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6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低剂量纳洛酮对氯胺酮抗局麻药致惊厥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氯胺酮(ketamine,KT)对罗哌卡因(ropivacaine,R)、布比卡因(bupivacaine,B)、利多卡因(lidocaine,L)致惊厥作用的影响,以及低剂量纳洛酮(naloxone,NL)对此效应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低剂量纳洛酮(10mg/kg),5min后腹腔注射氯胺酮(10mg/kg),再过5min后腹腔注射致惊厥剂量的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分别为89.5mg/kg、100ms/kg、60ms/kg),观察小鼠惊厥的持续时间、惊厥次数和惊厥率。并用序贯法测定腹腔注射氯胺酮(20ms/kg)5min后,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致惊厥ED50。结果氯胺酮(20mg/kg)能增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致惊厥的ED50(P〈0.05或P〈0.01);低剂量纳洛酮与氯胺酮合用能够缩短利多卡因惊厥持续时间、减少惊厥次数(P〈0.05或P〈0.01);低剂量纳洛酮对氯胺酮抗罗哌卡因、布比卡因惊厥持续时间、惊厥次数、惊厥发生情况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氯胺酮能够增强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利多卡因致惊厥作用,低剂量纳洛酮能够增强氯胺酮抗利多卡因惊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了解徐州市农村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状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式,以SF-36量表对徐州市农村的218名空巢老人和228名非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徐州市农村空巢老人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较非空巢老人低,在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上夫妻同住的空巢老人比独居空巢老人有较高的得分,老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生活满意度等对空巢老人的生存质量有影响.结论 徐州市农村空巢老人生存质量较低,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53.
SAS软件中处理k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SAS软件中处理k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利用SAS软件中的过程经编程模拟计算,以检验方法的Ⅰ型、Ⅱ型及(Ⅰ+Ⅱ)型误差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给出所有模拟条件下的Ⅰ型、Ⅱ型误差估计值。结论 当样本例数较小旱,如要控制Ⅰ型误差应选H检验,如要控制Ⅱ型误差应选RF检验;当样本例数较大时,RF与H检验基本相同。若要控制误差,无论样本例数多大,应选RF检验。  相似文献   
54.
本科生医学统计学教学现况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医学统计学教学现况与评价教学效果,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04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此次调查,为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人C5b-9复合物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合成一氧化氮(NO)的机制。方法:用人C5b-9复合物刺激培养的大鼠肾小球MC诱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并用抗TNFα或抗IL-1β单克隆抗体进行处理。在上述基础上,分析处理3 h、6 h及24 h时与NO升高有关的某些指标的变化。结果:经C5b-9复合物刺激6、24 h后的MC(C5b-9组)产生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并能被TNFα单抗逆转。用C5b-9复合物刺激MC未见IL-1β的产生。另用C5b-9刺激3 h时可见MC表达iNOS mRNA,而在刺激6 h和24 h时,MCiNOSmRNA表达,MC内cGMP含量及培养上清液中NO3-/NO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过,C5b-9刺激时加用TNFα单抗处理,这些指标在6 h、24 h时均较C5b-9组低。结论:C5b-9复合物早期(3 h)能诱导MC表达iNOS mRNA,而6h后NO的升高则与MC释放的TNF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中国大学生开展营养教育的效果,为大学生营养教育的系统化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PubMed全文数据库,EBSCO全文数据库和SpringerLink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等方法,全面收集文献.使用Stata 12.0软件,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大学生营养教育的文献8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原始文献8篇,研究结果具有异质性(x2=1 059.03,P=0.000).营养教育后,大学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晓率是营养教育前的17.64倍(Z=3.40,P=0.001),95%CI为3.36~92.50.结论 在中国对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7.
目的 了解江苏省徐州市≥15岁居民过量饮酒现状,为今后健康教育和采取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徐州市抽取的44 791名≥15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徐州市≥15岁居民过量饮酒率为11.65%,标化率为12.35%;其中城市居民过量饮酒率为11.19%,标化率为11.86%,农村居民过量饮酒率为11.79%,标化率为12.49%,城市与农村居民过量饮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219名过量饮酒者中,过量饮酒1~2次/周者占37.77%,过量饮酒3~4次/周者占23.41%,每天或几乎每天过量饮酒者占38.82%;其中城市和农村居民过量饮酒频次为1~2次/周、3~4次/周、每天或几乎每天者分别占44.93%、28.18%、26.89%和35.71%、22.05%、42.24%,城市与农村居民过量饮酒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63,P=0.000);不同特征居民过量饮酒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和人均年收入居民的过量饮酒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徐州市≥15岁居民过量饮酒率较高,农村居民每天或几乎每天过量饮酒者多于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徐州地区居民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4例,其中复发患者为148例,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基本情况、就医时临床信息、生化指标、出院后情况等因素进行筛选。结果年龄( OR=1.062,95%CI:1.040~1.084)、舒张压(OR=1.054,95%CI:1.036~1.072)、语言障碍(OR=1.951,95%CI:1.256~3.030)、饮酒(OR=1.687,95%CI:1.030~2.764)、甘油三酯(OR=1.379,95%CI:1.073~1.772)等指标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定期服用阿司匹林(OR=0.769,95%CI:0.599~0.988)和良好的睡眠(OR=0.620,95%CI:0.456~0.843)可降低脑卒中复发的危险性。结论年龄、舒张压、语言障碍、饮酒、甘油三酯、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和睡眠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9.
徐州市儿童单纯性肥胖调查及不同诊断标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调查徐州市小学生单纯性肥胖患病情况 ,比较标准体重法与新标准BMI法判断儿童肥胖的差异。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对徐州市 2 5所小学 1~ 5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并体检。结果 标准体重法 ,徐州市 7~ 11岁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总检出率分别为 13.3%、17.4 % ,肥胖 -超重比 (OOR)为 0 .8;新标准BMI法 ,徐州市 7~ 11岁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总检出率分别为 12 .2 %、11.3% ,OOR为 1.1;新标准男、女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均低于标准体重法 (P <0 .0 1) ,而OOR值略高于标准体重法。结论 徐州市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均较高 ,但OOR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尽快实施有效干预措施可能控制或遏制儿童肥胖的高发趋势 ;新的儿童肥胖判断标准更符合实际 ,且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60.
探讨了聚类分析法在教师教学质量的分类和评价指标的筛选上的应用,从而合理地将教师教学质量分成优、良、中、差四类,而且各类所占的比例符合实际情况;同时简化了评价指标的数量.突出了在质量评价中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