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探讨MND患者ALSFRS与运动传导改变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2007年8月~2008年7月间符合Escorial诊断标准不同确定性水平的MND患者40例,健康志愿者102名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ALSFRS,并分别测量尺神经(腕部)-小指展肌以及胫神经(踝部)-[足母]展肌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和末端运动潜伏期(DML),分析ALSFRS与运动传导参数的关系。结果(1)肯定型ALS20例,拟诊型ALS10例,可能型ALS4例,进行性脊肌萎缩6例;(2)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小指展肌和[足母]展肌CMAP波幅(mV)减低,尺神经DML延长(P〈0.01);(3)ALSFRS与小指展肌和[足母]展肌CMAP波幅以及尺神经DML均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653,0.446和-0.592;P分别为0.000、0.004和0.000);ALSFRS%30分的9例(100%)患者CMAP波幅均异常减低,31例ALSFRS≥30分的患者有17例(54.8%)的CMAP波幅异常减低(Х^2=6.25,P=0.012);(4)随访的8例患者中6例ALSFRS在30分以下;与首次就诊相比,随访的8例患者其ALSFRS以及小指展肌CMAP波幅均减低(P〈0.05)。随访者的ALSFRS与小指展肌及[足母]展肌CMAP波幅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6和0.822;P分别为0.01和0.012),与DML无相关(P〉0.05)。结论MND患者可出现CMAP波幅减低及DML延长;ALSFRS与CMAP波幅显著相关,二者同时减低提示预后差,可作为客观反映MND患者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腕管综合征(CTS)更敏感的电诊断指标,并结合电生理探讨CTS特征性体征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2009年2月~2010年2月间就诊于本科,符合纳入标准的CTS患者72例(121只腕)行神经传导检测(NCS),记录腕-拇短展肌/小指展肌末端运动潜伏期(DML)、拇短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腕-食指/环指/小指感觉传导速度(SCV)、正中/尺神经感觉潜伏期差(?DSL)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结果(1)拇短展肌CMAP波幅(mV)低于小指展肌(7.40±3.25v.s.10.74±2.23,t=-9.22、P0.001),环指记录的正中神经SNAP波幅(μV)低于尺神经(9.77±7.46v.s.23.67±9.92,t=-10.70、P0.001);(2)腕-拇短展肌DML延长、腕-食指和腕-环指SCV减慢、?DSL增加,阳性率分别为89.1%(106/119)、79.6%(78/98)、85.1%(57/67)和95.5%(64/67)(χ2=9.66,P=0.022);(3)与阴性者比较,Tinel征阳性者DML(ms)延长更多(5.65±1.62v.s.4.89±1.61,t=2.13、P=0.035),Phalen征阳性者腕-食指SCV减慢更多(35.57±7.49v.s.39.84±7.66,t=-2.39、P=0.019),其余各参数均无差异(P0.05)。结论?DSL诊断CTS最敏感,怀疑CTS时可作为首选的方法;Tinel征和Phalen征不能完全反映CTS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 总结抗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随访患者观察患者的转归预后。结果 6例患者为青年女性,2例为男性,3例女性患者合并畸胎瘤并切除,3例患者行气管切开,8例患者均有精神症状和不自主运动,8例均预后良好。结论 抗NMDAR脑炎是重症脑炎中常见的类型,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来观察患者的疗效,积极控制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5.
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背景:F波最短潜伏期和传导速度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神经病变的检测。然而,F波的其他参数的意义和诊断评估价值较少见报道,其对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评估敏感性如何?目的:探讨F波各参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评估意义设计:以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和内分泌科病房和门诊。对象:糖尿病组为1999-01/2000-1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和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男64例,女42例,平均(55&;#177;13)岁;糖尿病平均病程(10.2&;#177;4.8)年。正常对照组为75例健康志愿者,男45例,女30例,平均年龄(54&;#177;12)岁。两组间年龄、腿长匹配(P&;gt;0.05)。干预:以Nicolet-viking Ⅳ肌电图仪,对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胫神经进行F波测定;同时记录M波。主要观察指标:①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F波最短潜伏期(Fmin)、时限(Fdur)、波幅(Famp)和面积(Farea);M波负峰波幅(Manrp)和面积(Marea)的差异。②有无神经病变及不同病变程度2型糖尿病患者异常胫神经F波分布情况。结果:①对照组Fmin上限(Y)与腿长(X)的函数关系为Y=12.3+48.8X^2。②无神经病变患者组(n=30)Fthur,增宽8例(异常率27%)、Fmin延长4例(13%)、F/Marea增大2例。③与对照组比较,有神经病变患者组(n=76)Fmin延长,F/Manip及F/Marea增大(P均&;lt;0.01)。④轻型DPN亚组与重型比较,Fdur异常率显著高(96%和21%,P&;lt;0.01);Fniin异常率低(51%和76%,P&;lt;0.05);其余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gt;0.05)。结论:①F波(尤其是Fdur)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敏感指标,并可发现亚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近、远端神经均可受累.近端损害可早于远端。  相似文献   
