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汽车驾驶员的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汽车驾驶员的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该人群制定适宜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重庆市746名20~60岁的男性驾驶员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压测量等。同期检测了884名男性非驾驶员人员的血压值。结果男性驾驶员的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8.3%,高于非驾驶员18.26%。驾龄、平均每天开车时间、驾驶车型、工作责任和工作紧张感等职业因素与驾驶员高血压有关。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驾龄、工作责任和工作紧张感、父母患高血压及体重指数(BMI)>25是驾驶员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职业紧张等因素与驾驶员高血压患病有关,需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洪涝灾害在重庆每2~4年出现1次,部分地区还表现为1年多次和多年连续受灾,从1990~2002年,重庆市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发病率在0.19~4.33/10万之间,居全国4~5位。同时三峡水库的兴建使水流变缓,水位增高,引起相应的生态环境改变。人群迁移、鼠类随之迁移与集聚,可能使钩体疫源地扩散和活跃,使得重庆市未来遭受钩体病侵袭的可能性比过去更大。根据本病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国内外有关全死因调查资料表明,人群死亡率逐年下降,但外伤、自杀、他杀、车祸等意外死亡率有逐年升高趋势。美国人群自杀在全部死亡原因中居第9位,1980年的自杀死亡率为15.6/10万。日本1984年自杀死亡25202人,自杀率为21.1/10万,是日本自杀率最高的一年。在大多数欧洲国家自杀也是10种最常见致死原因之一。因此,自杀不仅是法医学、社会医学研究的课题,也是预防医学研究的课题。目前,我国有关自杀因素分析的专题研究甚少。为了了解我市自杀行为的发生及分布情况,我们对巴县118万人口、1981~1985年期间所发生的全部自杀死亡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三峡成库后生态环境变化对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三峡库区中段和尾端160 m和180 m水位高程,模拟成库后灌溉区和淤积区类似条件,投放湖北肋壳钉螺和四川光壳钉螺,观察其生长繁殖1年;用间接凝血试验(IHA)抽样筛查来往于疫区流动人群中潜在传染源,粪便检查血吸虫卵;了解耕牛等生畜引进情况;调查重庆市历史疫情报告和当地医院诊断的血吸虫病病例;调查影响钉螺输入的因素.结果肋壳钉螺和光壳钉螺成活率仅少数月份在50%以下,多数月份在80%左右,各实验区发现钉螺交配数量较少,相对以3-6月为多,同时发现活幼螺;来往疫区流动人员血清抗体检查157人,未发现阳性,发现1例正在治疗的病例(血清抗体和病原学检查阴性);1989-2003年,发现有记载的输入性血吸虫病例9例;血吸虫病区有大量造纸原料和花草树木进入库区.结论三峡成库后,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潜在性危险.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人群肺癌、肝癌和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909对病例对照的人户调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危害、肺部疾患既往史、不良心理等是肺癌的危险因素。而本次研究获得吸烟与肺癌死亡相对危险度的剂量效应关系;再次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肝癌的危险因素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饮水污染、家族史和社会心理因素先前也腺癌的危险因素则有乳腺良性病史、职业接触、结婚年龄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重庆市高危人群中HIV-1亚型的流行情况。方法 对采自重庆市经性传播和静脉吸毒途径感染的3份HIV-1阳性外周血分离PBMC,扩增env基因C_2-V_3区核酸片段,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 在其中一孕妇体内发现一株G亚型HIV-1毒株序列的存在,这是G亚型HIV-1毒株首次在中国被发现,同时有母婴传播的可能;另外两例被证明为E亚型和C亚型HIV-1毒株。结论 这表明HIV在重庆市高危人群中已有流行并且流行情况复杂。  相似文献   
8.
主成分logistic回归在筛选乳腺癌监测因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很多国家发病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我国也不例外。几十年来 ,很多学者对其病因进行了大量研究 ,已有许多与乳腺癌发生有密切关系的因素被揭示出来 ,但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本文对重庆市区女性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采用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乳腺癌可能的危险因素 ,为乳腺癌预防和监测提供信息。资料与方法1 病例和对照的来源及选择条件病例来自重庆市区的十一所医院 ,共 2 38例 ,平均年龄为 5 2 65岁 ,病理诊断者占 61 6% ,存活者占85 7%。 1992年至…  相似文献   
9.
新型淋球菌培养基及其鉴定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淋球菌是主要的性传播疾病-淋病的病原体,它可引起人类生殖器、泌尿道化脓性感染.国标规定使用的淋球菌培养基是国产的巧克力培养基和T-M培养基,确定方法是快速糖发酵培养基,淋球菌培养基在T-M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大,T-M培养基是培养分离淋球菌最常用的培养基,但其制作繁琐,价格昂贵,用于人群预防性健康检查受到一定的限制,淋球菌在巧克力培养基虽能生长,但由于营养不足,生长缓慢,同时制作培养基需大量羊血,材料来源有限,也难于广泛应用,淋球菌鉴定初筛用的氧化酶试剂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溶于水后易被氧化而失去作用,不仅造成试剂浪费,还会出现假阴性.因此,为适应性病防治的需要,确保卫生执法的公正、严肃,我们着手进行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快速的淋球菌培养及鉴定系统的研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一套完整炭疽坟墓群卫生清理及其评价方法,用于对奉节县安坪乡炭疽墓群的卫生清理.方法查清炭疽墓分布,通过物理(焚烧)和化学(漂白粉)的方法对炭疽坟墓进行卫生清理,以培养法、荧光PCR法检测炭疽芽孢杆菌和流行病学监测,评价清理效果.结果三峡库区奉节县安坪乡三沱村和东湾村19座(处)炭疽墓群实施了卫生清理,在卫生清理前,有2座检出炭疽芽孢杆菌;经对炭疽墓进行挖掘、泥土消毒、柴油浇注和火焰喷射器点火焚烧棺木与尸骨;墓穴和尸骨残核用漂白粉加强消毒;墓穴(掩埋地)回填夯实并对墓地周围5m范围消毒.消毒作用后1,2,3d、6个月各采样1次,均未检出炭疽芽孢杆菌.卫生清理人员和炭疽墓群地区人畜经18个月的监测,均未出现炭疽感染.结论物理燃烧和化学剂相结合的方法,清理炭疽墓能彻底杀灭炭疽芽孢杆菌.奉节县安坪乡炭疽墓群 的卫生清理方法及评价,为今后国内外清理炭疽坟墓提供可借鉴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