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异功散,别名五味异功散,出自宋代名医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其方药组成是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了陈皮,意在健脾益气,行气化滞,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诸证。皮肤病虽发于外,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胃在其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关键作用。文章从理论及临床角度浅析五味异功散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3.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多沿袭历代医家的辩证论治,遣方用药,治疗效果不十分满意。笔者从痤疮发病部位出发,依据中医整体观、痤疮发病部位与五脏的相关性,采用以分部论治为主要治则,并注重引经药物应用治疗本病,希望为痤疮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瘢痕疙瘩是皮肤科常见的良性肿瘤,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不满意。中医药疗法以其疗效较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呈现出良好应用前景。笔者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预防瘢痕疙瘩的文献作一综述,以期探索未来研究及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8岁,入院时间:2010-05-12。主诉:右侧颈项部丘疹、水疱伴疼痛3天,泛发全身1天。患者3天前右侧颈项部出现红色丘疹、水疱,自觉轻微疼痛,自行外用"金咽泰"(具体不详),未见好转。1天后病情加重,全身可见针尖至粟粒大小丘疹、水疱,呈簇集性带状分布,伴牵扯性疼痛,自觉灼热感,触之皮温高,以颈项部及双下肢明显。诉口干、腹胀,纳眠差,大便先干后稀,小便可,舌质红,苔少,脉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皮肤溃疡又称难治性溃疡,病因复杂,缠绵难愈,或愈后复发,有些溃疡甚至会"癌变",现代医学治疗多常用清创术、皮肤移植、抗感染或给予维生素类和锌治疗,严重者需要"截肢",而治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别从病因、病位、病机、治疗、并发症五个方面浅述了《外科精要》对痈疽证治的思想,其中着重对灸法有阐述,有灸法的原理、取穴、程度、禁忌和误区,治疗当以内外和合,施以活法。  相似文献   
18.
目前系统性硬皮病病因不明,西医疗效欠佳,本文通过一则典型病案,介绍其治疗方法及用药特点,从而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和内脏胶原纤维进行性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其中不但侵犯皮肤,亦累及内脏多器官系统者为系统性硬皮病[1].对于系统性硬皮病的治疗,西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纤维化药物、免疫抑制剂、血管活性药物、维A酸类、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伊马替尼及光疗等[2].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坏疽,又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好发于50岁之后.1999年,WHO对糖尿病足的定义为“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本病临床类型分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混合型坏疽3种.据报道[1],国内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0.9%~1.7%.其临床特点为肢体末梢疼痛、感染、溃疡、坏疽.本病一旦发生,则发展快、病情重、治疗棘手,截肢率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2].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陈明岭教授运用经方从“寒热错杂”辨治难治性皮肤病。难治性皮肤病常因多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经失治误治后,迁延难愈,反复发作而成,如银屑病、玫瑰痤疮、慢性荨麻疹等。临证时,陈教授认为其病因病机为多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寒热错杂并见,法崇仲景,运用经方,具体辨治如:寒热中阻证,治以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以甘草泻心汤加减;上热下寒证,治以清上温下、调畅气机,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表寒里热证,治以宣表清郁,调和营卫,以桂枝汤合升降散加减。并附验案3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