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多器官功能障碍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认为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血管系统受累 ,引起心肌炎、心包炎及心脏传导系统损害 ,严重时出现阿斯综合征等 ,病死率较高。临床上部分患者心律失常虽得以控制 ,但病情并未立即好转 ,而是逐渐出现心衰、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肝功能严重受损、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类白血病反应、胰腺炎、继发霉菌感染及贫血等一系列问题 ,表现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我院近二年来收治 3例此类患者 ,经积极综合治疗恢复 ,近期随访达临床痊愈。1 病例介绍例 1,女性 ,18岁 ,学生 ,因“反复恶心、呕吐4天 ,伴反复晕厥 1天”…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各类重症疾病的治疗效果,以使CRRT技术能得到更合理的应用,从而提高疗效.方法CRRT治疗的22例重症患者按病因分类,并分别分析了各类疾病CRRT前后神志、肾功能、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7例肝衰竭及4例多脏器衰竭者经CRRT治疗,2例肝昏迷者神志恢复,4例肾功改善,治疗中生命体征稳定,低血压者血压逐渐平稳,但成活率低.3例因脑卒中所致的高钠血症者在行CRRT治疗4~12 h后血钠恢复正常,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成活.3例肾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CRRT治疗后6~12 h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①对肝衰竭、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患者,CRRT可改善神志及肾功能,延缓死亡时间,为行肝移植起过渡作用,但不能降低死亡率.②CRRT对脑卒中所致的高钠血症治疗效果好,可为病人康复创造有利的条件.③肾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CRRT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优于常规透析.④对肝衰、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越早行CRRT,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一例纤维样肾小球病(fibrillary glomerulopathy,FGP)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纤维样肾小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将患者肾穿刺组织进行光镜、免疫荧光、电镜检查,通过以上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系统复习纤维样肾小球病的临床特征.结果 通过其临床表现,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特别是电镜诊断本例为纤维样肾小球病.临床表现多为大量蛋白尿、镜下血尿和高血压等.电镜的检查结果是诊断纤维样肾小球病的主要依据.其主要特点是纤维样物质呈弥漫性或团块状分布于肾小球系膜区和(或)肾小球基底膜,排列紊乱,无规律,纤维僵直,一般无分支.该病预后差,大约50%的患者2~4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结论 电镜结合刚果红染色是诊断纤维样肾小球病的重要方法,该病发病率较低,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预后不佳,目前缺乏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抗菌药物在复杂性细菌性尿路感染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祖福  蒋元源  李丽  姚颖 《医药导报》2011,30(7):944-947
目的 探讨复杂性细菌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耐药性特点和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88例住院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药敏实验结果 .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69.1%(其中大肠埃希菌占40.4%,肺炎克雷白杆菌占8.5%),球菌占26.6%(其中粪肠球菌占10.6%,屎肠球菌占7.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3.7%),真菌占4.3%.76例大肠埃希菌产ESBL阳性率为48.2%,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呋喃妥因的耐药率较低,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类、喹诺酮类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大肠埃希菌仍为目前住院的复杂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耐药性高,且常呈多重耐药,而且是最常见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细菌,临床治疗应尽量根据药敏实验调整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抢救急危重症4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对各类重症疾病的疗效 ,旨在总结经验 ,提高疗效。方法 :CRRT治疗的 4 3例重症患者按病因分类 ,并分析各类疾病CRRT前后神志、肝、肾功能、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8例肾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者经CRRT治疗后 8~ 16hSCr、BUN逐渐下降。 7例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 4例多脏器衰竭者经CRRT治疗后 ,2例肝昏迷者神志恢复 ,4例肾功改善 ,治疗中生命体征稳定。 8例因脑卒中高钠血症者在行CRRT治疗 8~12h后血钠下降。结论 :①肾移植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CRRT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②对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患者 ,CRRT可改善神志及肾功能 ,延长存活时间 ,为行肝移植赢得时间。③CRRT能降低脑卒中高钠血症 ,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肝功能失代偿晚期患者的死亡率相当高 ,特别是当并发有肾功能衰竭时 ,其死亡率高达 90 %以上[1] 。传统的间隙性血液透析 (IntermittentHemodialysis ;IHD)治疗可引起循环不稳定和颅内压增高等 ,使患者不能耐受[1] 。国外已有报道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RRT)应用于肝功能失代偿并发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2 ] 。国内这方面的报道少见。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1月我院应用CRRT治疗 7例 2 0人次肝功能失代偿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肝功能失代偿并发肾功能衰竭患者 7…  相似文献   
7.
