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对种植体表面在边缘骨水平的宏观和微观结构的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的是非嵌入式种植的一期手术,GBR。种植手术后按时间段(3,6,12个月)影像学观察。结果:Ankylos种植系统(1.32±0.24mm)3个时间段都出现稍微的骨吸收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CDIC(0.72±0.18mm)与Osstem种植系统组(0.21±0.12mm)3个月时间段组骨吸收量显著的减少,但3-6个月与6-12月时间段组骨吸收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种植系统组在上、下颌植入部位的边缘骨吸收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颈部设计的牙根形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具有显著性差异,宏观表面结构种植体系统比精密颈部与微观表面结构的种植系统边缘骨吸收更稳定。  相似文献   
12.
取有效的解剖学信息,应用MicroCT测量骨微细解剖结构,探讨MicroCT测量的准确性。应用MicroCT(HMX-225 Actis 4,日本),成人牙列完整的颌骨标本40例,进行上下颌骨的解剖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MicroCT与组织形态学结果之间的相关性。骨小梁、骨密度等几种Mi-croCT的观测指标,与骨形态学参数测量结果相似。MicroCT与组织形态学观测结果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Tregs对同种异体牙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Tregs对同种异体牙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提供一种免疫移植方法。方法免疫抑制剂Tregs给予白鼠尾巴静脉注射1周,建立白鼠同种异体牙移植模型,术后观察移植牙存活、排异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同种异体牙均诱发免疫排斥反应,但Tregs注射后免疫排斥反应的时间缓慢,组织切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使用免疫抑制剂是预防同种异体牙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有效方案,可以使同种异体牙移植免疫排斥反应延迟,存活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4.
显微CT在口腔种植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分辨率达到1—10μm的医学CT称为显微CT(microCT),与之对应的是肉眼分辨水平的CT,称为宏观CT。细胞直径平均为10~50μm,而细胞器约为0.2~1μm。所以,micro CT是“能看见组织和细胞图像的CT”。由于普通CT无法满足科学研究对分辨率的苛刻要求,学术界开始研发micro CT。其主要构造由六部分组成(图1)。micro CT与普通CT不同之处是采用微焦点线球管。  相似文献   
15.
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学、生物力学、外科学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学科的知识。若手术中的某一环节未达到要求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相关种植术后并发症。对于种植修复中的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因此,种植修复前就应该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在术前设计、术中操作步骤及术后维护的各个环节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出现并发症应该及早发现,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常能终止病情的发展甚至使病变逆转。本文主要从术中并发症、术后初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及复杂附加性手术并发症四个方面来论述种植义齿修复过程中常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处理的同种异体牙移植后免疫抑制功能反应。方法未根管处理的28只白鼠的上颌第1磨牙分别移植,术后1、2、4、8周时间段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结果同种异体牙均诱发免疫排斥反应,宿主主抗体-补体介导细胞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杀伤与同基因移植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体牙引起免疫排斥反应,如果新型免疫抑制剂药物得到改善,将来异体牙移植的临床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的Micro CT在骨形态三维结构的技术特长。方法共10例下颌骨标本被分为髁状突组和下颌骨体部组,20个volume of interests被图像分析软件建立,每组各10个。计算每个像元大小的每个参数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反复用ANOVA检验不同参数的值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在所有重建像元大小中,下颌骨体部组的骨体积与骨体积分数与18μm像元组相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在髁状突组中,比36μm大的像元大小有意义(P<0.05),但像元大小在36μm时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骨小梁厚度及数量在下颌骨体部组和髁状突组都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Micro CT是一种快速、准确、不损伤标本内部结构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Micro CT技术测量牙根尖到颊侧骨板的解剖距离。方法应用Micro CT(Skyscan 1072,Antwerpen,Belgium)及cutome计算机软件分析三维骨结构。结果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和远中根到颊侧骨板的距离平均为5.18mm和4.09mm。上颌骨的颊根中,上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和远中颊根到颊侧骨板的距离最大,分别是4.63mm和3.61mm。结论Micro CT是一种快速、准确、不损伤样本内部结构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牙种植术要求术者充分利用现有的骨量植入种植体,达到修复所需的最佳位置,同时尽最大可能避免各种副损伤,化解手术风险。目前基于CT数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种植导板等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采用口腔种植手术导板技术可在手术进行前对手术的效果进行评估,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本文对口腔种植导板的制作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