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20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中美两国的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由于两国历史、文化及社会背景的不同而有一些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和实施等诸多方面.笔者试着从课程目标角度,对我国新近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中国《标准》)和美国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于2000年颁布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以下简称美国《标准》)作一比较分析,希望能对我国《标准》的解读、实施及进一步完善提供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新数学教材《New Mathematics Count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翔  童莉 《数学通报》2003,(11):29-32
新加坡的数学教育因其在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调查 (TIMSS ,1 996)中位居第一而一直倍受国际数学教育界的关注 .2 0 0 2年 5月 ,在新加坡参加第 2届东亚数学教育会议 (EARCOME2 )期间 ,笔者购得由其教育部审定 ,2 0 0 2年起使用的新加坡新数学教材一套 (NewMathematicsCounts ,编著者TayChoonHong、MarkRiddington、MartinGrier) ,读后感觉颇有新意 ,对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亦有诸多可借鉴的地方 .1 新数学教材概况这套新数学教材是按照新加坡最新的数学教学大纲编写的全英文教材 ,共 5册 ,适合于普通中学阶段使用 .1、2、3…  相似文献   
13.
在两类半序空间,为了求解二元新型混合单调算子的不动点,采用了与以往大不相同的假设条件和迭代格式,获得多个不动点定理,并利用这些定理给出了在四类工程科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1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对珠算的要求 在我国现行使用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没有对珠算作任何要求.算盘作为在中国发明的古老的计算工具,随着它在世界各国的传播和应用,人们对它的认识已经超越了"计算工具"的意义.在我国现行使用的<标准>中为什么取消了对珠算的要求呢?从新中国成立后,"大纲"的变迁来看对"珠算"要求的变化(表1)可知,<标准>对算盘的功能仍然仅定位于"计算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国内高校所采用的工科大学物理教材中,程守洙、江之永的《普通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教材1)与张三慧的《大学物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教材2)使用得较为普遍,涉及的学生人数众多。但两种教材在静电学规律的提法上却有所不同,教材1称为“高斯定理”,而教材2则为“高斯定律”。部分同学虽意识到两种提法不同,但并没有做进一步的思考,认为这只是名称上的不同而已,并无其他深意。其实这两种不同的提法隐含了教材作者对静电场高斯定理(定律)与库仑定律关系的两种不同认识。本文讨论仅限于静电场与静止电荷。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注入的方法合成了CH3NH3Pb Br3纳米片,荧光光谱分析发现稀释一定的倍数会使荧光光谱由451 nm红移到531nm。TEM及XRD分析表明,发光红移是由CH3NH3Pb Br3纳米片聚集自组装导致的颗粒变大引起的。进一步的对比实验表明,油胺在纳米片聚集自组装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结合XRD和TEM表征,阐述了CH3NH3Pb Br3纳米片聚集自组装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刘洋  黄翔  王敏  廖建 《有机化学》2023,(4):1499-1509
手性苯并环状磺酰胺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功能性有机分子,发展其高效的不对称催化合成方法一直备受关注.铜催化环状N-磺酰亚胺与β,γ-不饱和N-酰基吡唑的不对称Mannich-type反应是一类新合成策略.在温和反应条件下,该方法以良好的产率,优异的选择性(区域选择性(γ/α>20/1)、非对映选择性(dr>20/1)、对映选择性(upto93%ee)得到γ-加成产物手性苯并五元环状磺酰胺,且底物范围较广,官能团兼容性较好,为结构多样的手性苯并环状磺酰胺及其衍生物合成提供新的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18.
探索了硫酸沙丁胺醇在酸性介质中与铈()和罗丹明B的化学发光行为,对影响该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的诸因素进行实验和探讨,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检测硫酸沙丁胺醇的新方法,检测的线性范围为4.0×10-8—2.0×10-6g/mL,检出限为1×10-8g/mL,对5.0×10-7g/mL硫酸沙丁胺醇连续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4%。该方法应用于硫酸沙丁胺醇片剂含量的测定并与标准方法(中国药典法)比较,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黄翔  喻敏  牛曦煜  王军  姚小泉 《合成化学》2018,26(9):711-720
芳烃苄位的选择性氧化是合成芳香醛、酮的重要合成途径,在化学合成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系统地从杂多酸催化体系、金属催化体系、N-羟基邻苯酰亚胺催化体系、仿生催化体系以及新型催化体系等方面对在液相中进行的苄位选择性氧化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利用小波分析和Fisher判别等方法,研究了典型鱼毒性藻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海洋卡盾藻(chattonella marina)及卵圆卡盾藻(chattonella ovata)在不同铁浓度培养条件下各生长期的溶血毒素与三维荧光特征光谱的关系。通过Coif2小波分析发现,鱼毒性藻类与非鱼毒性藻类的荧光特征谱差异主要集中在第1~10个数据点(波长λem=650~680 nm)和35~47个数据点(波长λem=725~750 nm;λex=400~425 nm)的荧光强度变化。利用该波段的藻类荧光强度及其对应的溶血活性值进行Fisher判别函数分析,对鱼毒性藻类的正确判别率为91.7%,非鱼毒性藻类的正确判别率高达100%,对具中等溶血活性(≥10 HU, <20 HU)藻类的正确判别率为70%,而对低活性(<10 HU)和高活性(≥20 HU)藻类的正确判别率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