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证明:静脉注射小剂量高渗氯化钠(HS)对失血性休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也有人报道HS可用于手术中低血容量的治疗。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认识到加重出血倾向是HS的主要副作用之一,这一副作用可能与HS抑制血小板功能有关。1986年,Auler等报道将HS应用于腹主动脉瘤手术的病人,虽略增加术中出血量,但仍可以使维持病人循环功能所需的输血量减少。1988年Gross等用切断三条回肠系膜动脉分支造成腹腔内出血的方法制作了进行性失血性休克(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模  相似文献   
2.
背景: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NPCC)是一种由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为其分子生物学特征之一。目的:利用5个微卫星位点建立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和癌组织的微卫星基因型,探讨HNPCC的MSI发生情况和MSI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源自33个HNPCC家系的腺瘤28例和腺癌14例,其中4例为同步腺瘤-癌;以32例散发性结直肠腺瘤和24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作为对照。选用BAT25、BAT26、D2S123、D5S346、D17S250五个微卫星位点行荧光标记聚合酶链反应(PCR),以GeneMapper软件分析PCR产物。通过与正常黏膜微卫星序列PCR片段长度进行比较,判定腺瘤和癌组织的MSI情况。结果:HNPCC腺瘤和癌组织MSI-H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散发性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64-3%对3.1%,71.4%对12.5%,P〈0.05)。4例同步腺瘤-癌均表现为MSI—H.其腺瘤和癌组织的MSI类型不同。结论:HNPCC腺瘤和癌组织MSI—H发生率高。同步腺瘤一癌来源于不同克隆。MSI检测可作为HNPCC的临床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腺瘤及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与错配修复(MMR)基因蛋白表达、微卫星不稳定(MSI)之间的关系.方法 来源于33个HNPCC家系的大肠腺瘤28例、大肠癌14例,随机留取经病理确诊的32例散发大肠腺瘤和24例散发大肠癌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PCR技术,检测腺瘤及癌组织中COX-2、MMR基因(hMLH1、hMSH2、hMSH6)蛋白表达及BAT-25、BAT-26、D2S123、D5S346、D17S250 5个微卫星位点的MSI状态.结果 COX-2在HNPCC腺瘤及癌组织中高表达率分别为53.6%(15/28)、42.9%(6/14),在散发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高表达率分别为62.5%(20/32)、91.7%(22/24),HNPCC癌组织中的COX-2表达明显低于散发大肠癌(P<0.05).HNPCC大肠癌中MMR蛋白表达缺失率、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发生率[均为71.4%(10/14)]明显高于散发大肠癌[均为12.5%(3/24),均P<0.05].10例MMR蛋白表达缺失的HNPCC大肠癌中,8例为COX-2低表达;4例MMR蛋白表达阳性的HNPCC大肠癌全部为COX-2高表达.在MMR表达缺失的HNPCC大肠癌、HNPCC腺瘤、散发大肠癌中COX-2的表达均显著少于MMR表达阳性者(均P<0.05).MSI-H的HNPCC大肠癌、HNPCC大肠腺瘤、散发大肠癌中COX-2低表达率分别为80.0%(8/10)、66.7%(12/18)、66.7%(2/3);与微卫星稳定(MS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散发性大肠癌相比,COX-2在HNPCC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COX-2在大肠腺瘤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与MMR蛋白表达缺失和MSI-H呈明显的负相关;COX-2、MMR蛋白表达、MSI的检测对于进一步研究大肠肿瘤的发病途径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腹部血管疾病临床表现复杂 ,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 ,容易被误诊。现将 4 8例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过程进行分析如下 ,以引起临床医生重视。一、临床资料 :我科 1995年~ 2 0 0 1年共收治腹部血管疾病 4 8例 ,男 2 9例 ,女 19例 ,年龄 14岁~ 78岁 ,平均年龄4 2 6 2岁± 18 5 6岁。 4 8例病人中主诉分别为 :腹痛 4 2例 ,恶心、呕吐、呕血 8例 ,便血、黑便 16例 ,腹胀 6例 ,食欲不振 4例 ,其他 2例 ,部分病人同时出现 2个或 2个以上症状。门诊诊断分别为 :急性胃炎 2 2例 ,消化性溃疡 18例 ,消化道出血 9例 ,急性胰腺炎 8例 ,急性胆囊炎 5例 ,…  相似文献   
5.
