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0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骨骼肌条件培养液对胸部恶性肿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骨骼肌微环境因素对胸部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评价其在骨骼肌转移瘤罕见性中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原代培养新生W istar大鼠骨骼肌细胞,用MTT法分析、比较其条件性上清液(MMCM)对胸部恶性肿瘤细胞(A549,肺泡细胞癌细胞株;An ip-973,肺腺癌细胞株腹水型亚系;PLA-801C,肺巨细胞癌细胞株;NC I-H466,肺小细胞癌细胞株;Eca109,人食管鳞癌细胞株)及正常非肿瘤细胞(金黄地鼠肾细胞株BHK-21)的体外抑瘤作用。结果MMCM分别与A549、An ip-973、PLA-801C、NC I-H466、Eca109及BHK-21共同培养后,五株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显著受抑,而正常非肿瘤细胞株则不受影响。结论新生大鼠骨骼肌细胞可产生选择性抑制胸部恶性肿瘤细胞增殖的抑瘤物质,这种抑瘤物质可能是临床上骨骼肌内罕见转移瘤现象的生物学基础,并可望因此而诞生一种新的防治肿瘤转移的方法,并最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葡萄糖易化扩散转运蛋白-1(Glut1)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组织中表达的特点及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之间的关系. 方法 20例BAC患者术前行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检查,检测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及正常肺组织标准摄取值(SUVlung).采用标准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亲和(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肿瘤与周围正常支气管肺组织的Glut1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观察其染色阳性细胞率与染色强度. 结果 20例患者肿瘤的18F-FDG摄取高于相应的正常肺组织(SUVmax、SUVmean和SUVlung分别为3.09±1.35,2.37±1.03和0.39±0.09).20例BAC组织均有Glut1的表达(阳性细胞率73.8%±14.8%,染色强度2.8±0.9级),但肿瘤组织普遍表现为胞浆着色,染色强度较弱.正常支气管肺组织无Glut1表达.18F-FDG摄取和Glut1表达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1). 结论 BAC组织中Glut1表达有其自身的特点,与18F-FDG摄取有关.  相似文献   
83.
Hemangiopericytoma arising from pericytes is an uncommon,potentially malignant tumor of vascular origin.This tumor is usually found in the soft tissue,with definite musculoskeletal predilection.  相似文献   
84.
支气管成形术对呼吸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支气管成形术对术后早期呼吸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MCC)的影响。方法:将16例成年杂种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左肺上叶袖式切除术和左主支气管成形术,另一组行标准左肺上叶切除术。术前和术后第3、7、10天对气管支气管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和粘膜微血流进行测定,并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气管支气管纤毛上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支气管成形术组术侧呼吸道的粘液纤毛清除功能在术后早期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支气管吻合口远端粘膜微血流在术后第3、7、10天分别下降到术前的60%、67%和76%。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发现吻合口远端粘膜纤毛上皮有局灶性脱落,纤毛排列疏松。结果:支气管成形术后早期术侧呼吸道的粘液纤毛清除功能明显下降,其原因可能与手术破坏呼吸道粘膜血运有关。  相似文献   
85.
背景与目的肺磨玻璃样微小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 GGO)病灶的定位是微创手术切除的技术难点。各种定位方法均有报道,但每一种方法均有其不足。本研究拟通过评价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对GGO微创切除的价值,初步探索肺部<10 mm的GGO积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2009年10月-2013年10月共32例GGO患者,41个GGO,行胸腔镜微创切除术,麻醉插管后皆在手术体位下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CT引导Hook-wire定位。记录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的失败率、并发症、胸腔镜手术转为开胸手术的几率、住院时间等,计算病灶组织学分型中的恶性几率,讨论肺部<10 mm的GGO积极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结果共32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7例)行41个GGO胸腔镜微创切除术,其中2个病灶、3个病灶和5个病灶同时微创切除患者数量分别是3例、1例、1例。病灶直径2 mm-10 mm(平均5 mm),病灶距离胸膜垂直距离5 mm-24 mm(平均12.5 mm)。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成功率10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转化为开胸手术比率为0,CT定位时间平均8.4 min(4 min-18 min),微创切除病灶所需时间平均32 min(14 min-98 min),中位住院时间为8 d(5 d-14 d)。GGOs术后组织学诊断结果为:原位腺癌(肺泡癌)19例,约46.3%,腺癌8例,约19.5%,大细胞癌1例,约2.4%,不典型腺瘤样增生9例,约22%,炎性病灶4例,约9.8%。结论肺部GGO是恶性病灶的几率很大,对典型GGO患者积极微创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术中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技术极大提高GGO微创切除可行性、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GGO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6.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肉瘤。好发于四肢的深筋膜、肌肉和后腹膜。胸腔内非常少见。本文报告4例,分别发生在纵隔、气管、食管和肺。这类肿瘤来源于原始的间叶细胞,主要是由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构成。另外,往往还含有多形巨细胞和炎性细胞,常与其他肉瘤相混淆。术前不易确诊。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的首选。术后放疗和化疗对预防复发和转移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7.
在1986年犬异体心肺联合移植动物实验的基础上,1987年作者等又对猴异体心肺移植实验进行了研讨。猴与人同属灵长类动物,更有利于技术经验的临床过渡。 方法 本组共施行猴异体心肺移植手术12次。供猴体重5.5~8.5kg,平均7.2kg。受猴体重6.3~9.0kg,平均7.9kg。受者手术采取分别切除心肺的方法,以免损伤膈神经、迷走  相似文献   
88.
单肺通气胸腔镜手术对幼猪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单肺通气麻醉胸腔镜手术对幼猪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家猪8只,体重(7.1±0.7) kg。吸入1%异氟醚维持麻醉,颈部气管切开行左主支气管插管。通过Swan-Ganz漂浮导管和动脉导管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单肺通气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从(15.8±1.5) mm Hg(1 mm Hg=0.133 kPa)升至(19.5±2.3) mm Hg(P<0.05),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及其它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幼猪可以较好地耐受单肺通气麻醉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89.
经胸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198 3年 6月至 1997年 11月 ,我们以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为目的 ,采用机械方法经胸进行食管胃颈部吻合 (颈段食管胃吻合 )治疗食管癌 92例 ,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就一些处理技术和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 6 6例 ,女 2 6例。年龄 35~ 70岁 ,平均 5 4岁。食管上段癌 17例 (18 5 % ) ,中上段癌 42例(45 6 % ) ,中下段癌 33例 (35 9% )。临床病理分期I期 6例(6 5 % ) ,IIa期 6 6例 (71 7% ) ,IIb期 6例 (6 5 % ) ,III期 14例(15 2 % )。术前 8例接受放疗 ,剂量为 40~ 6 0Gy/ 4…  相似文献   
90.
18 氟脱氧葡萄糖 (18F Fluorodeoxyglucose ,18FDG)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 ,它进入肿瘤细胞后分解为 6 磷酸脱氧葡萄糖 ,但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差异 ,无法继续进入第二步分解 ,也不能再回到细胞外 ,于是在肿瘤细胞中大量集聚。正电子发射体层显象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 ,PET)利用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在生化代谢方面的差异对肿瘤作出诊断 ,同目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如CT ,MRI等相比 ,显示了更好的效果 ,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PET装置由探测器及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组成。18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