发源地这一看法,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和相应的解决措施。结论必须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要加大政府卫生投入,要转变医疗机构运行机制,要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要转变就医观念,还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深圳市劳务工医疗保险卫生服务反应性,并评估反应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卫生服务质量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针对深圳市劳务工及其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分布情况,采用自制的反应性问卷在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对劳务工进行随机调查,对调查表的各项内容进行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和因子分析。结果 总反应性平均得分为3.34分,位于一般与良好之间,平均得分最高为病情保密程度(X4=4.36分),最低得分为候诊时间(X7=2.27分)。发现4个潜在因子,按其对总反应性影响大小依次为:自由选择、尊重和自主、保密性、环境和可及性。结论 医疗机构在候诊时间、征求患者的意见和选择就诊医生方面最需要改进。在自由选择、尊重和自主方面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