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21.
机会真菌及其感染机制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会真菌多为腐生菌或植物致病菌。在这方面既往被认为是污染菌,而不予以注意和研究。人类真菌感染,大部分是皮肤真菌病为代表的癣症。自从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等的广泛应用以来,以及烧伤、器官移植、人工心脏瓣膜装置等手术的开展,深部(内脏)真菌病的发病率有  相似文献   
122.
医院感染对患者平均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发生医院感染的住院患者对住院日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找出有效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2-2006年出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比未发生者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有效防范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能够缩短平均住院日,减轻住院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2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神经内科2 096例脑梗死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64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7.8%,感染331例次,例次感染率15.8%;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占41.4%;检出病原菌14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1.8%,革兰阳性菌占20.6%,真菌占27.6%;年龄>70岁、入住ICU、手术、意识模糊、营养状态差、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脑出血、气管切开等因素是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很高,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4.
本项目采用新技术和方法,从患者血液,眼球,心脏瓣膜,肺活组织及皮肤组织等器官分离出12株致病真菌,归属两个亚门的四个属。对新菌的形态,菌体超微结构,药敏实验,感染部位和途径,发病机制,治疗与控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特点:国内外首次发现两种新的条件致病真菌及新病种—球形阜孢霉(病),微小根毛霉(病)。又新发现孢囊孢子运送途径和有性孢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可能的传播途径.方法:选择某综合性医院2003年3~4月收治和医院内感染的34例确诊SARS病例(其中住院患者10例,医护人员24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①在3月中旬和下旬有2个发病高峰.发病病例的地理分布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6号病房,住院患者多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而受染的医护人员以工作在一线的中青年为主;②输入性病例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继发感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二批传染源;③资料分析结果支持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还提示:可能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的垂直传播方式.④示踪剂气体实验显示:在输入病例所在7层病房卫生间燃烧熏香,在8, 9,11,12,13层均可以闻到气味,提示医院的建筑和排风系统具备病原体气溶胶垂直长距离传播的条件.结论:医院内感染是SARS初期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医护人员和医院就诊患者是主要的受染人群.该院医护人员的受染方式前期以医院内传染为主,后期以门、急诊窗口岗位受染较为突出.其传播途径除近距离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外,应进一步研究是否存在气溶胶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和空气微生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6.
医院感染管理中组织协调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的组织协调管理问题,方法:纵观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查找医院感染中组织协调的薄弱环节。结果:提出关于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协调方面的几点建议。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是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信息化在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防控管理中的应用和管理效果。方法:自2022年1月开始实施基于信息化的多学科协作耐药菌防控新模式,对住院患者中检出的3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DROs进行信息化实时监测和干预防控,并分析MDROs防控措施执行率、MDROs检出率的变化。结果:与2021年对照组相比,2022年干预组隔离医嘱下达率由45.0%提高至87.5%(P<0.001),转科告知填写率提升5.1倍(P<0.00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环境清洁合格率、特殊类抗菌药物使用前送检率均有显著提高(P<0.001)。CRE、CRAB和MRSA新发感染率由对照组的0.4%下降至干预组的0.3%,千日感染率由0.7‰下降至0.4‰(P<0.001)。结论:基于信息化的耐药菌防控新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医务人员MDROs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并有效降低了MDROs的新发感染,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分析北京某三甲医院肝胆外科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肝胆外科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指引。方法 采用“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肝胆外科的住院患者资料,对其发病趋势、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7-2021年肝胆外科住院患者平均医院感染率为3.0%,呈逐年下降趋势(χ2=40.747,P<0.001),医院感染多发生于老年患者。感染部位以手术部位感染、菌血症、下呼吸道为主。2017-2021年肝胆外科共检出病原菌1 81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191株占65.5%,革兰阳性菌356株占19.6%,真菌271株占14.9%。前三位病原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20.7%)、鲍氏不动杆菌(13.7%)、铜绿假单胞菌(10.4%)。药敏分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耐药问题较为严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较好,但均存在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近五年来该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逐渐好转,老年患者医院感染较多,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问题严重,应加强耐药管理。  相似文献   
129.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诊断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20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诊治的1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3例纳入研究组,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7例纳入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炎症指标诊断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结果 研究组WBC(10.70±4.41)×109/L、NEUT(0.82±0.12)、PCT[3.79(1.34,22.33)] ng/ml、CRP[6.58(3.46,11.89)] mg/dl、IL-6[47.40(16.65,162.35)] pg/ml均高于对照组(P<0.05); ROC曲线结果显示,WBC、NEUT、PCT、CRP、IL-6联合检测预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敏感度为88.70%、特异度为64.50%,PCT和联合检测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