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数理化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左阳  时康 《电化学》2014,20(1):17
以苯胺二聚体(N-phenyl-p-phenylenediamine)为起始单体,在1 mol·L-1高氯酸水-乙腈混合液中,玻碳电极表面电化学制备聚苯胺. 实验结果表明,苯胺二聚体单体的聚合电位比苯胺单体的低约0.2 V,并且其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形貌可控性. 苯胺二聚体单体浓度分别为1、5和10 mmol·L-1时,采用分步恒电流法可分别制备出形貌均一的聚苯胺纳米粒子(粒径30 nm)、超长的纳米线(> 5 μm 直径50 nm)和大面积纳米片(4 μm × 2 μm × 30 nm).  相似文献   
2.
介绍电化学微/纳米加工技术,特别是厦门大学电化学微/纳米加工课题组建立起来的约束刻蚀剂层技术,旨在让广大师生了解这一特种加工技术,共同促进我国电化学微/纳米加工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荧光分析,暂态光电流响应分析,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Mott-Schottky响应分析考察了外加电位,光照时间,溶液pH等几个关键因素对光诱导约束刻蚀体系中TiO2纳米管阵列表面游离OH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加电位为1.0 V时,光电协同产生游离OH效率最高;OH的光催化生成与消耗能很快达到稳态,形成稳定的约束刻蚀剂层,有利于保持刻蚀过程中的精度;当pH为10时,TiO2纳米管光催化产生游离OH效率最高.研究结果对于调控和优化光诱导约束刻蚀平坦化铜的溶液体系,提高铜的刻蚀速度或平坦化精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电化学活化玻碳/铋膜电极制备及铅、镉离子敏感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康  王文婧  胡坤 《电化学》2010,16(2):156
以电化学活化玻碳为基底电极原位制备金属铋膜电极,用之于分析Pb2+、Cd2+.方法如下: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由恒电位或循环扫描电位方法活化玻碳电极,随后以稀盐酸替代传统的醋酸缓冲液作为分析溶液将Bi3+与Pb2+、Cd2+共沉积在活化玻碳电极表面,再以方波阳极溶出分析法(SWASV)检测金属离子.结果表明:经简单的电化学清洗步骤即可高重现地再生电极表面,大幅度提高检测Pb2+、Cd2+的灵敏度,检测范围也可拓展至高卤素离子含量的样品.  相似文献   
6.
以有序碳纳米管阵列电极为基底电极,在硫酸或高氯酸溶液中,分别探明不同电化学聚合方法以及苯胺单体浓度对聚苯胺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循环伏安法无法制备出聚苯胺纳米线;而应用恒电位法虽可制得聚苯胺纳米线,但纳米线不能形成有序阵列;只有应用恒电流方法,并且以高浓度苯胺的高氯酸溶液作为聚合溶液,方能制得有序聚苯胺纳米线阵列.  相似文献   
7.
王胜  雷瑛  时康 《电化学》2009,15(3):255
应用电化学还原诱导自由基聚合方法在金基底上聚合甲基丙烯酸水合凝胶膜.聚合过程为:在中性缓冲溶液中,由电还原过硫酸根离子产生的硫酸根自由基,激发甲基丙烯酸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形成超薄的水合凝胶膜;同时也可将葡萄糖氧化酶包敷于膜内,制成葡萄糖氧化酶电极.  相似文献   
8.
IrO2-SnO2上氧析出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IrO_2-SnO_2电极上氧析出过程的动力学和机理.实验得到,在所研究的电极上氧析出极化曲线的Tafel斜率约为75mV,H~+的反应级数为-0.75.此外,XPS结果证明研究电极表面Ir以+4价存在.根据实验结果提出IrO_2-SnO_2电极上氧析出过程的机理为:IrO_2+H_2O→IrO_2-OH+H~++cIrO_2-OH(?)IrO_2-O~-+(H~+)_sIrO_2-O~-(?)IrO_2-O+c2(IrO_2-O)(?)2IrO_2+O_2其中第一步为反应速度步骤(r.d.s.),(H~+)_s表示电极表面上的吸附质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