目前护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满足不了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各方面正在采取措施,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人才,不少医院相继设立了护士学校或护理培训班。为满足临床护理的需要,我院已举办两期护理培训班。现结合我院办学的经验,就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供大家参考。一、招收学员时采用了文化考试形式择优录取,尽量使学员有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护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护士有良好的素质。学员的素质,是未来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55岁。因进行性腹胀2年,双下肢无力、僵硬感5个月,于2012年3月11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3月出现腹胀,伴双下肢轻度水肿。外院查肝功能:ALT 139 U/L,AST 76U/L,血清TBil 56μmol/L,DBil 25μmol/L,IBil 31μmol/L,Alb23.8g/L,A/G 0.59。腹部彩色超声示:肝硬化,脾大。诊断:肝硬化。予保肝、利尿等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2011年10月患者出现双下肢僵硬感,行走困难,反应迟钝,遂来我院。查体:P88次/min,R 20次/min,BP 110/72 mm Hg。神清,精神差,双侧  相似文献   
7.
张英辉  耿洪刚 《肝脏》2014,(8):614-616
目的研究syndecan-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的阳性率32%(16/50)明显比癌旁组织2%(1/50)高(P〈0.05);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和肿瘤直径、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相关(P〈0.05),但和血清AFP水平、肿瘤数目、包膜、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syndecan-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升高,其受到肿瘤直径、Edmondson-Steiner病理分级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临床应给予此以充分的重视,为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护理过程中,当一个病人出院时对他进行出院指导是非常重要的,也不要忘记出院病人对同病室患者的心理影响。一、病人间的人际关系是造成这种心理影响的根源首先,对病人间的人际关系进行分析。交际心理学认为,交往的动机在于交往过程中满足某种需要,人际关系是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人体在输入7.5%氯化钠溶液后,人血浆内vWf的变化,发现一级外科手术病人(n=15)在输入常用剂量(4ml/kg)的高渗氯化钠溶液后,血浆vWf有降低趋向,以输完后30min下降最明显,120min尚未恢复正常。虽然统计分析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结合临床观察,它可能是高渗氯化钠引起出血的原因之一。本文探讨了vWf降低的机理,可能和内皮细胞皱缩,影响vWf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和大肠腺瘤癌组织中TGFβRRII、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hMSH6)蛋白表达和微卫星不稳定(MSI)的关系。方法以来源于33个HNPCC家系的大肠腺瘤28例和大肠腺癌14例为观察对象,以32例散发性大肠腺瘤和24例散发性大肠癌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肠腺瘤及大肠腺癌组织中TGFβRRII、hMLH1、hMSH2、hMSH6蛋白表达。从活检组织中提取DNA,选择BAT-25、BAT-26、D2S123、D5S346、D17S250五个微卫星位点行荧光标记聚合酶链反应(PCR),以GeneMapper软件分析PCR产物。通过与正常黏膜微卫星序列PCR片断长度进行比较,判定腺瘤和癌组织的MSI情况。结果64.29%的HNPCC大肠腺瘤和71.43%的HNPCC大肠癌表现为MSI—H,明显高于散发性大肠腺瘤9.38%和散发性大肠癌12,5%。分别有67.86%的HNPCC大肠腺瘤和71.43%的HNPCC大肠癌表现为MMR蛋白表达缺失。明最高于散发性大肠腺瘤3.13%和散发性大肠癌12.5%。分别有57.14%的HNPCC大肠腺瘤和78.57%的HNPCC大肠癌表现为TGFβRRII低表达,明显高于散发性大肠腺瘤9.38%和散发性大肠癌41.67%。在MSI.H的HNPCC大肠腺瘤中,TGFl3RII低表达者占77.78%,MSI—H的HNPCC大肠癌中90%出现TGFβRRII的低表达。MSI—H的散发性大肠腺瘤中TGFβRRII的低表达率为66.67%,MSI—H的散发性大肠癌TGFβRRII的低表达率为100%。结论大部分HNPCC大肠腺瘤和大肠癌出现MSI—H,大部分MSI-H大肠腺瘤和大肠癌表现为TGFβRRII低表达。MSI、MMR、TGFβRRII的检测对腺瘤癌变风险的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