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6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437篇
医药卫生   1528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264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611篇
  2010年   593篇
  2009年   619篇
  2008年   740篇
  2007年   758篇
  2006年   738篇
  2005年   746篇
  2004年   645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447篇
  2000年   485篇
  1999年   487篇
  1998年   451篇
  1997年   469篇
  1996年   428篇
  1995年   342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257篇
  1992年   235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209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92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82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9篇
  1965年   12篇
  195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注射疗法及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诊断明确的肌筋膜疼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采用注射疗法治疗;IS组:采用注射疗法加小针刀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心率变异(HRV)的频域变化,低频LF、超低频LLF、高频HF、低高频比LF/HF及心率变异指数HR-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前后疗效并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①HRV频域指标组内比较:LF、LLF、HF以及HRVI治疗前舆治疗后1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与5min、10min比较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LF/HF治疗前与治疗后5min、10min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1、5、10min,两两比较无显着性差异。②组间比较: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IS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VAS降低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③回访病例中,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疗法以及复合小针刀疗法均可有效改善肌筋膜疼痛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稳定自主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注射疗法复合小针刀疗法的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注射疗法。  相似文献   
42.
用颈长肌重建预防颈前路植骨块滑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颈长肌重建对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颈椎病确诊病例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病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和/或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病例在完成上述手术之后,利用两种方法使颈长肌瓣重建植骨块或钢板表面。两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并将两组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随访0.5~6年,平均3.5年。根据Odom评分标准,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两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颈长肌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颈长肌重建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3.
鼻胃管胃肠减压在择期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鼻胃管胃肠减压曾被常规应用于择期和急诊的腹部手术后,目的是预防急性胃扩张的发生、治疗梗阻、降低吻合口压力等。但是,鼻胃管置入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呼吸道并发症、胃-食道反流、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声带的损伤,以及越来越被重视的患者的不适感。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也对择期的腹部手术后常规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提出不同的看法。现重新评价应用鼻胃管胃肠减压的理论基础及相关临床研究的结果,并对鼻胃管胃肠减压在择期腹部手术中的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降纤酶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起病在72 h内的203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降纤酶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降纤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治疗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同时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降纤酶组10例发生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组24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降纤酶组发生的进展性脑卒中的进展的严重程度比常规治疗组轻(P<0.01);近期预后较常规治疗组好(P<0.05);降纤酶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论降纤酶治疗能降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有利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芬太尼混合液静脉麻醉、笑气吸入麻醉及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三种镇痛方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疗效比较。方法:自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对236例妇科门诊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随机分成3组。A组: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85例);B组:N2O(笑气)吸入麻醉(88例);C组: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63例),观察人流术中其镇痛效果并对疼痛进行分级。结果:A组85例100%可达到完全不痛(疼痛分级为0级);B组65.90%可达到完全不痛,Ⅰ级23.86%,Ⅱ级9.09%,Ⅲ级1.15%;C组0例可达到完全不痛,Ⅰ级63.49%,Ⅱ级30.16%,Ⅲ级6.35%。结论:受术者如无心肺疾患及人流禁忌证,无痛人工流产术应选择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可达到完全无痛,痛苦最小。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显微外科切除岩斜区脑膜瘤11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2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昏迷 1 例,新出现暂时性颅神经障碍3例,无脑脊液漏发生.结论改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简便、安全,可充分显露岩斜区,有利于提高肿瘤切除程度和术后疗效,是岩斜区脑膜瘤手术治疗的较佳入路,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47.
外伤性小肠破裂4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腹部外伤中,小肠破裂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腹内脏器伤,预后取决于伤情轻重,诊治的早晚.本院自1995年至2003年间,共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49例,现将其诊断与治疗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儿童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15例,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39例。结果随访2—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无骨感染、骨外露、肢体肿胀、关节僵硬。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取材方便,适合于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49.
应用体外淋转分析法,以PHA诱发淋巴细胞增殖强度为指标,对52例慢阻肺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作了观察,并与71例正常人作对照,再从血浆、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三方面分析造成低反应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慢阻肺患者体外淋转反应比正常老人明显降低(P<0.01),当以等量正常人混合血清取代患者血浆后,可便淋转反应值增高但仍未能达到健康老人水平(P<0.01),提示除了存在血浆抑制因子外,体外淋转低反应还另有原因。当去除粘附细胞(Ac)以后,其淋转值更低,回加Ac后,淋转值有较大幅度的回升(1.35倍),但仍低于正常老人(P<0.05),提示慢阻肺患者单核细胞(Mc)协助功能不良,而且其淋巴细胞(LC)功能也有改变。这样,慢阻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退的原因,就同时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浆因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0.
秘密     
增嘉 《健康问答》2005,(9):37-37
站在阳台上就能看到街头的网吧,他吸完第三支烟的时候,就看到她从网吧里匆匆地走了出来。他一脸的阴云。他想不通,一向贤惠朴素甚至有些保守的妻子,怎么也会出入那种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