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31.
马孝湘  王林  杨雁华  帅平  沈宗姮  杨华  刘玉萍   《四川医学》2019,40(4):329-333
目的探讨ALDH2基因Glu504Lys多态性与老年汉族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人,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得分对其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后将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200例做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将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200例作为认知功能正常组。使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ALDH2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并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ALDH2基因AA/AG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分别为58. 5%vs35. 5%和33. 0%vs19.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调整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等危险因素后,ALDH2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OR=0. 527,95%CI:0. 491~11. 532,P=0. 021)。结论 ALDH2基因多态性与四川地区老年汉族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相关,ALDH2基因多态性可能在老年认知功能障碍遗传易感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不同体重指数体检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分层以及危险因素状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三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年度健康体检的受试者30281例,采用China-PAR模型进行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BMI)人群的心血管病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入组受检者中超重11191例(36.96%)、肥胖3774例(12.46%)。其中,男性超重、肥胖比例显著高于女性,年龄≥45岁者超重、肥胖比例显著高于年龄<45岁者。该人群心血管病10年心血管病风险高危、中危和低危比例分别为2.03%、7.46%、90.51%。男性中、高危人群比例显著高于女性。随着年龄、BMI水平的增长,中危、高危人群比例逐渐增加(P<0.001)。该人群心血管疾病终生发病风险为高危和低危的比例分别为2.61%、97.39%。其中,BMI>28 kg/m2组终生ASCVD风险高危比例显著高于BMI<24 kg/m2组和24 kg/m2<...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评价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在早期食管癌筛查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四川省人民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盐亭县人民医院符合条件的体检人群,进行胃镜检查和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检查,以胃镜-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该检查在不同食管病变中的诊断效能;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其对早期食管癌的筛查效能。结果 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筛查能力最好(灵敏度90.91%,特异度99.737%);对于早期食管癌的筛查ROC曲线下面积为0.946(0.899~0.994),灵敏度为84.20%,特异度为96.20%,约登指数0.804。结论 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各食管病变筛查的特异度超过90%,适合成为早期食管癌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34.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近年来抗菌药物不断更新换代,临床医师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新抗菌药物的特点,致使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本文就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督促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调查成都市成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为预防慢性疾病提高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成都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8 324人, 填写调查问卷, 统计分析慢性疾病分布及其与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相关性。结果 1 329例罹患慢性疾病, 患病率为16.0%;吸烟、被动吸烟、饮食不规律、烟熏腌制食品等食物摄入量大、饮食口味重和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与慢性病明显相关(P<0.05);其中饮食不规律、烟熏腌制食品等食物摄入量大、饮食口味重和缺乏体育锻炼是成年人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成都市成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 与其相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危险因素较多, 应加强健康生活的宣传力度,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降低慢性病风险。  相似文献   
36.
目的 采用两种不同的诊断标准分析健康体检者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成都市某大型三甲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共37 508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国第3次胆固醇教育计划2005年[ATPⅢ(2005)]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4年[CDS(2004)]两种诊断标准对该人群MS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按ATPⅢ和CDS标准,该体检人群的MS患病率分别为16.4%和7.3%,低于国内其他及本地区的一般人群.其中男性患病率分别为20.2%和10.2%,女性为11.6%和3.8%,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501.57、546.49,P值均<0.001).除男性70~岁组外,其他人群的MS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MS各组分中,高TG血症和肥胖在男性、女性中所占比例较高.在控制了年龄、性别等因素后,无论采用ATPⅢ或CDS诊断标准,饮酒、饮食偏咸辛辣均是MS的独立生活方式危险因素.两种诊断标准对该人群MS诊断一致性不高(Kappa值为0.51).根据ATPⅢ标准诊断得到的MS患病率高于CDS标准.结论 加强对健康体检者MS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对≥40岁的男性和≥50岁的女性体检者,建议戒烟限酒,避免辛辣偏咸饮食,加强锻炼.为了早期筛查和预防MS,建议推荐ATPⅢ作为健康体检人群的MS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从2013年4月-2014年2月体检的310例颈动脉IMT增厚者(IMT增厚组)和280例颈动脉IMT正常的健康者(对照组)外周血中提取DNA,采用DNA微阵列芯片法检测两组ALDH2基因多态性。结果 IMT增厚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颈动脉IMT增厚组ALDH2基因AA/AG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7.4%、37.9%)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1.1%、2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显示ALDH2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IMT增厚相关[OR=2.381,95%CI(1.356,4.213),P=0.004]。结论 ALDH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颈动脉IMT增厚相关,ALDH2基因多态性可能在颈动脉IMT增厚遗传易感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和探讨体检后的营养咨询项目,总结干预的方法和经验。方法通过对近三年的体检后营养咨询和干预工作的数据分析,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结果目前参加检后营养咨询的人群主要以40~70岁的人群为主(占78.8%),女性咨询的数量(占66%)明显多于男性(占34%)。结论体检人群对检后改变生活方式不够重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异常指标的意识还有待提高。检后营养咨询和干预措施的程序、应用和营养师的素质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相似文献   
39.
铜是强氧化剂 ,可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修饰作用和自由基形成。许多研究结果均支持铜浓度升高使心血管疾病危险变升高的可能性。本文根据美国第二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 ( 1 976~ 1 992年 )资料 ,进一步评估了血清铜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对 1 976~ 1 980年间参与第二次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 92 5 2名年龄在 30~ 75岁的试验者进行了医学检查 ,留取血、尿标本 ,并随访至 1 992年。根据国家卫生统计监测中心资料 ,经过各种筛选 ,有 45 74人进入此次调查。其中 1 5 1人死于冠心病 ,76 4人死于非冠心病。用 CDC实验室的原子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40.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居民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的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来我院做健康体检的成都地区居民行血清Hp-IgG抗体检测,同时测量研究对象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并记录生活习惯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计纳入47035例成都居民,人群Hp总阳性率为37.2%,其中男、女性Hp阳性率分别为37.9%、36.4%,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5,P=0.001)。随着BMI的增加,Hp阳性率逐渐升高(x2=62.42,P<0.001)。年龄小于70岁体检者的Hp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x2=248.06,P<0.001)。少数民族、吸烟、饮酒体检者的Hp阳性率高于汉族、非吸烟、不饮酒体检者(P值均 <0 .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大(OR=1.68,95%CI:1.56~1.81)、BMI≥24(OR=1.27,95%CI:1.11~1.45)或腹型肥胖(OR=1.07,95%CI:1.02~1.12)、少数民族(OR=1.50,95%CI:1.37~1.64)是Hp感染的危险因素;运动(OR=1.62,95%CI:0.41~0.94)是保护因素,可以减少Hp的感染。结论 成都地区居民Hp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较为流行。应加强Hp感染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科普,减少易感因素,培养运动习惯,控制体重指数,减少Hp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