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目的 地尔硫革(合心爽)临床Ⅱ期试验研究,观察合心爽对肿瘤病人放疗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评价口服合心爽的抗辐射效果。方法 采用肿瘤病人下半身照射试验模型,观察病人^60Coγ射线放疗后临床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及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结果 合心爽明显降低22例放射治疗病人的食欲减退、腹泻、呕吐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合心爽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总数在照射后30d中总体水平上均有较好的恢复;染色体畸变率降低,按染色体畸变率估计,未治疗组患者全血的总平均吸收剂量为1.52Gy,而合心爽给药组仅为0.86Gy。结论 该实验条件下,口服合心爽能减轻肿瘤病人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72.
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对象与方法:2003年9月-2005年5月期间,我科住院和门诊8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药方式为单药15/服吉非替尼250mg,1次/d。其中男性47例,女性39例;年龄22-86岁,中位年龄60岁;Ⅲ期14例,Ⅳ期72例。中位服药时间7个月,随诊率100%。应用方差分析、t检验、Kaplan-Meier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期疗效,CR1例(1.2%),PR23例(26.7%),有效率(CR+PR)27.9%;SD34例(39.5%),疾病控制率(CR+PR+SD)67.4%。症状改善率58.7%,中位症状改善时间10d(1-14d);中位症状缓解持续时间6.2个月。中位TTP为7.2个月;中位生存期8.5个月,1年生存率37.5%。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54.6%)和腹泻(44.2%),大部分患者为轻度,Ⅲ-Ⅳ度不超过5%,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其他反应包括恶心(10.5%)、憋喘(5.8%)、发热(2.3%)、间质性肺炎(1.2%)和结膜炎(1、2%)。多因素分层分析显示,近期疗效和生存在女性、腺癌、体力状态好、不吸烟、年龄≤65岁的患者中较好(P〈0.05)。肿瘤组织中EGFR、p53及HER2的表达状况与吉非替尼治疗的近期疗效和生存无关(P〉0.05)。结论: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较小,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3.
甘氨双唑钠Ⅰ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在人体内药动学特性,确立在静脉用药情况下患者的最大耐受剂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32例肿瘤患者分别接受不同剂量(400~900mg*m-2)的甘氨双唑钠静脉滴注,每周3次(隔日),连续3周或6周,同期进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尿中甘氨双唑钠及其代谢产物甲硝唑的浓度变化.结果:甘氨双唑钠静脉用药的最大耐受剂量(MTD)为900mg*m-2.用药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度可逆性的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升高(8/33);轻度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3/33),便秘(1/33);在较大剂量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功能/心电图改变(7/33):轻度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以及心悸、气短等症状;未观察到明显的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每周3次(隔日)连续6周静脉滴注甘氨双唑钠(800mg*m-2)是可以耐受的,推荐为Ⅱ期临床试验剂量.  相似文献   
74.
顺铂为主联合化疗中氨磷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顺铂为主联合化疗中氨磷汀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35例病人随机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含顺铂化疗方案,研究组于化疗前加用氨磷汀;疗前和疗后不同时期分别测定其血象、血钙、肝功、尿素氮(BUN)和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与尿肌酐比值(NAG/C)和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MAB/C)。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MAB/C及NAG/C值增加幅度明显减低。恢复至化疗前水平的时间短。两组血尿素氮、肌酐均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氨磷汀可明显减轻肿瘤化疗药物顺铂对人体的肾脏毒性作用。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对国产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YH-16)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方法 11例常规治疗失败及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接受国产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YH-16)7.5mg-15mg/m2,连续28天静脉输注。观察用药前后肿瘤反应、不良反应、体重(BW)、行为状况(PS)和生活质量(QOL)。结果 用药28天后,11例病人中PR 2例(18.2%),SD8例(72.7%),PDl例(9.1%):4周后疗效确认:PRl例(9.1%),SD5例(45.5%),PD5例(45.5%)。10例(83.3%)发生Ⅱ度以下不良事件,其中5例(41.7%)可能与YH-16有关,不良反应包括:乏力,恶心,皮疹,转氨酶异常,心悸,窦性心动过速,频发房陛早博等,均在停药后好转或消失;BW、PS、QOL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YH-16能够延缓肿瘤生长、保持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6.
我院肿瘤科曾收治1例直肠小细胞癌,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1999年9月发现左腹股沟肿物约1.5cm×1.5cm,未进行诊治,该肿物进行性增大。2000年6月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无便血及其它不适。2000年7月左腹股沟肿物增大至4cm×3cm,行B超引导下肿物穿刺活检术,示肿物约6.4cm×3.3cm×4.1cm实性占位,穿刺病理为转移性小细胞癌。经胸CT、消化道造影、腹B超等检查,排除了淋巴瘤或肺、食管原发小细胞癌。2000年9月26日纤维结肠镜示直肠距肛门5~8cm处一隆起…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四川省乐山、眉山两市退役军人精神病患者进行残疾等级评定,为民政部门提供相关信息,有利于更好地管理这一特殊群体。方法:成立评残专家组,集中培训,掌握标准,统一安排,制定操作流程,评定时充分收集评残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全面精神和体格检查。SDSS、BPRS、GAS等量表测定,作出疾病诊断,准确评定残疾等级。结果:共评定175人,其中二级104人,三级47人,四级15人,五级4人,六级5人。结论:精神病是一个致残率非常高、程度非常重的疾病,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乐山、眉山两市退役回乡精神病患者大多数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生活贫困。建议病情不稳定者尽快住院治疗,病情已经衰退,且生活无人照料者集中养治。  相似文献   
78.
