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业科学   2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51.
防沙治沙植物多功能根瘤菌种衣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 3种类型的荒漠化面积达到 2 60多万平方公里 ,涉及到西部为主的1 8个省 (市、区 )的大部或一部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 ,荒漠化在我国局部地区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但整体上仍然在蔓延扩大 ,破坏速度大于治理 ,有日趋恶化和造成愈来愈严重经济损失的走向。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退耕还林 (草 ) ,封山绿化是治理沙漠、荒漠和水土流失、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豆科是植物的第二大科 ,包括乔木、灌木、藤本、草本…  相似文献   
5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致弱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株致弱的分子特征变化,采用RT-PCR技术,从超强毒(vvIBDV)及其不同代次细胞传代致弱毒中扩增到编码VP2蛋白的cDNA高变区基因,并对其序列测定。将vvIBDV及其致弱毒株VP2高变区的氨基酸与其它血清Ⅰ型毒株比较,发现vvIBDV与其致弱毒株在VP2高变区的222、242、253、256、271、279、284、294、299和300位氨基酸发  相似文献   
53.
利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扩增克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 (vv IBDV) HZ株 VP2基因 ,并对 VP2基因进行全序列测定、序列分析和聚类分析 ,同时将VP2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 pc DNA3相连接。结果克隆到 VP2基因全序列长 1 356bp,分析表明 HZ株与欧洲超强毒株 UK661高度相似 ,同时将 VP2基因正向插入 pc DNA3的 CMV启动子下游 ,得到了 VP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为 IBDV分子流行病学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4.
辣椒疫病生防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测了枯草芽孢杆菌BS、GF1和荧光假单胞菌LX1、BCA1 4株生防菌对7株来源不同的辣椒疫病病菌的拮抗作用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S对辣椒疫病病菌菌丝的拮抗作用显著高于其它3株生防菌,抑制率达到33.2%~59.4%;温室防病试验中,BS喷雾处理和BCA1灌根处理对辣椒疫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达到56.83%和57.81%。BS抗菌粗提物对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作用与抗菌粗提物稀释倍数呈负相关,稀释10倍时抑制率达到100%。BS抗菌粗提物处理使辣椒疫病病菌菌丝分枝增多,分枝间距明显缩短,分枝顶端原生质消解;同时可以显著抑制辣椒疫病病菌游动孢子的萌发速度和萌发率。对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BS菌株(gfp-BS)在辣椒幼苗各部位定殖情况的检测表明:该菌可以通过种子细菌化成功定殖于辣椒植株体内,出苗60 d后仍能检测到荧光标记的菌落,其定殖量维持在103 cfu/g以上。  相似文献   
55.
以暗柳甜橙、红江橙、蕉柑和椪柑作贡柑的中间砧,以江西红桔基砧贡柑树作对照,对不同中间砧组合的贡柑嫁接亲和性、树体生长量、产量和果实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4种中间砧与贡柑接穗的亲和性无明显差异,均表现较强的亲和力;4种中间砧贡柑均较对照更早形成树冠和进入丰产期,但高接6年后,各中间砧与对照的产量均差异不大,而暗柳甜橙、红江橙和蕉柑作贡柑中间砧,能明显提高贡柑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含量,贡柑果实品质明显提高,为发展广东柑桔新品种贡柑及改良柑桔劣种或退化品种表现较好的中间砧.  相似文献   
56.
2月上旬,北京农业大学研制的9、10、12、13、19、20等6种型号种衣剂,通过农业部技术鉴定。由植保、农药、化工等学科13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和来自京、津、沪、鲁及农业部、化工部、商业部、国家科委  相似文献   
57.
利用反转录(RT)及套式PCR(N-PCR)方法扩增了中国猪瘟兔化弱毒株(C-株)兔脾组织毒主要保护性抗原E2(gp55)基因,成功地将其克隆并测定了核苷酸序列,与国内外已发表的猪瘟病毒(HCV)E2基因序列比较的结果是C-株兔脾毒与C-株细胞(SK6)毒、C-株疫苗(犊牛睾丸细胞,HCLV-C)毒、HCV-SM株(石门)毒、Brescia株(荷兰)毒、Alfort株(德国)毒的E2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87%、98.34%、94.58%、91.00%、80.78%;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95%、97.37%、94.22%、91.60%、89.23%。对C-株兔脾毒与C-株细胞毒、经典强毒及国内流行野毒E2上的A、B、C三个中和性抗原区的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比较,其结果为C-株兔脾毒与C-株细胞毒的差异很小甚至没有差异,而与流行野毒及经典强毒在B、C区有较大的差异。我国经典强毒石门毒与国内80年代和90年代流行毒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表明我国猪瘟流行毒株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58.
用绵羊进行性肺炎阳性反应奶山羊的关节液在山羊关节滑膜细胞上连续培养传代,出现以多核巨细胞为特征的细胞病变。用其培养液制成的琼扩抗原与美国山羊关节炎-脑炎(CAE)标准阳性血清、参考阳性血清呈阳性反应。用浓缩提纯后的培养物感染的培养物.经超薄切片、负染电镜观察,看到与 CAE 病毒极为相似的球形病毒颗粒,直径约70~120nm,囊膜上育脊突,将其定名为 CAE89-GB1026.  相似文献   
59.
鸡波德特氏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9月在陕西咸阳首次发现鸡的波德物氏菌病。病鸡以流浆液性鼻液、眼睑肿胀、眼睛流泪及呼吸困难为特征。不同年龄的鸡均可感染,幼龄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成年鸡。分离菌的24h肉汤培养物(0.2mL)感染小鼠及豚鼠可于24h内引起死亡;经鼻感染60日龄鸡得制出了与自然病例相同的临床表现,病死率60%,并回收了接种菌。本文对分离的波德特氏菌的培养特性、形态特征、致病性、抗生素的敏感性、灭活苗的研  相似文献   
60.
驴怀骡后,有的母驴出现了卵巢肿大,腹水增多,食欲减退或废绝的病症。虽发病率不高,但治愈率较低。为尽快探索防治本病的有效措施,我们在临床中先后遇到的12例驴怀骡患卵巢肿大的病例,对发病规律、临诊表现、治疗情况初步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