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目的评价深圳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实施策略的成本投入和产出的效益,为维持无脊灰状态以及控制其他传染病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分析深圳市脊灰发病的历年资料和接种脊灰疫苗资料,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析脊灰免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结果1978~2004年深圳市脊灰免疫投入成本为49240144元(2004年的贴现值),产出效益218671955.7元,净效益为169431811.7元,效益成本比为4.44,避免脊灰发病1349例;避免残疾270例。结论接种脊灰疫苗后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成本投入的降低,其效益仍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了解深圳市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脊灰)(Vaccine Associated Paralytic Poliomyelitis,VAPP)发生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1994~2004年VAPP进行分析.结果 深圳市1994~2004年VAPP总发生率为2.27/100万;服苗者VAPP发生率为0.85/100万,其中首次服苗VAPP发生率为5.88/100万;接触者VAPP发生率为1.42/100万.Ⅱ型疫苗株占62.50%;无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免疫史儿童占62.50%;病例均为<4岁儿童;有明显时间和地区聚集趋势.结论 阻断脊灰野病毒传播后,还需要停止使用OPV,以最终实现消灭脊灰的目标.  相似文献   
63.
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 ,人员流动日益频繁。大量的流动人口给目前的计划免疫管理模式带来一定冲击 ,现有的管理方法难以完成流动人口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为此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市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存在的问题 ,探讨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对策。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现状  (1)总体接种率不高 :据 1997年年终报表统计 ,全市有 0~ 7岁儿童 2 5万 ,其中流动人口儿童有 17万。常住儿童的“四苗”接种率达 99%以上 ,而流动儿童的“四苗”接种率只有 90 %左右 ,实际的接种率可能还更低。根据一专项抽样调…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深圳市孕产妇HBsAg携带情况,为预防控制乙肝母婴传播提供本底资料。方法孕产妇到助产机构产前检查或分娩时检测乙肝两对半,并将孕产妇基本情况及检测结果录入自主开发的专用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统计相关信息。结果深圳市2011-2013年孕产妇乙肝平均检测率为95.01%,孕产妇HBsAg三年平均阳性率为9.00%。〈20年龄组孕产妇阳性率最低为7.05%,35岁以上年龄组孕产妇阳性率最高达9.61%。龙岗区孕产妇HBsAg阳性率最高达9.90%,最低南山区为8.17%。结论深圳市孕产妇HBsAg携带率较高,表明深圳仍为乙肝高流行地区,母婴阻断是预防控制乙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1-2011年残留麻痹的继续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流行病特征,提高AFP监测质量。方法对深圳市2001-2011年残留麻痹AFP病例个案资料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深圳市2001-2011年共报告残留麻痹AFP病例60例,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儿童,<3岁的儿童40例,占66.67%;发病高峰为4~8月,男女比例为1.61∶1;麻痹部位以双下肢麻痹较多,其次为四肢肢体麻痹;残留麻痹的AFP病例以疫苗相关病例(VAPP)和格林巴利综合征(GBS)为主,其次为横贯性脊髓炎、创伤性神经炎等。结论 VAPP的发生是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难以克服的弱点,为减少VAPP病例及防止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的发生,应在消灭脊灰后期科学、合理地调整消灭脊灰的免疫策略。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深圳罗湖区疟疾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总结防治经验,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深圳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订正数据及流行病学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和探讨罗湖区1984-2000年间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结果:17年间罗湖区疟疾平均发病率为19.15/10万。年发病率由1984年的157.151/10万下降至2000年间疟疾流行特征及监测结果。结果:17年间罗湖区疟疾平均发病率为19.15/10万,年发病率由1984年的157.151/10万下降至2000年的0.16/10万,下降幅度为99.97%,常住人口与暂住人口平均发病率比值为0.29:1.4-10月占总发病数的82.9%,男性占发病总数的83.32%,15-39岁占发病数的87.9%,民工占75.9%。结论:自1984以来,伴随经济开发而发生的疟疾流行经历了爆发,控制和基本消来阶段,其发病,控制动态与当地经济开发动态和疫情防制动态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甲型流感病毒N9N2亚型毒株在深圳地区鸡群和人群中的分布。方法:采用常规的鸡胚双腔法来分离病毒。抗体测定,采用红细胞凝集抑制(HI)试验和中和试验测定法。结果:从深圳地区农贸市场鸡群中分离到27株H9N2亚型流感病毒,但未能从人群中分离到H9N2病毒。约有26%人血清中检测到H9亚型毒株的抗体,(HI滴度≥20),同时还发现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均数随人群年龄增长而增高,同时与职业有关。然而,在鸡群中H9毒株的抗体阳性率仅为7%。结论:禽H9N2毒株不仅能感染人,而且在深圳地区人群和禽类中较为广泛的分布。人H9N2很大可能来源于鸡的H9N2毒株。  相似文献   
68.
深圳市11~18岁学生风疹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市自 80年代末以来 ,风疹病例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近年来出现上升势头 ,尤其在中小学生中上升幅度较大 ,为了解深圳市这部分人群风疹抗体水平 ,观察风疹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于 1 999年随机抽取深圳市一所中学的1 77名健康学生作为观察对象 ,进行风疹抗体水平及疫苗免疫效果调查 ,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随机抽取深圳市某中学未进行风疹疫苗免疫、无风疹发病症状的健康学生 1 77名为本次观察对象 ,该批学生年龄 1 1~ 1 8岁 ,在免疫前及免疫后一个月分别抽取静脉血 2ml,分离血清于 -2 0℃保存待检。1 …  相似文献   
69.
70.
深圳市预防接种门诊规划合理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深圳市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规划合理性.为制定预防接种门诊管理规范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从服务面积和服务人口角度,对全市398间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 预防接种门诊规划合理的有364间,占91.46%;规划不合理的有34间,占8.54%.规划不合理原因主要有3大类:服务人口过少、服务人口过多和其它.不合理原因为服务人口过少的有26间,占76.47%;服务人口过多的有5间,占14.71%;其它的有3间,占8.82%. 结论 深圳市绝大部分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规划合理.针对少部分不合理的,建议重新科学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