背景与目的 晚期肺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lung,SCC)一线治疗以化疗为主,其标准铂二联方案化疗只能给患者带来有限的获益.并且不同的患者对于化疗药物的获益不同.所以实现化疗药物最优选择达到个体化预见性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检测初治晚期SCC患者接受紫杉醇类联合铂类化疗前血清多肽,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初治晚期SCC患者接受紫杉醇类联合铂类方案化疗,每两周期进行疗效评价.评效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或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患者定义为化疗敏感组,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患者定义为耐药组.留取SCC患者化疗前血清样本,81例患者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敏感组I与耐药组I)和验证组(敏感组II与耐药组II),预处理训练组血清样本并进行MALDI-TOF-MS检测,得到血清多肽指纹图谱.经ClinProTools软件系统分析处理,得到敏感组I与耐药组I的差异多肽.应用软件内置的3种不同的生物学算法分别建立疗效预测模型,选取最优算法建立疗效预测模型.运用验证组进行盲样验证.结果 训练组共纳入30例敏感组患者,31例耐药组患者;验证组共纳入敏感与耐药组患者各10例.训练组在敏感与耐药组有96个差异多肽,其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多肽有16个(P<0.001).由5个多肽(1,897.75 Da,2,023.93 Da,3,683.36 Da,4,269.56 Da,5,341.29 Da)建立疗效预测模型.该模型对化疗敏感组患者的识别率为95.11%,交叉验证率为89.18%.经验证组进行盲样验证,其模型的准确率为85%,灵敏度为90.0%,特异性为80.0%.敏感组I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为7.2个月(95%CI:4.4-14.5);耐药组I中位PFS为1.8个月(95%CI:0.7-3.5).结果发现:4,232.04 Da、4,269.56 Da的差异多肽与SCC患者PFS存在相关性(P<0.001).结论 应用MALDI-TOF-MS技术可检测到化疗敏感组及耐药组患者的血清多肽存在差异,初步建立的疗效预测模型可用于预测紫杉醇类联合铂类方案化疗疗效.但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完善及验证模型.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为第二原发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及规范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1995-01至2010-10期间收治的44例第二原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及临床病理特点,分析第二原发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44例第二原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第二原发肺癌的发病中位年龄为54岁;同时性癌12例,异时性癌32例,两次原发癌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8个月.肺部新发结节表现为“毛刺、分叶及纵隔淋巴结融合肿大”等影像学特征及TTF-1(+),CK7 +/CK20-等病理学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第二原发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与初诊肺癌相同,根据分期选择治疗手段,目前有19例患者仍存活,最长生存期86个月;12例患者在不同的治疗阶段接受EGFR-TKIs治疗,中位生存期达26.5个月,优于未接受EGFR-TKIs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P=0.038).结论 第二原发非小细胞肺癌的确诊依赖于病理学诊断,治疗原则及预后与原发性肺癌相同,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mhTRAIL)与吉两他滨(GEM)联合应用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60在体内外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系列浓度的rmhTRAIL和GEM单独或联合应用时对人肺癌NCI-H46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将NCI-H460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6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rmhTRAIL组、GEM组、rmhTRAIL+GEM组、GEM+顺铂(DDP)组和rmhTRAIL+GEM+DDP组,分别给药.每3~4 d测量1次裸鼠移植瘤大小,用药后21 d,处死裸鼠,剥取肿瘤称重.结果 rmhTRAIL和GEM单独或联合应用时对NCI-H46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系列浓度的rmhTRAIL和GEM的联合具有协同抑制作用.rmhTRAIL组、rmhTRAIL+GEM组、GEM+DDP组和rmhTRAIL+GEM+DDP组的相对肿瘤体积分别为4.75±3.04、2.53±1.25、4.52±2.87和1.69±0.9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82±5.62,均P<0.05);肿瘤重量分别为(2.23±0.29)g、(1.12±0.77)g、(2.51±0.87)g和(0.60±0.18)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71±0.97)g,均P<0.01].rmhTRAIL+GEM组的相对肿瘤体积和肿瘤苇量均显著低于rmhTRAIL组和GEM组(P<0.05和P<0.01).rmhTRAIL+GEM+DDP组的相对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均显著低于rmhTRAIL组和GEM+DDP组(P<0.05和P<0.01).结论 在体内外实验中,rmhTRAIL与吉西他滨联合对人肺癌细胞株NCI-H460的生长均显示出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