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1篇
数理化   1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德安  徐良瑛等 《光学学报》2001,21(10):190-1193
在双掺杂(Fe,Mn):LiNbO3晶体光色效应非挥发性全息存储实验中,观测到光束耦合作用导致的自增强和自衰减效应,根据这种自衍射效应,归纳了四种记录和光固定实验组合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在记录和光固定过程中利用自增强效应得到的最高衍射效率为利用自衰减效应得到的衍射效率的两倍左右,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和利用自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2.
An optically fixed photorefractive correlator is presented,where two-centre non-volatile holographic recording is employed to write and fix the matched filter in doubly doped LiNbO3 crystals.This correlator shows good corre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sensitivity to the writing beam during readout.It can be used in cased requiring stability and not requiring modification for a long period,and it is refreshed optically when new information needs to be registered.  相似文献   
13.
光折变全息CO2激光局域热固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波  徐良瑛 《光学学报》1998,18(5):56-561
提出用CO2激光对记录于LiNbO3晶体中的全息进行实时实时地局域热固定,通过脉冲加热和加载吸热体,可以使得温度范围在100~200℃之间的区域接近于加热光的形状,分布于一局部范围,文中给出了加热模型及其数值解,通过得到了最优解参数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用CO2激光可以成功地光折变全息进行实时地地局域热固定,并且加热时间短,固定转换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我们观察到了LiNbO_3:Fe晶体中某些几何配置下十分异常的喇曼光谱现象。这一现象是与该晶体光折变后出现的异常光散射现象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光强对(Cu,Ce)\:LiNbO3晶体非挥发性全息记录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实验研究了 (Cu ,Ce)…LiNbO3 晶体用蓝光敏化红光全息记录的光强对记录灵敏度和饱和衍射效率的影响。敏化光增加了记录灵敏度 ,足够高的光强将导致灵敏度的饱和行为。记录光以亚线性的关系Ixr(x <1)增大记录曲线 η1/ 2 t初始记录阶段的斜率 ,因而降低了记录灵敏度。饱和衍射效率对记录光和敏化光光强的依赖关系表明了存在饱和衍射效率的极大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LiNbO3:Fe的可见激光表面损伤;光伤迹线(位错滑移带与微裂纹)与针状微畸伴生。它们位于光斑边缘的正Ps端;微畴起于光伤迹线与晶体表面的圆柱形沟道。我们发现LN:Fe中的这些损伤缺陷能够为光生伏特效应下的空间电荷所缀饰;它们在正交偏光镜下明晰可见。本文讨论了由晶体缺陷所致的自增强衍射光,富集于缺陷的空间电荷所致的空洞场,以及由此场导致的发生在畴界上的静电斥力对此损伤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赵明君  徐良瑛 《光学学报》1992,12(9):74-779
从实验上和理论上对光折变晶体Bi_(12)SiO_(20)的电光效应和光电导效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两种效应中出现的非稳振荡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Fe:LiNbO3晶体在波长为6328?的低功率激光下的简并四波混频(DFWM)现象。给出了在不同泵浦功率下,共轭波强度随照射时间变化的实验曲线。验证了共轭波的位相补偿特性,并利用该特性校正了位相畸变的图象,得到了与理论相一致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双掺杂LiNbO3∶∶Fe∶Mn晶体光色效应非挥发性全息存储的理论研究,发现记录和光固定过程中都存在光束耦合作用导致的自增强和自衰减效应,并对其进行了理论稳态分析以及数值模拟. 利用自增强和自衰减效应得到的实验结果同理论分析相符. 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在记录和光固定过程中都利用自增强效应得到的最高衍射效率可为都利用自衰减效应得到的最低衍射效率的两倍左右,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和利用自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