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数理化   7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该文首先通过两步化学反应合成NO识别分子3,4-二氨基苯硫醇(DABT),然后制备具有强表面拉曼增强散射(SERS)效应的银包金纳米星(AuNSs@Ag)材料,并通过Ag—S键对其进行DABT修饰,制备了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AuNSs@Ag-DABT。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水合粒径、Zeta电位以及紫外吸收光谱对纳米探针进行表征,并开展了NO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AuNSs@Ag-DABT纳米探针表面有尖锐突出的星状结构,尺寸约为80 nm。NO存在时,DABT与NO发生反应并在541 cm-1附近出现一个新的拉曼峰(三唑环),而在1 078 cm-1处的拉曼峰(C—S离面弯曲峰)强度保持不变,因此可以根据I541/I1078的比值定量检测NO。在最优条件下,I541/I1078的比值与NO浓度在10~60 nmol/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响应,检出限为3.89 nmol/L。选择性实验表明该比率型SERS纳米探针对NO响应具有良好的专一性和抗干扰...  相似文献   
32.
用NH2OH·HCl, (NH4)2C2O4和H2O2对表层沉积物中非残渣态的Mn氧化物、Fe/Mn氧化物和有机质进行选择性化学萃取, 同时提取粘土矿物, 并对提取前后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比表面积、FTIR、ESEM和XRD等分析. 结果表明, 萃取后沉积物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 沉积物颗粒的分散度随之增大, 晶体边缘逐渐清晰, 棱角逐渐分明, 但沉积物的XRD和FTIR谱图变化不大, 原因在于XRD和FTIR谱图中的特征峰主要是由矿物组分产生的. 萃取后随着沉积物分散度的增大, 晶体颗粒表面粗糙度减弱, 沉积物的吸附能力降低, 表明颗粒表面特征对重金属的吸附起到一定作用; 而沉积物的比表面积与沉积物吸附能力之间的反比关系说明沉积物主要吸附组分对其吸附的贡献远远大于沉积物表面与孔隙结构的贡献.  相似文献   
33.
卢喜瑞  董发勤  胡淞  王晓丽  吴彦霖 《物理学报》2012,61(15):152401-152401
为研究钆锆烧绿石固化Pu(Ⅳ)的相变化情况及化学稳定性, 以Gd2O3, ZrO2为原料, Ce(Ⅳ)作为Pu(Ⅳ)的模拟替代物质, 采用冷压热烧结的方法制备出Gd2Zr2-xCexO7(0≤ x≤ 2.0)系列样品. 分别在40 °C和70 °C的合成海水中, 对固化体的长期浸出性能进行研究. 借助粉末X射线衍射仪对所制备样品的物相信息进行收集, 利用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固化体的浸出浓度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当x ≤0.08时, 固化体保持为烧绿石相; 当x>0.08时, 固化体转变为具有缺陷的萤石型结构相. 固化体中Gd3+, Zr4+和Ce4+在合成海水中, 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浸出浓度逐渐上升, 70 °C下的浸出浓度高于40 °C下的浸出浓度. 在42 d时, 固化体中Gd3+的最大浸出浓度在0.032 μg·ml-1以下, Zr4+的最大浸出浓度在0.003 μg·ml-1以下; Ce4+的最大浸出浓度在0.032 μg·ml-1以下.  相似文献   
34.
过碳酸钠对三苯甲烷染料的降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碳酸钠为氧化剂,考察了其对孔雀石绿、灿烂绿、碱性品红及结晶紫四种三苯甲烷类染料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在pH=11、温度为20℃、过碳酸钠的浓度为10mg/L、降解时间为20min时,过碳酸钠对灿烂绿的脱色率可达到95%。通过比较四种染料的脱色效果,均显示了良好的脱色能力,说明过碳酸钠是一种广谱的三苯甲烷类染料的良好脱色剂。在此基础上,对灿烂绿的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六角形LaAlO3∶0.05Eu3+微晶样品,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EDX)和荧光光谱(PL)对产物进行表征,讨论了反应温度和NaOH浓度对LaAlO3合成的影响.XRD分析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属三方晶系(空间群R3c),对LaAlO3∶0.05Eu3+样品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进行Rietveld精修,最终R因子为Rp=6.79%,Rwp=8.96%;其晶胞参数为a=b=0.53636(2)nm,c=1.3101(1)nm.SEM分析表明,LaAlO3∶0.05Eu3+微晶具有六角形形貌,颗粒较均匀,平均尺寸约为4!m.PL分析表明,LaAlO3∶0.05Eu3+微晶的特征发射为Eu3+的5D0→7F1跃迁发射.  相似文献   
36.
