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数理化   89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Zn(Ⅱ)-双呋喃甲醛缩乙二胺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伟  张逢星  李珺  李恒欣  霍涌前  杜桂香 《化学学报》2004,62(16):1529-1532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双呋喃甲醛缩乙二胺与Zn2 + 的Schiff碱配合物 ,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结构 .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 1) /n ,a =0 8780 ( 11)nm ,b =1 44 61( 18)nm ,c =1 14 95 ( 15 )nm ,α =90° ,β =94 12 1( 18)° ,γ =90° ,V =1 45 6( 3 )nm3 ,Z =4,F( 0 0 0 ) =712 ,μ =2 0 5 1mm-1,R1=0 0 471,wR2 =0 0 85 7.用Gaussian 98程序计算了该配合物的键长、键角、电荷布局和频率 .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配体与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2.
综合分析了历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命题的特点和导向,从学生培养、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师能力提升等方面探讨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基础题命题立足于基本知识点的考核,其衍生内容为实验改进提供了思路和素材;综合题的命题体现了聚焦经典物理理论、国际前沿性、技术引领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阅读文献能力、融会贯通的物理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进行了考核.物理实验教学应在一定程度上融入通识教育的内涵,培养学生科学的操作习惯、科学的思维方式.基础物理实验室的建设在注重高精尖测量设备的配套同时,应该保持传统的开放和自组的经典实验,保持一定的通用测量仪器的更新率.专题式实验教学对实验教师的知识体系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熟悉基础测量,又要了解科研前沿,紧跟行业进步.  相似文献   
93.
油-气润滑过程中润滑油液滴受高速气流扰动易形成含气泡油滴,微气泡将对油滴撞击壁面时的运动过程以及壁面油膜层的形成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耦合的水平集-体积分数方法,对含气泡油滴撞击油膜壁面行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考察含气泡油滴撞击油膜壁面时气泡的变形运动过程,探讨气泡破裂的动力学机制,分析气泡大小、碰撞速度和液体黏度等因素对含气泡油滴撞壁过程中气泡变形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含气泡油滴撞击油膜壁面后气泡会发生变形,并破裂形成膜液滴;气泡随同液滴运动过程中,气泡内外压力和速度梯度变化是使气泡发生破裂的主要诱因.气泡大小对气泡破裂方式影响较大,气泡较小时发生单点破裂,而气泡较大时更容易发生多处破裂.不同大小气泡受力差异较大,气泡大小与破裂发生时刻没有明显相关性.碰撞速度和液体黏度对气泡的变形、破裂和破裂发生时刻都具有一定的影响.碰撞速度越大,油滴动能越大,更容易产生气泡变形和破裂现象.液体黏度增大,在油滴撞壁运动前期促进气泡变形,而在运动后期可以阻延气泡破裂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94.
针对FV520B钢进行了不同应变幅值下的单轴低周疲劳试验,分析了循环特性的幅值相关性,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模拟计算。试验结果表明:FV520B钢在小应变幅值下,仅在循环初期表现出轻微的循环硬化,随即达到稳定状态,各应变幅值下失效前的循环软化现象并不明显;塑性变形随总应变幅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利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后,结合模拟结果,采用Coffin-Manson方程对材料进行疲劳寿命预测,预测结果均位于2倍分散带内。  相似文献   
95.
无论对深入理解电子-原子的作用机制,还是在材料等领域的实际应用,电子轰击原子的内壳电离截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电子碰撞引起原子内壳电离的实验数据多集中在几十keV 入射能量和中小Z 靶原子,其它数据相对比较缺乏。本工作以能量为1.0 MeV电子轰击Ta 和Au 靶,通过测量靶原子特征X射线的产额,获得其K壳电离截面分别为13.3 和10.1 b,L 壳电离截面分别为554 和338 b。并将实验结果和相应的理论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本实验测得的K壳电离截面与Casnati、Hombourger 理论值、L 壳电离截面与Scoeld和Born-Bethe 的理论值相符。Accurate experimental data for atomic inner-shell ionization cross-sections by electrons are of basic importance both in understanding inelastic electron-atom intera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Up to now, most of available data on this proces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low and medium Z atoms by the bombardment of low energy electrons. In present experiments K-shell and L-shell ionization cross-sections of Ta and Au in collisions with 1.0 MeV eleltron were determined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 X-rays emitted from the target atoms. For the present collision systems the K-shell ionization cross-sections were found to be 13.3 and 10.1 b,and the L-shell ionization cross sections were 554 and 338 b, respectively. The measured K-shell ionization cross sections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theoretic predictions of Casnati and Hombourger, while L-shell ionization cross sec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Soc eld and Born-Bethey.  相似文献   
96.
