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3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1.
本文通过对高强混凝土与高含量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等边三桩承台的试验研究,提出了高含量钢纤维混凝土等边三桩承合抗冲切厚度的近似估算方法,并探讨了改善桩承台抗冲切脆性的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2.
进行了1个14层1/10缩尺的钢筋混凝土筒中筒结构模型静力试验,重点分析了偏心水平荷载和顶部竖向荷载对模型受力性能的影响,得出了几点结论,可供筒中筒结构分析和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73.
以分析剪力墙结构的等效杆系模型为基础,对核心筒进行了线性分析,推导了4种等效杆系模型的统一单刚形式,并作出对比,对楼板提出简化计算模式,保证各筒壁间转角位移协调,编制了电算程序,算例表明,采用墙板单元分析核心筒结构计算量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4.
弹性抗滑桩内力计算新模式及其有限差分解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由于滑动面的存在 ,使滑体与滑床分割开来 ,也使抗滑桩以滑动面为界分为上、下受力和变形特点不同的两部分。基于弹性抗滑桩实际受力与变形的情况 ,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式。根据该模式 ,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全桩的内力分析 ,推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编写了计算和图形处理程序。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计算结果符合理论分析和我国现场试桩得出的规律。同时与现有计算方法相比 ,桩身最大弯矩显著减小 ,从而可使抗滑桩的潜力大大提高。使抗滑桩的设计与计算更加合理 ,经济而有效地治理滑坡。  相似文献   
75.
阎奇武  沈蒲生 《工程力学》1998,(A02):609-613
考虑楼板变形,采用空间杆,薄板力学模型,运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将框筒结构沿高度划分为两级子结构,对框筒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使计算过程得以上586微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76.
层状介质中群桩水平动力阻抗的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导出了层状介质中桩单元的复刚度矩阵,提出了计算层状介质中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计算方法,利用单桩动力阻抗和动力相互作用因子计算群桩的水平动力阻抗。文中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77.
研究地震作用下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易损性问题。通过基于性能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根据结构极限损伤状态定义了混合结构地震需求参数的四个性能水平限值。考虑地震动输入的不确定性,通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获得结构地震响应,建立了两个地震需求参数与地震动强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合性能水平限值提出能有效评估结构地震响应的易损性分析方法。最后对两个不同节点连接方式的高层混合结构进行了基于性能水平限值的地震易损性分析,绘制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8.
深基坑开挖引起邻近管线破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了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量与墙体侧向挠度。采用有厚度的接触面单元模拟土体与支护墙体、土体与地下管线的相互作用,分析了土体与地下管线接触面的应力应变关系,并建立了接触面上的应力应变方程。探讨了地表沉降、墙体侧向挠度对地下管线拉裂破坏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深基坑开挖对邻近管线破坏极大,因而提出了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9.
角点支承双向密肋楼盖试验与极限平衡荷载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蒲生  刘哲锋 《工程力学》2003,20(4):199-203
为了了解角点支承方形区格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的受力性能与破坏形态,寻求极限平衡荷载计算方法,进行过一块尺寸为5.46m×10.92m角点支承的两跨连续方形区格双向密肋楼盖的短期荷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此种楼盖结构的破坏机构,并由此推导出角点支承方形区格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楼盖的极限平衡荷载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0.
空间钢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采用有限变形理论及内力屈服面塑性流动理论对空间钢框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弹塑性大变形全过程分析。理论与算例都表明,本文方法精度较高,而计算又不过于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