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灰色模型在滑坡时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滑坡地质灾害的控制及影响因素往往是随机变量,具有相当的模糊性和灰色不确定性。本文构造了滑坡时间预测的灰色模型通过对某一滑坡实例的监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说明了对观测数据进行灰色处理运用GM11模型进行预报能取得较为精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上海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周围土体沉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实例,利用一些半理论半经验性的公式分项估算了基坑开挖、降承压水引起坑周土体沉陷,并比较分析了土体沉陷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值,从而提出了一些基坑开挖与降承压水引起坑周土体沉陷的结论和控制建议,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深基坑工程中,为了保护基坑的安全,需对地下连续墙的弯矩承载力发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但就目前的工程现状来看,直接得到地下连续墙的真实弯矩很困难。为此本文作者根据深基坑工程中常规监测得到的地下连续墙的测斜曲线,建立了一种在不需要知道钢筋应力情况下就能估算地墙弯矩的简便方法,能够直接为广大工程人员掌握。这种估算方法的应用,可以节约深基坑工程中的监测费用,让工程师们及时了解地下连续墙承载力发挥情况,提前采取措施避免由于地下连续墙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工程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裂缝控制标准的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软土地区的几个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的地下连续墙的弯矩和钢筋应力进行跟踪分析,得到了这些基坑地下连续墙所受弯矩的包络图,并与地下连续墙能承受的弯矩极值进行对比,得到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的弯矩承载能力还有一定的发挥余地。分析了导致设计中地下连续墙配筋偏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最大裂缝宽度Wlim=0.2mm引起的,若将地下连续墙的最大裂缝宽度放宽至Wlim=0.3mm,则在可以满足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的弯矩承载能力的同时,也可大大地降低地下连续墙的配筋,减少工程投资,达到充分利用建设资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建立深基坑墙体与其紧邻建筑(构)物之间变形相关性预测BP网络模型,以便根据深基坑紧邻桩基允许变形来控制深基坑墙体变形。本文最后用某紧邻高架桥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实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预测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站深基坑地下连续墙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海软土地区几个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弯矩和钢筋应力的跟踪监测,得到了这些基坑地下连续墙所受弯矩的包络图,并与地下连续墙能承受的弯矩极值进行对比,得到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的弯矩承载能力尚有一定的发挥余地。分析了导致设计中地下连续墙配筋偏大主要是由于最大裂缝宽度控制值wlim=0.2mm引起的,若将地下连续墙的最大裂缝宽度放宽至wlim=0.3mm,则可以在满足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的弯矩承载能力的同时,大大降低地下连续墙的配筋,减少工程投资,达到充分利用建设资金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基坑底混凝土垫层的支撑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某深基坑混凝土垫层情况对围护结构变形实测数据进行分析 ,认为按照一定要求浇筑的混凝土垫层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一道支撑的作用 ,达到控制围护结构变形的目的。文章从理论上计算了混凝土垫层控制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支撑效应 ,分析认为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9.
基坑底混凝土垫层的支撑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上海某深基坑混凝土垫层情况对围护结构变形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认为按照一定要求浇筑的混凝土垫层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一道支撑的作用,达到控制围护结构变形的目的。文章从理论上计算了混凝土垫层控制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支撑效应,分析认为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 ,建立深基坑墙体与其紧邻建筑 (构 )物之间变形相关性预测BP网络模型 ,以便根据深基坑紧邻桩基允许变形来控制深基坑墙体变形。本文最后用某紧邻高架桥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实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预测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