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斜仰半截石位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脏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析该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斜仰半截石位行B超引导PCNL治疗69例肾脏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5~66岁,平均(38±15)岁,肾结石平均最大径3.0cm。输尿管上段结石平均最大径1.6cm。结果所有病例均在B超引导穿刺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6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2mL,一次性结石清除率为100.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斜仰半截石位PCNL治疗肾脏与输尿管上段结石具有创伤小,结石清除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2.
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治疗儿童肾脏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越来越得到泌尿外科医师的认可。然而对儿童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全麻管理,报道较少。现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3月儿童经皮肾镜取石术12例术中的全麻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两步酶法分离小鼠睾丸支持细胞以及在体外培养、纯化、鉴定过程中的优越性。方法:选取7~8d雄性昆明小鼠,用胶原酶Ⅳ及胰蛋白酶两步酶法分离小鼠睾丸组织获得支持细胞,利用细胞差速贴壁特性纯化支持细胞,利用倒置显微镜、PI染色、特异性抗体标记的方法从多个维度鉴定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结果:培养72 h后支持细胞呈片状平铺于培养皿底层,相互接触,连接成片。用波形蛋白特异性鉴定证实本实验分离所获得的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经过PI染色提示这些支持细胞为具有活性的支持细胞。结论:本研究提示两部酶法是一种简便且高效的分离小鼠睾丸支持细胞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4.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22岁,因"左胸部刀刺伤术后14天"入院。14天前患者被刀刺伤致左侧胸部疼痛并流血,急诊于外院市人民医院行"左侧剖胸探查+心脏修补+胸腔闭式引流术+清创缝合术"。术后患者反复发热,最高体温39℃,于2018年02月24日转入急诊行心脏彩超提示:室间隔穿孔(肌部),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少量心包积液,左室收缩功能测值正常,左侧胸腔探及大量液暗区。胸部CT平扫提示:左侧胸部皮下软组织局部缺损,软组织稍肿胀,  相似文献   
25.
背景:通过局部给药系统实现对移植器官的选择性免疫抑制,是避免全身性用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肾上腺分泌精皮质激素这一特性,将肾上腺(或肾上腺种植体)作为移植器官局部糖皮质激素的给药途径,有望避免全身性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所带来的并发症.目的:建立肾上腺大网膜自体种植模型,观察肾上腺种植体对移植肝的保护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5/2008-10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选择雄性SD大鼠50只作为供体,雄性近交系Wistar大鼠50只作为受体.方法:雄性近交系Wistar大鼠饲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5只.肾上腺大网膜自体种植后肝移植组在成功制备肾上腺大网膜白体种植模型的基础上,再行同种异体肝移植;单纯肝移植组仅行同种异体肝移植.2组肝移植后均未用任何免疫抑制剂.主要观察指标:观察肝移植后受体鼠存活时间,检测肝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移植肝及肾上腺种植体的形态学变化和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及皮质醇、总胆红素浓度变化.结果:肾上腺大网膜自体种植后7周,肾上腺种植体恢复内分泌功能,肝移植后光镜下观察肾上腺种植体生长良好.肾上腺大网膜自体种植后肝移植组大鼠中位生存期超过30 d,较单纯肝移植组中位生存期12 d明显延长.2组大鼠血清皮质醇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肝移植后第7天,单纯肝移植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总胆红素浓度均显著高于肾上腺大网膜自体种植后肝移植组(P≤0.05).肾上腺大网膜自体种植后肝移植组肝脏病理改变表现为Williams 0级,单纯肝移植组移植后第3天即表现出轻度排斥反应改变,第7天病理变化明最加重,达到Williams 3级.结论:大网膜上种植成活并恢复内分泌功能的肾上腺种植体在移植后早期对移植肝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尿石症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衍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erived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d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预测PCNL术后SIRS发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诊治的292例PCNL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体检健康对照者120例的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依据PCNL术后是否发生SIRS分为非SIRS组和SIRS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92例结石患者中,PCNL术后发生RIRS共88例,与非SIRS组相比较,在性别、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肌酐、尿素氮、GFR、术中尿培养、结石负荷、手术时间、NLR、dNLR、LMR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HR=0.179,P=0.022)、白细胞(HR=2.321,P0.001)、中性粒细胞(HR=1.411,P=0.046)、淋巴细胞(HR=0.179,P=0.003)、术中尿培养(HR=2.437,P=0.018)、结石负荷(HR=1.005,P0.003)、手术时间(HR=1.028,P0.029)、鹿角型肾结石(HR=5.775,P=0.017)、NLR(HR=2.905,P=0.004)、dNLR(HR=14.687,P=0.002)是结石患者行PCNL术后发生SIR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图结果显示术前NLR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为75.7%,dNLR曲线下面积为0.813,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9%、66.9%。