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数理化   1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 new binuclear nickel(Ⅱ) complex [Ni_2(C_7 N_4 H_5)_3(C_9 H_9 O_2)]n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with nickel sulfate, 3-(pyridin-2-yl)-~1 H-1,2,4-triazole and 3,5-dimethylbenzoic acid(3,5-DMBA). It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 = 11.5769(7), b = 12.3115(7), c = 12.6431(7) ?, α = 81.4860(10)o, β = 64.2830(10)o, γ = 63.7130(10)o, V = 1453.45(15) ?~3, D_c = 1.604 g/cm~3, Z = 2, F(000) = 720, the final GOOF = 1.048, R = 0.0285 and wR = 0.0628.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whole molecule consists of two nickel ions bridged by three μ_2-η~1:η~0-3-(pyridin-2-yl)-1,2,4-triazole anions. The coordination environment of Ni(Ⅱ) ion is NiO_2 N_4 and NiN_5, giving a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and square pyramidal geometry respectively. The luminescence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 we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102.
One dimensional chain nickel(Ⅱ) coordination polymer has been synthesized with 2,4,6-trimethylbenz-oic acid, 4,4′-bipyridine and nickel perchlorate anhydrous, and characterized in the solvent mixture of water and methyl-alcohol. Crystal data for this complex: monoclinic, space group C2/ca=2.154 7(7) nm, b=1.131 9(2) nm, c=1.655 7(8) nm, β=129.66(3)°, V=3.108 7(19) nm3Dc=1.370 g·cm-3, Z=4, F(000)=1 360, final GooF=1.042, R1=0.034 4, wR2=0.078 7. The crystal structure shows that the nickel ion is coordinated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of two 4,4′-bipyridine molecules and four oxygen atoms from two 2,4,6-trimethylbenzoic acid molecules and two water molecules, respectively, forming a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 The cyclic voltametric behavior of the complex is also reported. CCDC: 649415.  相似文献   
103.
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用2,4,6-三甲基苯甲酸(2,4,6-TMBA)、邻菲咯啉(phen)、高氯酸镉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Cd(phen)(2,4,6-DMBA)2(H2O)。该配合物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I41。晶体中镉原子与1个邻菲咯啉的2个N原子、2个2,4,6-三甲基苯甲酸酸根中的3个羧基氧原子及1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晶胞参数:a=2.042 5(7) nm,c=1.395 2(5) nm,V=5.820(3) nm3Dc=1.454 g·cm-3,Z=8,F(000)=2 608,GooF=1.064,R1=0.034 8,wR2=0.070 4。形成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结构。对晶体进行了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在240.0 ℃以下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04.
镍的配合物在材料、催化、光学性质、磁学性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芳香羧酸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芳香羧酸与金属离子构筑的配合物在材料(如催化、光学、信息存贮)、药物、分子电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制药等许多领域中表现出了潜在的应用价值[2,3].  相似文献   
105.
联用反应动力学、电荷衡算和物料衡算建立阴极冷却固定床草酸电合成乙醛酸反应器模型方程.针对反应器连续化操作过程,用正交配置法数值求解该模型方程.结果表明,在连续化操作的反应初期,反应液中的乙醛酸能够较快地达到预定浓度,但继续增加反应器的长度,反应的效果不明显.该模型还模拟了分段温控和部分回流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段温控和部分回流均可较好地提高乙醛酸在阴极液中的浓度.计算结果与试验操作基本相符.该结果对阴极冷却固定床草酸电合成乙醛酸的连续化操作工艺和反应器的优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6.
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分离山酮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薄涛  贡素萱  杨学东  李薇  李克安  刘虎威 《色谱》2003,21(5):439-445
在优化微乳系统(如pH、缓冲液浓度、表面活性剂、助乳剂、油相及添加剂)的基础上,对影响微乳电动毛细管色谱(MEEKC)分离山酮类化合物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疏水常数log P)、色谱峰对称因子和理论塔板数作为参数,研究了分离条件的改变对MEEKC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色谱条件的改变对疏水性山酮和亲水性山酮分离选择性的影响存在着显著差异,当微乳体系为50 mmol/L硼酸缓冲液(pH 9.5)、10%(体积分数)正丁醇、80 mmol/L正庚烷、12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和  相似文献   
107.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技术障碍是高温低湿度环境下能够具有满足电池工作条件的膜的制备.本文通过所合成的2-取代咪唑衍生物与全氟磺酸树脂的掺杂,采用溶液重铸法制备了可以在高温无水条件下工作的质子交换膜.通过2-位疏水基团的接枝,实现了非水质子传导介质的咪唑环在膜内的固定,所制备的复合质子交换膜的导质子率在160℃无水条件下达到6.8×10^-3Scm^-1;而且相比全氟磺酸均质膜,其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采用静电力显微镜观察到了所制备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内相互连接的离子团簇的形成;结合其质子传导活化能,提出了所制备的复合质子交换膜在120℃以下质子传导以跳跃方式为主;在120℃以上,则以咪唑环的"钟摆"形式实现质子在膜内的传输.  相似文献   
108.
<正>近年来,人们对锰配合物的研究引起极大兴趣,这主要归因于锰的配合物有其生物功能。生物体内的过氧氢化酶、过氧歧化酶和放氧复合物,这三种酶的作用都涉及锰离子,锰离子参与了生物体内的氧  相似文献   
109.
<正>羧酸因其具有多样的配位方式、羧基氧原子易参与形成氢键以及本身能减缓抗衡离子效应的负电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配合物的合成中[1-4]。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苯甲酸及其衍生物构筑的配合物,而其  相似文献   
110.
李薇  孟子厚 《应用声学》2014,33(1):45-52
设计了一组噪声掩蔽下的纯音听辨训练实验,探究听感训练对听音人员在噪声背景下的目标信号辨别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听音训练有助于目标信号辨识能力的提高,并从统计上分析了此组听音人的目标声识别能力随训练时间的变化曲线。探讨了不同信噪比下听音者的听辨学习变化规律,以及不同个体在训练前后的听辨能力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