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29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在COVID-19进展的过程中,基于循证依据明确了许多感染个体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男性、吸烟、饮酒、妊娠、代谢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肝病)、慢性肺部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营养不良、癌症及化疗,同时指出感染病毒的株型及载量也与COVID-19严重程度相关。建议对存在危险因素的SARS-CoV-2感染者落实科学干预,通过合理的药物干预(抗病毒、抗凝、抗炎及中药方剂)及适当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监测、营养支持和包含中医锻炼、中药香薰等中医特色疗法。本综述分析影响COVID-19病程进展的危险因素,并依据国内外诊疗方案及案例提出干预措施,强调并发症的识别及治疗。  相似文献   
112.
信息技术在我院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医院实际,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从无纸化的医院办公系统、视频系统与门禁系统、气动物流系统、清洗消毒中的追溯系统的应用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提出从在医院感染知识获取与培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感染防控知识宣教两方面加强信息技术在医院感染控制人员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3.
目的对北京某医院2009年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5-12月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基本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2009年共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1254例;10~15岁年龄组所占比例均为最高,男、女分别为31.1%和24.1%,而婴幼儿和老人所占比例均较低;学生比例,占55.9%,男性占60.4%,女性占47.2%;发病多集中在9-11月,发病高峰在9月中下旬;75例重症病例的平均年龄为38.0岁,显著高于非重症患者的23.0岁(P<0.01);成年重症患者平均体重指数为24.5,并且女性高于男性(P<0.01);重症患者75例,有3例死亡;而重症患者的发病高峰在12月上旬。结论甲型H1N1流感以青少年比例居多,学生占55.9%,流行高峰从秋季9月份开始;年龄增加、超重和肥胖及寒冷可能是导致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年轻人群甲型H1N1病毒感染临床特征及可能传播途径。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0年1月医院就诊的18~35岁无基础疾病的67例甲型H1N1患者(H1N1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及其隔离居住环境进行连续采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甲型H1N1病毒,进而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环境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同期37例季节性流感患者作为对照。结果甲型H1N1患者临床症状以咽痛、咽充血、咳嗽、头痛为主,发生率分别为71.6%、89.6%、77.6%、52.2%,其中咽充血在H1N1组患者多见而头痛在季节性流感患者中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指标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升高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对患者擦拭口鼻后的双手,病床枕边、桌面以及水杯或常触摸物品采样,均未检测出甲型H1N1病毒。结论观察的年轻人群甲型H1N1患者,临床症状以咽痛、咽充血、咳嗽为主,血常规指标与季节性流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在所观察的轻症年轻人群中,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115.
本文通过聚丙烯伤口敷布的研究,选择出一种较为理想的外科伤口敷料,有较好的通气性、透湿性和抑菌性,适用于国内目前的四种灭菌方法,防止与伤口粘连、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发生,为临床应用敷布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前景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6.
医院感染管理中循证医学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目的应用循证的方法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规章制度,确立医院感染管理模式,科学地进行医院感染的管理. 方法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形成可供系统的医院感染管理评价证据,采用循证的方法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规范、管理措施进行科学论证. 结果医院目前制定的医院感染规章制度过程一般是采取Ⅳ级方式,缺乏证据用于决策的强度;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干预措施,应建立在有充分的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注重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可靠性和费用支出的合理性. 结论医院感染管理者应重视控制措施对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病死率和卫生经济学指标的评价,加强医院感染的经济决策和效果、效益、效用分析,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整体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7.
小型无绿藻的形态与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1名女患者面部皮肤结节活检分离的1株无绿藻菌,从形态学的角度上对该株菌进行较全面的观察。方法通过分离培养鉴定,直接涂片镜检,扫描电镜,透射龟间对其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相似文献   
118.
医院感染防控执行力差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医院感染防控与医疗质量和医患安全密切相关,与医院的医疗效率、效益和声誉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多起涉及医院感染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西安市和天津市的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广东省汕头市剖宫产感染事件,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评价免疫渗滤法在筛查临床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中的诊断效率。方法收集2009年6月-10月医院发热门诊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297例,分别用免疫渗滤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以评价免疫渗滤法的诊断效率。结果在297份咽拭子标本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为甲型H1N1流感166份,免疫渗滤法检出115份,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阳性91份,均为阴性107份,灵敏度为54.82%,特异度为81.86%,阳性预测值为79.1%,阴性预测值为58.8%,总符合率66.67%,两种方法在甲型流感病毒检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渗滤法可用于甲型流感病毒筛查,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0.
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并采取有效控制感染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11月ICU住院的32例患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区内环境卫生学检测分析;采取环境消毒、隔离防护、加强手卫生等一系列感染控制措施控制感染暴发。结果耐碳青酶烯类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或定植10例,患者罹患率达31.25%,例次感染率为50.00%,日感染率28.74‰;患者基础疾病严重、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呼吸机辅助呼吸、住院时间长等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易感因素;病房空气、地面、部分公用医疗器械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50.00%,医务人员手和工作服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30.00%。结论病房环境鲍氏不动杆菌污染严重、医务人员接触传播可能是造成此次鲍氏不动杆菌流行的重要原因;彻底病房环境消毒、手卫生依从性提高等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的长期执行,在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暴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