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李满绪  雷斌  任宏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1):1549-1550
收集我院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自2005年2月至2009年2月期间施行颈部、胸部、腹部三野淋巴清扫,经食管床胃食管颈部吻合47例病例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氯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予胺碘酮治疗,治疗组加用氯沙坦,疗程均为半年。比较两组治疗后第3个月、6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治疗后第6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对照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89%和87%,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9%,对照组为5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41.8±1.8)mm、(35.1±2.5)mm,对照组相应为(41.5±2.2)mm、(38.2±2.3)mm,两组治疗6个月后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预防心房颤动复发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有延缓并逆转左心房扩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
黄振坚  何世安  雷斌 《中国药房》2014,(32):3024-302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硬化患者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120例颈动脉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3次/d,口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3粒,3次/d,口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血管内中膜厚度(IMT),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D-二聚体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LDL、HDL、TG、颈动脉斑块情况及PAI-1、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TG、颈动脉斑块大小、斑块厚度、IMT及PAI-1、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钙能有效改善血脂、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及颈动脉斑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抗感染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病例65例,按治疗中是否应用抗感染药物,患者被分为抗感染治疗组和非抗感染治疗组,比较两组的发病后10内天心绞痛总次数、住院天数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抗感染治疗组的疗效较非抗感染治疗组好,其发病后10天内心绞痛总次数、住院天数较少,心电图改善情况较好,两组差异均显著(P均<0.05)。结论: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加用抗感染药物有益。  相似文献   
95.
刘宗权  宋敏  雷斌 《颈腰痛杂志》2012,33(3):222-225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的非关节性风湿病.本文就该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论述,重点探讨了中医药疗法、西医疗法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本病的应用现状,以期为临床提供治疗思路和个性化方案.  相似文献   
96.
院内发生老年急性心力衰竭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我国老年人不断增加 ,老年性疾病也不断增多。做好老年病人的诊治工作 ,是医务人员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对老年病人在住院诊治期间 ,由于医务人员的诊治不当或疾病本身的发展 ,在院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因进行了临床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我们统计 1997年 4月~ 2 0 0 1年 3月住院治疗 132 0例老年病人 ,入院前无心力衰竭症状 ,入院 72h后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症状。剔除恶性肿瘤 ,尿毒症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30例资料较完整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1 2 一般资料  30例病人 ,年龄 6 8~ 84岁 ,平均 76岁。男 2…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区域型肝内胆管结石安全且有效的术式,探讨影响患者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以便为该类结石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改善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接受肝组织切开取石术(肝组织切开组,77例)和解剖性肝切除(解剖学组,91例)治疗的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