结论性别、术前NLR、dNLR值、结石负荷、术中尿培养、鹿角型肾结石为PCNL术后SIRS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术前NLR、dNLR值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简便、安全、经济的优点,是预测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尿石成分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特点,为预防其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对207例泌尿系结石行定性分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本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在不同解剖部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结石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一水草酸钙检出率最高,为89.37%。女性患者碳酸磷灰石(52.70%)的检出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尿酸或尿酸盐(19.55%)的检出率高于女性。中年草酸钙(43.45%)检出率高于老年。结论采用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尿石成分,对尿石症的综合治疗及科学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精原细胞GDNF基因干扰后精原细胞GDNF m RNA的表达,了解GDNF在精原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设计、构建多个针对GDNF的干扰性小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转染精原细胞,筛选出对GDNF基因干扰效率最高的GDNF si RNA,用酶标仪测定精原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精原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精原细胞GDNF m RNA的表达强度分别为12.32±1.22%、54.25±1.34%,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5.43±1.91)%、(5.61±0.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构建的阳性表达载体有效抑制了GDNF m RNA表达并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了精原细胞的增殖。结论 RNAi可有效抑制精原细胞GDNF m RNA和蛋白表达,GDNF在精原细胞增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估经皮肾造瘘术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上尿路梗阻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7月~2012年12月共78例患者,18例血钾高于6.5 mmol/L,13例严重酸中毒(CO2-CP<15 mmol/L或血pH<7.25),先给予血液透析等治疗纠正高血钾和酸中毒后再手术。2例有凝血机制异常(APTT延长大于10 s,PT延长大于5 s),予以输新鲜血浆出血倾向得到改善后再手术。58例贫血,其中26例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90 g/L,通过输浓缩红细胞将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提高到90 g/L左右或以上后再手术。其余患者均直接接受手术。结果 78例患者(共126侧)均安全成功耐受经皮肾造瘘术,手术时间10~30 min,平均单侧13 min,双侧25 min。43例患者术后2~20 d肾功能恢复正常,31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至不需要血液透析水平,4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未能好转。结论血尿素氮及肌酐的高低不是判断患者能否耐受经皮肾造瘘术的首要因素,只要患者内环境相对稳定、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且凝血机制基本正常均可手术。但血色素纠正到大于90 g/L较为安全,这能为可能出现的致命性大出血留出一定的安全空间。  相似文献   
30.
后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24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后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切除与成形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 方法泌尿系疾病患者245例,均采用腹腔镜技术经腹膜后途经完成手术,包括肾上腺切除术17例、根治性肾切除术32例、肾部分切除术12例、肾结核肾切除术15例、巨大肾积水肾切除术5例、无功能肾切除术32例、马蹄肾单侧无功能肾切除术1例、肾盂癌根治术5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6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46例、多囊肾去顶减压术4例(6侧)、肾盂成形术12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58例(62侧). 结果 245例(251侧)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20~250 min,平均59 min.术中出血量约5~300 ml.手术并发症有腹膜损伤4例,立即缝合;皮下气肿9例、皮下瘀血2例,术后自行吸收;切口漏尿3例,经过半卧位引流和保留导尿4~7 d后停止.恢复顺利,术后1~7 d下床活动. 结论 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刨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泌尿外科器官保留及功能重建手术中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