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业科学   7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草被覆盖对坡面流流速影响的人工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草被覆盖是影响坡面流流速变化过程及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草被覆盖下坡面流流速时空分布特征,对揭示草被减蚀作用机理有重要作用。该文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坡沟系统坡面不同草被覆盖对坡面流流速变化过程及特征的影响。试验中共涉及坡沟系统坡面5种草被覆盖度、3种空间配置和2种放水冲刷流量。研究结果表明:放水流量为3.2 L/min时,坡面草被覆盖对坡面流流速的延缓作用较大;流量为5.2 L/min时作用相对减弱;坡面及沟坡平均流速随坡面草被覆盖度的增加呈指数下降趋势。坡面流流速在坡面的发展有一个坡长范围,试验中,在距坡顶3~4 m处,坡面流流速达到最大;坡面、沟坡各断面流速基本上都随着放水冲刷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2.
仔猪梭菌性肠炎又叫仔猪红痢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等。本病的主要特征是排出红色粪便,肠坏死,病程短,致死率高,常常造成初生仔猪整窝死亡,损失很大。一、临床症状最急性型:仔猪初生当天就发病,可出现出血性腹  相似文献   
63.
为筛选与血吸虫抱雌沟蛋白相互作用的因子,本研究以抱雌沟蛋白(gynecophoral canal protein ofSchistosoma japonicum,SjGCP)为诱饵蛋白构建了用于酵母双杂交筛选系统的重组质粒。根据日本血吸虫抱雌沟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过PCR扩增、酶切回收,与经相应酶切的线性化载体pBGKT7-BD连接构建重组质粒。随后将重组质粒pGBKT7-BD-SjGCP转化酵母菌株,测定融合蛋白BD-SjGCP在酵母菌中的自激活活性、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及在酵母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诱饵蛋白质粒pGBKT7-BD-SjGCP能够在酵母细胞内正确表达,没有独自激活报告基因表达的活性,且其表达对酵母细胞没有毒性,不影响酵母细胞的生长。可见,重组质粒pGBKT7-BD-SjGCP可用于筛选与血吸虫抱雌沟蛋白相互作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64.
针对温室环境控制的特点,应用优先调节原则和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能对温室的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进行自动控制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采用RTLS019AS芯片接入以太网.利用TCP/IP协议实现与上位机的通信,智能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对温室内温度,湿度等进行控制,能满足不同规模的智能温室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5.
乌兰县是我省绵羊改良和育种工作的重点县,现有引进种公羊和自育公羊800只,做好种公羊的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检疫工作,清除布病可能的传染源,对于巩固已取得控制羊布病的县来讲尤为重要。乌兰县是从1971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布氏菌M_5号菌苗对羊群不经检疫而直接进行气雾免疫法接种的,已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66.
淤地坝是水土保持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在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其效益更为突出。根据王茂沟流域淤地坝坝系的调查资料.分析了王茂沟流域坝系的蓄洪拦泥、增产、生态、社会效益。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淤地坝坝系在防止沟道侵蚀、提高粮食产量、促进植被恢复及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便利交通、促进农村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7.
黄土丘陵区坡向差异及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侵蚀严重,在分析该区小气候、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特性和侵蚀特征的坡向差异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指出坡向差异在该区域耕作业、林业、牧业和水土保持措施方面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利用这种差异及土地资源的建议.以其能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及综合治理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不仅恶化了当地生态环境,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导致黄河中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是造成黄河中下游诸多灾害的症结所在。新中国建立以来,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和综合治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研究在系统回顾50多年来研究工作的成绩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终极目标,提出了近期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及综合治理迫切需要研究的科学问题及优先方向。  相似文献   
69.
草被覆盖下坡沟系统坡面流能量变化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坡面侵蚀是水流能量作用的结果.草本植被对坡面流能量的作用有重要影响.研究坡沟系统坡面草被不同盖度及空间配置下坡面流能量的变化过程与特征.对于揭示草被减蚀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实验土槽和放水冲刷试验方法.研究了2种流量(3.2L/min和5.2L/min).坡面5种草被盖度(0,30%,50%.70%和90%)及3种空间配置(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下,坡沟系统坡面径流能量的变化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有草断面比无草断面下的径流动能、势能普遍偏小.变化幅度也较平缓;各断面能耗时间上呈下降一稳定的变化趋势.空间上随着径流流程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坡面流能耗变化过程与径流含沙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裸坡情况下二者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70.
不同立地条件下坡面入渗与侵蚀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黄土坡面的冲刷试验,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坡度、流量条件下坡面的侵蚀特征及坡面入渗与侵蚀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裸坡的侵蚀量分别是草被覆盖度为30%,80%坡面的4倍和20倍;80%草被覆盖度坡面的稳定入渗率为30%覆盖度坡面的2倍,是裸坡的9倍;10°坡面的侵蚀产沙量只有20°,30°坡面的1/10;20°,30°坡面的入渗率约是10°坡面的1/10;1 L/min流量下的相对稳定侵蚀量是5 L/min和7.5 L/min流量的1%左右,而3 L/min的稳定侵蚀量则为后者的20%左右;在不同的流量条件下,坡面侵蚀量随入渗率的增加呈线性减少,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