以常见的非均相Schiff碱配合物Cr(salten)-MCM-41(salten:N,N-双水杨醛缩二乙烯三胺)的制备过程为例,考察了均相配合物制备过程中金属盐的种类、配位体系的pH值及固载过程中的偶联剂用量对所制备的非均相配合物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阴离子配位能力较弱的氯化物和硝酸盐提供金属中心,保持...  相似文献   
37.
近年来,随着各大光谱巡天项目的陆续实施,观测得到的天体光谱数据急剧增长。大型光谱巡天项目对光谱的自动分类和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分类问题转化为回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光谱类别预测方法,对恒星光谱进行光谱次型预测。网络主要包括25个卷积层,1个最大池化层,1个平均池化层,全连接层以及12个残差结构。最大池化层用来筛选特征,卷积层提取特征,平均池化层用于减少模型参数,提高效率。残差结构可以防止网络退化,加深网络来提取高维抽象特征以及提高训练速度。考虑到数据有非零几率存在错误标签以及损坏数据,采用Log-Cosh作为损失函数来降低坏样本带来的负面影响。实验数据使用的是从LAMOST DR5中随机抽取的80 000条光谱,由于光谱质量等原因,每个光谱型的光谱数量不一。经过剔除坏值,流量归一化后,按7∶1∶2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实验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使用数据集训练网络在光谱次型上进行类别预测,使用最大绝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以及标准差来比较不同形状卷积核的性能。将预测值作为横坐标,标签作为纵坐标,对测试集所有样本点使用二阶非线性拟合,得到了一条与y=x重合的直线。证明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光谱次型。第二部分是对模型进行内部分析,使用类别激活映射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模型预测A,F,G和K四种类型光谱时所关注的主要特征,赋予了模型可解释性。在文中数据集上,该方法对91.4%的光谱预测误差在0.5个光谱次型以内,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3个光谱次型。并与非参数回归、Adaboost回归树、K-Means三种方法进行同数据集比较,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可以很好地预测光谱次型并且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38.
采用化学萃取技术对表层沉积物(生物膜)的非残渣态组分(铁、锰氧化物及有机质)进行了分离, 并研究了表层沉积物(生物膜)非残渣态和残渣态组分吸附铜、锌的特性. 结果表明, 0.1 mol/L NH2OH·HCl+0.1 mol/L HNO3, (NH4)2C2O4-H2C2O4缓冲溶液和体积分数为30%的H2O2可选择性地萃取分离表层沉积物(生物膜)非残渣态的锰氧化物、铁锰氧化物和有机质, 萃取率为63.15%~97.59%, 同时对非目的组分影响较小; 表层沉积物(生物膜)及其各组分对铜的吸附能力均大于对锌的吸附能力, 且生物膜及其各组分对铜、锌的吸附能力均高于表层沉积物及其相应组分对铜、锌的吸附能力; 表层沉积物(生物膜)非残渣态组分对铜、锌的吸附能力均大于残渣态组分, 且非残渣态组分中锰氧化物的单位吸附能力最强, 其次是铁氧化物, 而有机质的单位吸附能力较弱, 比锰氧化物低2个数量级, 说明生物膜对水体中痕量重金属的迁移转化作用强于表层沉积物, 而表层沉积物(生物膜)中金属(铁、锰)氧化物对水中痕量重金属起主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
乙酰基二茂铁与三甲基氰硅烷在CH2Cl2中ZnI2催化下加成,得到产率较高的α-氰基-α-二茂铁基乙氧三甲硅烷,用元素分析、IR和1H NMR进行了表征.经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属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内分子数为8,化合物分子式为C16H21FeNOSi,Mr=327.28,a=1.1995(4)nm,b=1.2441(4)m,c=2.2183(7)nm,β=90°,V=3.3103(18)nm3,Dcale=1.313g·cm-3,Z=8,最终偏离因子R=0.0456,ωR=0.0880.分析其结构表明,该化合物含有一个二茂铁基和氰基乙氧三甲基硅烷基,与二茂铁基相连的碳原子是手性原子,分子中存在超共轭效应.  相似文献   
40.
液流储能电池技术是一种高效、大规模电化学储能技术,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建设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对全钒、多硫化钠-溴和锌-溴液流储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他探索性液流储能电池体系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制约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发展瓶颈问题,展望了液流储能电池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