56.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D)患者冻结步态(FOG)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对我院神经科门诊就诊的 PD 患者,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和治疗情况,分析 PD 患者 FOG 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07例符合条件的 PD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9.07±10.46)岁,平均年龄(64.29±9.77)岁,病程2.00~8.00年,中位值4.00年.64例(59.8%)患者出现 FOG,其中男37例(57.8%).与未出现 FOG 的 PD 患者比较,FOG 患者病程长、UPDRS-Ⅱ评分高、“开”期 UPDRS-Ⅲ评分高、“开”期改良 Hoehn& Yahr 分级(H-Y 分级)高、症状波动和剂峰异动症多见、Epworth 嗜睡评分量表(ESS)评分高、快速动眼睡眠行为异常问卷(香港版)(RBDQ-HK)评分高、Beck 抑郁量表(BDI)评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调整性别和调查时年龄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病程长[1.12(1.01~1.25),P =0.034]、H - Y 分级高[4.13(1.90~8.98),P <0.001]、统一 PD 评分量表(UPDRS)-Ⅱ评分高[1.23(1.12~1.35),P <0.001]、UPDRS-Ⅲ评分高[1.06(1.03~1.09),P <0.001]、症状波动[3.98(1.68~9.43),P =0.002]、剂峰异动症[10.71(1.35~85.23),P =0.025]、RBDQ-HK评分高[1.03(1.00~1.60),P =0.023]和 BDI 评分高[1.08(1.03~1.14),P =0.004]等因素与 FOG 显著相关.同时,合并 FOG 患者 PDQ-39总分更高,除社会支持外,FOG 对其他维度均存在显著影响(P <0.05).结论 FOG在 PD 患者中十分常见,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症状波动、剂峰异动症、RBD 和抑郁状态可能是 PD 患者发生 FOG 的独立危险因素,FOG 可显著降低 PD 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初步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患者肺功能及其相关神经电生理指标 ,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及膈神经运动传导 (PNC)检测 ,以 3 0例因其他原因就诊并无呼吸系统疾患的患者作为对照。肺功能检测主要包括最大通气量 (MVV)、一秒率 (FEV1/FVC % )和残气容积 (RV/TLC % )。PNC检测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用电刺激膈神经 ,于第 7~ 8肋间和剑突处记录膈肌复合动作电位(dCMAP)。结果 ①COPD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为异常 ,MVV、FEV1/FVC %和RV/TLC %分别为(4 9.6± 18.8) %、(62 .5± 16.4) %和 (5 4.1± 8.0 ) %。② 2组PNC潜伏期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CMAP波幅比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即COPD患者的dCMAP波幅比率明显减低。结论 COPD患者dCMAP波幅比率减低可能与肺功能减退有一定关系 ,通过PNC检测可能为肺功能异常者提供膈肌功能障碍的信息。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骨髓瘤骨病患者的骨髓及外周血中粘蛋白1(mucins1,MUC1)的表达水平与骨髓瘤骨病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取50例骨髓瘤患者(0、1、2、3、4级骨病者各10例)及10例健康对照者的骨髓及外周血,采用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髓及外周血中MU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0级、1级、2级、3级、4级骨髓瘤骨病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MUC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高,且升高程度与骨损坏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UC1可能参与骨髓瘤骨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2月至2013年4月诊治的17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分期采用Ann Arbor分期法,采用国际预后指数(IPI)和Ki-67评估,观察短期缓解率,分析临床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17例PGI-DLBCL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3∶1(男9例,女8例),中位年龄47岁(15~69岁);有B症状者6人,占35.3%;随访时间为4~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Ann Arbor分期Ⅰ/Ⅱ期10例(58.8%),Ⅲ/Ⅳ期7例(41.2%);IPI评分≤2分患者11例(64.7%),IPI评分>2分患者6例(35.3%);6例可评估免疫分型的患者中生发中心型4例(66.7%),非生发中心型2例(33.3%);按部位,胃12例,结肠3例,直肠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2疗程以上的化疗,采用CHOP、CHOP(E)方案化疗患者9例(52.9%),采用利妥西单抗联合化疗者8例(47.1%)。近期疗效显示:16例可评估患者,5例CR(31.3%),5例PR(31.3%),3例SD(18.8%),3例PD(18.8%);IPI评分≤2分患者50%达CR,IPI评分>2分患者均未达CR;7例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患者,1例达CR(14.3%),9例Ann Arbor分期Ⅰ-Ⅱ期患者,4例达CR(44.4%);7例患者联合了利妥西单抗治疗,总有效率达71.4%(2例CR、3例PR),9例未联合利妥西单抗治疗,总有效率为55.6%(3例CR、2例PR)。结论:17例PGI-DLBCL患者多为中年,确诊依靠手术或内镜病理活检,大部分患者Ki-67表达>40%,需加强超声胃镜及PET-CT检查,以便更好的评估预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与其预后相关。治疗中利妥西单抗联合化疗的治疗反应较好,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0.
臀部注射致神经损害的临床和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性分析臀部注射致坐骨神经及其分支损害的临床和电生理表现。方法 对40例患结合其表现,分析腓和胫神经传导检测以及胫骨前肌、腓肠肌和股二头针电极肌电图之所见。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小儿多于成人(90.3%);单纯腓神经损害24例,单纯胫神经损害7例、坐骨神经损害9例。结论 电生理检测对确定受损神经、损害性质、损害程度及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