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68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硫嘌呤类药物作为一类常用的免疫抑制药,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其治疗窗窄,药动学个体差异大一直是困扰该类药物临床应用的难题。许多因素可影响硫嘌呤类药物的代谢及药理效应,但其代谢过程中涉及的代谢酶所具有的遗传药理学方面的个体差异被认为是主要因素。近年来各主要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对硫嘌呤类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也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就相关代谢酶(TPMT,ITPA,GST,HPRT,XO,IMPDH及GMPS)的遗传多态性与硫嘌呤类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硫嘌呤类药物个体化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改良"S"型固定法在经肘上置入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例PICC置管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在进行PICC维护时,按照"S"型固定法固定PICC外露段,使肝素帽与上臂纵轴中心线平行。观察组以改良"S"型固定法固定PICC外露段,以上臂纵轴为中心线将肝素帽外展30~45°角。观察两组患者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尾端软管打折发生输液通路堵塞报警情况及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尾端与肘窝皮肤接触产生的疼痛程度及输液期间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无1例发生因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尾端软管打折造成输液通路堵塞,对照组发生20例,并有不同程度的触痛,观察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9,P0.01)。结论改良"S"型固定法有效避免与PICC末端肝素帽连接的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尾端软管屈肘时打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该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沙利度胺,治疗至少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4个月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率、肿瘤缓解率、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PSA下降率、肿瘤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为状态(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多西他赛可改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关于儿童急性白血病(AL)的病因,目前主流研究认为其发生与发展是多种内外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其中环境污染与儿童AL发生的相关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目前空气污染与儿童AL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以及可能与儿童AL发病相关的空气污染物种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血中内脂素、IL-18的水平差异及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科2013~2014年行产前检查并住院足月分娩的GDM患者40例(GDM组),同时选取同期血糖正常的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一般情况和血糖、血脂、内脂素、白介素-18 (IL-18)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分析GDM组血清内脂素、IL-18和其他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GDM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内脂素、IL-18和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孕妇的内脂素分别与FPG、2hPG、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P<0.05;IL-18分别与FPG、2hPG、FINS和HOMA-IR呈正相关,P<0.05.结论:GDM孕妇血清内脂素、IL-18可影响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31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2 m L、特布他林雾化溶液2 m L、雾化吸入,2次/天,7天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PEF、FEV1)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3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3.4%,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对于晚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46例晚期肺癌患者,分别采取培美曲塞单药治疗和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或顺铂治疗。结果46例患者共治疗88周期。4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7例(15.2%),病情稳定24例(52.2%),病情进展15例(32.6%),客观有效率为15.2%,疾病控制率为67.4%。化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经有效处理后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培美曲塞治疗晚期肺癌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地增加患者生存时间,且对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治疗晚期肺癌的理想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肺癌为近年来发病率与病死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临床确诊通常已至中晚期,而肺癌晚期预后差难以治疗,因此肺癌严重威胁人民健康[1-7]。肺癌常用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特别是近年来胸腔镜手术方法的成熟,其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肺癌患者手术的成功率与生存率[8-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高脂培养肌细胞自噬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棕榈酸(0.1、0.2、0.4、0.6 mmol/L)及二甲双胍(0.5、1、2、5、10 mmol/L)分别干预L6肌细胞24 h,CCK 8法检测肌细胞的存活率。棕榈酸和二甲双胍干预肌细胞24 h后,Western印迹检测微管相关轻链蛋白3(LC3Ⅱ)、自噬相关蛋白Beclin 1、泛素结合蛋白p6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3(SIRT3)蛋白表达及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水平,RT-PCR技术检测上述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棕榈酸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肌细胞活力,2 mmol/L二甲双胍显示最佳的对抗作用。0.4 mmol/L棕榈酸和2 mmol/L二甲双胍干预肌细胞24 h后,棕榈酸显著减少LC3Ⅱ/LC3I、Beclin 1、SIRT3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62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P<0.05),棕榈酸的这些作用可被二甲双胍所对抗(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刺激AMPK的磷酸化增加SIRT3的表达而增强脂肪酸培养的肌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处置一起由食用新鲜“羊初乳”导致的布鲁氏菌病(布病)暴发疫情,为科学开展食源性布病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布病个案调查表,对医院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再根据调查线索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进行可疑病例搜索调查和实验室采样检测,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起疫情共确诊6例布病病例,均为同一日在某乳制品公司现场饮用新鲜“羊初乳”的同一参观团人员,罹患率高达50.00%(6/12)。结论 综合病例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本起疫情为布病暴发疫情,引起原因为生饮未经消毒的羊奶。疫情提示牛、羊等奶制品需加强监管,降低布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