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肺结核病的化学治疗的疗效因结核菌耐药性的产生,而大受影响。因而对于已耐二种或二种以上主要抗结核药物的复治病例,往往需更换治疗方法,其中包括二类药物的应用。1959年以来我们采用以二类药物为主方法,圜丝氨酸—异菸肼,氨硫脲—土霉素治疗71例经过较长期第一类药物治疗无效的复治肺结核病,收到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2.
选择性局部支气管造影,据 Rayl 氏(1958年)报告在观察肺炎病变、肺空洞以及因支气管阻塞、狭窄而造影剂难以充盈的病灶,可比一般常规支气管造影更有助益。国内林起氏(1959年)曾介绍用氏拉线橡皮导管作支气管造影。从1960年以来,我院采用聚乙烯含钡定向肺导管,代替Metras 导管作选择性局部支气管造影获得满意结果,现将其介绍如下:一、定向肺导管的制作:用聚乙烯加硫酸钡作原料,经塑料厂加工制成直管子,直径0.5公分,内径0.3公分,并把管子剪成60  相似文献   
23.
烧伤患者能量消耗变化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动态监测烧伤后能量消耗 (简称能耗 ) ,探讨影响伤后能量消耗的因素。 方法 应用间接测热仪对 45例烧伤患者进行能耗的动态监测并分析其能耗变化。 结果 烧伤后能耗即刻升高 ,一周左右达高峰 ( 1144 3.78± 32 95 .32 )kJ/d ;烧伤面积越大 ,能耗越高 ;能耗与烧伤后病程有关 ;伤后能耗有变异且接近早期 ,烧伤面积越大变异程度越高 ;中等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能耗较无吸入性损伤患者高 ;大面积烧伤切痂术后能耗明显下降 ;男性患者能耗高于女性患者。 结论 烧伤后能耗有一定规律性变化 ,但深度烧伤面积、伤后时间、吸入性损伤、切痂手术、性别及个体差异均影响烧伤后能耗  相似文献   
24.
目的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对吸入性损伤进行系统形态学观察,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诊断吸入性损伤的形态学标准,早期诊断的可行性,以及纤维支气管镜在吸入性损伤的局部治疗作用。方法经过10年来144例临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诊治吸入性损伤体会,观察不同损伤程度的形态表现。结果得出镜下诊断和分类,早期(伤后8h 内)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吸入性损伤的可行性及意义,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对吸入性损伤局部进行吸引、刷洗、灌注等治疗的临床效果。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诊断治疗吸入性损伤中有其特殊地位和普及应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5.
早期肠内营养对烧伤后高代谢反应调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烧伤高代谢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30例烧伤患者用间接测热法监测静息能量消耗(REE),监测血浆激素、脂类调节因子、细胞因子水平,并结合临床疗效和氮平衡变化来评价早期肠内营养的作用。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EEN)组较延迟肠内营养(DEN)组REE显著下降(P<0.05-0.01),升高的时间缩短(P<0.05);EEN组非蛋白呼吸商(NPRQ)较DEN组更接近生理状态,负氮平衡时间缩短。伤后第4天EEN组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胰高糖素(GLUCAGON)、前列腺素E2(PGE2)、血栓素B2(TXB2)、低于DEN组(P<0.05);伤后8-12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显著低于DEN组(P<0.05-0.01),胰岛素水平呈相反变化。结论 严重烧伤后尽早开始肠内营养对高代谢反应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6.
严重烧伤患者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糖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15  
目的 分析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烧伤患血糖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24例应用rhGH治疗的严重烧伤患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糖升高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同期未用rhGH患血糖及蛋白质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严重烧伤患应用rhGH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较用药前明显升高,并高于同期对照组。伤后2周内血糖升高,特别是伤后1周内明显升高,伤后0-3d、4-8d、8-14d的血糖升高发生率分别为52.38%、50.24%、20.00%。伤后1周内、2周内及2周后开始应用rhGH其血糖升高发生率分别为100%、50%、0。结论 严重烧伤患应用rhGH能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但伤后早期应用rhGH对血糖影响较大,伤后2周应用rhGH是较适合的时机。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全国重大火灾事故的烧伤流行病学特点,回颐性地分析了全国1989~1993年统计上报的重大火灾事故203 480次,统计结果表明共有21228人烧伤,1042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3亿2千万元。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为管理混乱、违章作业。提示火灾预防工作应该警钟长鸣,并应强化法制管理,落实消防法及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烧伤专业人员也应积极参与消防工作,并应重视烧伤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28.
烧伤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长期以来 ,人们对肠道功能的认识仅局限于它是一个消化器官。在烧 (创 )伤、感染等所致危重病的救治中 ,临床医生的注意力多集中在心、肺、肾等脏器 ,而忽视了肠道屏障功能在危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随着临床营养学和危重症医学的发展 ,关于肠道在调节  相似文献   
29.
2006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AGREE协作网(Appraisal of Guideline Research and Evaluation,http://www.agreecollaboration.org/instrument/)发展的临床指南编写方法学原则,结合我国肠外肠内营养实践现状,建立了指南制定的方法学原则 [1-2].  相似文献   
30.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时机和指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后气管切开的时机和指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2000年12月间174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入院后早期接受气管切开治疗。年龄10~70岁,烧伤面积3%~100%,死亡41例(23.6%)。伤后8小时内气管切开者102例,9~16小时27例,17~24小时21例,25~48小时10例,伤后49小时以上14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轻度损伤30例,中度损伤69例,重度损伤75例。结论 对密闭环境下头面部深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者可适当放宽气管切开术的指征,伤后24小时内气管切开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