宁勇  何泳  马祖福  曾锐  韩敏  熊艳  何金森  姚颖 《中国医药》2012,7(4):385-38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AT1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5/6肾切除肾衰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180 ~ 200 g雄性SD大鼠30只建立5/6肾切除肾衰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替米沙坦组,各10只.第12周时采用断头法处死大鼠,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h尿蛋白水平;取残余肾组织行病理检查,判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γ(PPARγ)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3组肌酐、血清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情况:假手术组:(35±4)μmol/L,(6.6±1.0) mmol/L,(30 ±4) mg/d;模型组:(91±10) μmol/L,(23.0±3.4)mmol/L,(96±21) mg/d;替米沙坦组(62±10) μmol/L,( 15.3 - 1.3) mmol/L,(45±17) mg/d;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替米沙坦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但与模型组相比,替米沙坦组各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球硬化指数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而替米沙坦组上述指标则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和RT-PCR显示模型组PPARγ、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而替米沙坦组PPARγ和nNOS的表达则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大鼠5/6肾切除后,给予替米沙坦可以明显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γ和nNOS基因的表达有关,且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何泳  宁勇  曾锐  韩敏  马祖福  熊艳  何金森  姚颖 《医药导报》2012,31(10):1257-1261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药罗格列酮对5/6肾切除肾衰竭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80~200 g健康雄性SD大鼠建立5/6肾切除肾衰竭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第12周时采用断头法处死大鼠,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尿素氮、肌酐及24 h尿蛋白水平;取残余肾组织行病理检查,判断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PPARγ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肾脏组织的分布;利用RT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PARγ和nNOS 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24 h尿蛋白、血清尿素氮及肌酐均显著升高(P<0.01);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罗格列酮组各指标则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示模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伤,肾小球硬化指数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而罗格列酮组上述指标则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5/6肾切除大鼠PPARγ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和浸润的巨噬细胞,nNOS主要定位在致密斑,内髓集合管也有表达.模型对照组PPARγ、nNOS蛋白和mRNA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而罗格列酮组PPARγ和nNOS的表达则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大鼠5/6肾切除后,给予罗格列酮可以明显减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γ和nNOS基因的表达有关,且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 (HD)治疗的前提。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在血液净化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若保留时间过长 ,并发症则明显增多。对于需要行维持性HD、又难以建立内瘘的患者就不得不尝试永久性通路。近年来带涤纶套的双腔留置导管在国内已逐渐应用于临床 ,但使用数量还较少 ,经验有限[1~ 5] 。我们统计了今年以来使用带涤纶套的长期留置双腔导管 5例共血液透析 170例次的情况 ,并与同期临时性双腔导管的使用情况作一比较 ,以便总结经验 ,使此项技术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对象和方法对象  2 …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段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评价单用抗生素或联合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观察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156例,其中育龄期组90例,更年期和老年期组66例。所有患者予以抗生素治疗,部分患者同时联用清热利湿复方中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药物治疗结束后观察随访半年。结果:更年期和老年期女性较育龄期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症状不典型,随访期复发率高。联合中药治疗能显著减少复发率,改善症状。结论:临床医生在诊治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时应该考虑不同年龄段的临床特点,合理选择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