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规则化位移场的弹性减影成像方法,探讨其在消融损伤成像监控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分别进行有限元仿真和离体实验研究,对压缩量不同情况下的位移场进行规整化和减影处理,处理后的位移场在深度方向进行微分获得弹性减影图像。结果仿真和离体实验数据显示,在消融治疗中,基于规则化位移场的弹性减影成像在压缩量变化的情况下,可获得效果较好的弹性图像,比传统弹性成像更好地反映了损伤区域的情况。结论基于规则化位移场的弹性减影成像方法实现压缩量不同情况下的弹性减影成像,优于传统弹性成像方法,可以用于消融治疗的损伤监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US-CNB)组织学活检的有效性,探讨其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6年6月行术前US-CNB的2 051例患者的2 286个结节的病理诊断,将其中在本院行手术切除的530个甲状腺结节纳入本研究。以术后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分析US-CNB病理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并用ROC曲线对比粗针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及手术病理结果。 结果US-CNB的2 286个甲状腺结节中仅2例取材不成功,2 284个(99.9%)结节取材切片成功,得到组织病理诊断;530个术后结节的US-CNB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99.8%、86.5%、98.6%、97.8%和98.5%。 结论由于US-CNB对甲状腺结节有很高的取材成功率及病理诊断准确率,从而对甲状腺结节有很高的术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US)与磁共振(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1例乳腺肿块病人均行US及MRI检查[平扫(TR 9 145ms,TE 75ms,TI 150ms,层厚2.8mm,FOV 320mm×320mm,矩阵256mm×512mm)、动态增强扫描(TR 12mm,TE 4.6mm,层厚1.8mm,翻转角25°,FOV 320mm×320mm,矩阵512m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癌(HCC)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HBV相关HCC患者RFA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肝功能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RFA术后3 d、1个月肝功能异常率分别为87.1%(122/140)、25.7%(36/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功能 Child-Pugh C 级患者 RFA 术后1个月肝功能异常率为81.8%,明显高于 A、B 级患者(19.5%、23.1%,P均<0.05);消融范围≥3针者术后3 d肝功能异常率为96.2%(51/53),明显高于消融范围≤2针者(81.6%,P <0.05)。乙肝表面抗原(HBsAg)、HBV DNA、甲胎蛋白(AFP)阴性与阳性组,是否合并门脉癌栓的不同分组,RFA术后3 d、1个月的肝功能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虽是微创技术,但在短期仍有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RFA术前应积极评估患者肝功能、术后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加强保肝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粪便转铁蛋白试验(TFPT)与免疫粪隐血试验(IFOBT)互补的可行性,以提高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方法连续性收集接受胃镜或结肠镜检查患者的粪便,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27例,上消化道非出血性疾病31例;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30例,下消化道非出血性疾病16例。分别计算IFOBT和TFPT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再计算转铁蛋白试验与粪隐血试验的互补率。结果在上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TFPT的敏感性(8/27)显著高于IFOBT(2/27)(P〈0.05)。在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中,TFPT的敏感性(25/30)也显著高于IFOBT(16/30)(P〈0.05)。两个试验结合互补后,将上、下消化道出血检出率分别提高到29.6%和83.3%。结论无论是上消化道出血还是下消化道出血,转铁蛋白试验的敏感性均高于免疫粪隐血试验。两个试验结合互补可明显提高消化道出血的检出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进食对第三代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Fibrotouch)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硬度值的影响。方法应用Fibrotouch对4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及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早晨空腹和餐后0.5、1、2 h的肝脏弹性硬度值,分析空腹和餐后各时点肝脏硬度值的差异,并采用肝脏瞬时弹性成像仪(Fi-broscan)同时进行复测和验证。结果应用Fibrotouch及Fibroscan检测,乙肝肝硬化患者空腹状态的肝脏硬度值分别与餐后0.5、1、2 h的肝脏硬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空腹肝脏硬度值分别与餐后0.5、1、2 h的肝脏硬度值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是否进食对于Fibrotouch检测乙肝患者肝脏硬度值的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8.
随着消化内镜检查的不断普及,内镜检查的安全日益得到重视,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内镜本身的消毒,如何保证内镜消毒的安全性,成为政府、医方、患方共同关心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国产第三代影像引导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Fibrotouch, FT)与法国传统瞬时弹性成像仪(Fi-broscan, FS)检测肝脏硬度的临床效能。方法乙肝肝纤维化90例、慢性乙型肝炎107例、健康志愿者37例,分别应用FT和FS两种仪器先后测定肝脏硬度弹性值,比较两种仪器检测的成功率,检测值差异,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果 FT检测成功率为100%,FS成功率为92.5%。乙肝肝纤维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健康志愿者组应用FS、FT方法检测肝脏硬度弹性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38±10.96)kPa vs.(24.10±11.37) kPa,(8.58±3.78)kPa vs.(8.30±3.52)kPa,(5.00±1.48)kPa vs.(5.37±1.59)kPa;P均>0.05]。 FT、FS对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度为83.3%vs.86.7%,特异度为97.2%vs.93.8%,符合率为91.9%vs.9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FT可有效进行无创肝脏硬度检测,与FS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半定量粪隐血试验最佳隐血阈值、能否区分不同的大肠出血性疾病以及对大肠癌筛检的作用.方法:连续截取100例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并于肠镜检查前收集两次新鲜粪便标本,同时进行半定量Baso Fecal OBⅡ(B试验)和Hemoccult(H试验)隐血检查.B试验的阳性结果按每克粪便血红蛋白含量记为(-)、(+)(50~200 μ,g/g)、(2+)(200~2 000μg/g)、(3+)(2 000~4 000μg/g)及(4+)(>4 000μg/g).H试验为定性试验,其结果记为(-)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B试验中,以≥(+)为大肠癌的阳性检出阈值,对大肠癌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0%,其检出敏感性高于H试验,是最佳敏感阈值.B试验结果显示,右半结肠癌出血量多于左半结肠癌(P<0.05).结论:B试验有助于确定不同人群大肠癌的阳性检出阈值.如联合免疫化学隐血试验,将获得最佳的大肠癌检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