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莪术醇水溶性的提高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莪术醇(Curcumol)又名姜黄环奥醇、姜黄醇,属萜类化合物,是莪术挥发油中的重要成分。化学名称6H-3a,6-E-poxyazulen-6-ol,octahydro-3-methyl-ene-5-(1-methylethyl)-,[3S-(3a,3aα,5α,6α,8aβ)];分子式为C15H24O2,分子量236.34。熔点141~142℃,[α]^D—40.8(氯仿)。无色针状结晶(无水乙醇),熔点143~144℃,[α]25^D-40.5。易溶于乙醚、氯仿,微溶于石油醚,几乎不溶于水。MS m/e:236(M+);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内皮抑素(nAD-GFP-ES)对大鼠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首先,扩增并纯化重组腺病毒。然后,建立CIA模型,自造模次日治疗组给予rAD-GFP-ES(1×10~(11)pfu·kg~(-1)·周~(-1)×4周),各组大鼠每周进行一次关节炎指数(AI)评分,于造模第4周取血清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体内内皮抑素(ES)、白细胞介素(IL)-1D、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并计算相对含量。结果①纯化后的rAD-GFP-ES和rAD-GFP滴度分别为:6.6×10~(12) pfu/m1.4.8×10~(12)pfu/ml;吸光度(A)_(260nm)/A_(2180nm)均>1.3。②感染rAD-GFP-ES的大鼠体内ES获得了稳定表达,是非模型组的2.4倍。③感染rAD-GFP-ES可以降低大鼠AI评分及IL-1β、TNF-α的表达。结论①rAD-GFP- ES注射可使ES基因在大鼠体内获得稳定表达。②感染rAD-GFP-ES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AI评分。③IL-1β、TNF-α共同促进CIA大鼠炎症的形成和发展,rAD-GFP-ES可能通过抑制IL-1β、TNF-α的表达而发挥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酯酶染色法区别T、D淋巴细胞己在应用。但传统方法较繁琐,染色不大理想。为此,我们对Ranki氏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1.微量手指血肝素毛细管自然沉降法代替静脉采血法。优点是取血量少,增加白细胞密度,便于计数。2.用42℃45分钟孵育替代37℃3小时孵育,可以缩短实验时间。3.用氯仿处理的1%甲基绿染色,使对比清晰,便于细胞分类。4.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冲洗,标本片37℃温箱干燥代替空气自然干燥,此既经济又方便,染色效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瘤苗治疗胃腺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效应.方法:9例瘤苗组实体瘤术后患者应用自体瘤苗,并与对照组8例进行比较,对其疗效进行判断评价,检测治疗前后其NKC活性及CD3 、CD4 、CD8 水平.结果:实验组使用自体瘤苗治疗后,其NKC细胞的活性及CD3 、CD4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自身治疗前,其CD8 阱水平低于其他组;近期随诊其生存质量及疗效也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结论:莪术醇生物构建的自体瘤苗能增强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自身细胞免疫功能,副反应较小,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肿瘤疫苗的研究现况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娟  徐立春 《医学综述》2006,12(22):1364-1366
肿瘤疫苗是肿瘤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active specific immunotherapy)的核心。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其研究有了很大的飞跃。本文就肿瘤疫苗研究现况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刘延庆  戴小军  高鹏  徐立春  刘墨祥 《中药材》2006,29(11):1213-1215
目的:筛选不同品种艾叶的体外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艾叶的各种提取物对多种人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野艾叶、蕲艾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人癌细胞株SGC-7901、SMMC-7721、Hela细胞的作用,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艾叶是一种有开发前景的抗肿瘤中药。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内皮抑素的起源、结构特征、作用机制及生物学功能 ,阐明了其对肺、胃、肝部等肿瘤的作用特征。内皮抑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0× 10 3 ,是胶原蛋白 18C末端片断。内皮抑素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 ,从而抑制血管生成 ,诱导内皮细胞凋亡。采用内皮抑素的抗血管生成疗法配合常规的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 ,必定会大大提高实体瘤的疗效。内皮抑素可成为新的重要的抗肿瘤药物 ,以其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必将成为治疗肿瘤的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氟胞嘧啶/胞嘧啶脱氨酶(5-FC/CD)基因疗法与热休克蛋白-多肽复合物(FSP70-PC)免疫疗法联合抗肿瘤效果。方法;将携带CD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注射到小鼠MFC瘤体内,腹腔注射5-FC,同时皮下接种HSP70-PC。结果;经联合治疗后,70%荷瘤小鼠肿瘤体答缩小,消退,小鼠存活期延长,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增高,CD4^ 及CD^8 T细胞浸润明显。结论:5-FC/CD基因疗法结合HSP-PC免疫疗法抗小鼠MFC瘤作用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银杏甲,乙素对真菌生长抑制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徐立春  余碧珏 《中药材》1990,13(12):40-42
用0.1%浓度的银杏外种皮单体成分-银杏甲素及乙素对25种致病性真菌进行抑制生长试验,结果发现有明显抑制真菌生长作用.甲素及乙素的抑真菌生长有效率分别为92%,53%;0.1克银杏乙素抑制真菌生长效果相当于0.5克的克霉唑;而0.1%的银杏甲素抑制真菌生长效应则大于0.1%的银杏乙素组及0.5%的克霉唑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