污泥内层和外层胞外聚合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污泥LB-EPS和TB-EPS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污泥LB-EPS和TB-EPS中都有三个明显的荧光峰,分别为Peak B(λex/λem=270~280 nm/345~360 nm),Peak C(λex/λem=330~340 nm/410~430 am)和Peak D(λex/λem=390 nm/450~470 nm).其中Peak B为类蛋白荧光(Protein-like)、Peak C为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Visible fulvic-like)、Peak D为类腐殖酸荧光(Humic-like).从各荧光峰的荧光强度来分析,LB-EPS和TB-EPS中的主要成分都为类蛋白,然后依次为富里酸和腐殖酸.浓度和pH值对污泥LB-EPS和TB-EPS的三维荧光特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但影响程度略有区别,表明作为外层的胞外聚合物,LB-EPS表现出与TB-EPS不全相同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97.
对6H-SiC单品体材料进行了从80到320 K的低温变温拉曼光谱测量,从实验得到的谱图上指认了部分6H-SiC的折叠拉曼峰,重点利用三声子模型和四声子模型分析了A1(LO)光学声子模峰位和线宽在低温下随温度的变化特性.实验发现,随着温度降低,LO声子模谱峰中心向高波数移动,线宽减小;同时发现当温度低于160 K时,无论足谱峰中心位置还是线宽的变化都趋于平缓,这是在常温和高温下观察不到的,说明在160 K以下时A1(LO)谱线线宽是由声子本身的性质决定,温度对线宽的影响几乎可忽略;理论拟合表明,四声子模型更能与实验数据相符,三次、四次非谐振动共同作用,前者是主要过程;温度越低,A1(LO)光学声子寿命越长,这是由于原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随温度降低而下降,声子弛豫减弱.  相似文献   
98.
孙家宝  孙慧  王伟  蔡华  陈小兵 《中国物理 B》2009,18(10):4511-4514
SrBi4-xFexTi4O15 (SBFT-x) thin films (x = 0.00, 0.05, 0.08, 0.15) have been synthesized on Pt/Ti/SiO2/Si (100) substrates by sol-gel method. This paper finds that Fe-doping does not change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SrBi4Ti4O15 (SBTi). The coercive filed (Ec) and remnant polarisation (Pr) increase at first, then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Fe doping content. At a maximum applied field of 229 kV/cm, the 2Pr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of 91.1 μC/cm2 at x = 0.05 and the corresponding Ec is 72 kV/cm. The 2Pr increases by about 260% and the Ec decreases by about 6%, respectively. Obviously, the ferroelectric property of SrBi4Ti4O15 is greatly enhanced by Fe doping. The fatigue-enduranc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BFT-0.05 is not improved. After 1.1×109 read/write cycles at a frequency of 50 kHz, the nonvolatile polarisations (Pnv = P*-P∧) decreased about 48% of its initial value.  相似文献   
99.
当高电荷态类钴氙离子(cobalt like -Xe, Xe27+)入射金属Ni表面过程中,共振电子俘获释放势能完成中性化,形成多激发态的Xe原子,其外壳层电子退激辐射红外光谱线.入射离子特殊的势能释放方式、离子动能和金属表面引起离子增益的能量在极短的时间(飞秒量级)沉积靶平方纳米尺度的空间范围,引起靶表面原子激发和电离,形成复杂组态之间的跃迁,特别是偶极禁戒跃迁(电四极跃迁、磁偶极跃)和X射线发射.单离子X射线产额随入射离子的动能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高电荷态离子 红外光谱线 X射线 禁戒跃迁  相似文献   
100.
252Cf源辐射背景对X光闪光照相光电接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有核环境下的X光闪光照相中,为保证CCD光电接收系统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开展了科研所需剂量的辐射背景对闪光照相光电接收系统影响的研究。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科研要求的辐射剂量远小于X光闪光照相光电接收系统各器件的辐射损伤阈值,不会造成辐射损伤;辐射背景在CCD相机图像上形成的本底灰度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很小。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建立和选择适当的屏蔽方式可以保证以下两点:一是科研所需剂量的辐射背景在CCD相机图像上形成的本底灰度要小于科学级相机的固有本底噪声,可以保证图像质量;二是在科研所需剂量的粒子和射线辐射下,X光闪光照相光电接收系统工作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