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01.
目的比较胶囊内镜与单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6月-2011年12月共有37例疑诊为小肠疾病的患者接受了胶囊内镜(CE)和单气囊小肠镜(SBE)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小肠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在37例患者中,CE检查发现阳性病变28例,总体诊断率为75.68%(28/37),SBE检查发现阳性病变33例,总体诊断率为89.19%(33/37),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CE和SBE检查结果不一致,CE检查阳性而SBE检查阴性3例,CE检查阴性而SBE检查阳性8例,CE和SBE检查均阴性1例。CE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94.59%(35/37);SBE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57.14%(4/7)。两种检查方法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胶囊内镜和单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102.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综合征,由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种系突变引起,占所有结直肠癌的5%-10%。HNPCC的发病与人类错配修复基因功能异常密切相关,已定位并克隆的人MMR基因有hMLH1、hMSH2、hMSH6、hMSH3、hPMS1、hPMS2,遗传连锁分析和遗传学研究显示,约80%的HNPCC与hMLH1、hMSH2基因的种系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性别与结直肠癌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10-2011-10期间在华北地区6家医院检出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分析性别与发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腺癌分化程度的关系.[结果]245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男性1377例,女性1073例.男∶女为1.28∶1.00;女性发病率升高.右半结肠癌比例升高.性别与结直肠癌发生年龄、发生部位、腺癌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大肠癌患者比例有增加趋势.筛查是结直肠癌早诊早治的关键,筛查的起始年龄应按筛查目标确定.结直肠癌发病部位应重视右半结肠发病率升高现象,全结肠镜检查为首选.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下肿物(gastrointestinal submucosal tumor,SMT)的内镜下切除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382例SMT采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胃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以及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进行肿物切除。结果 ESE切除332例,胃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切除36例(其中20例为腹腔镜为主内镜辅助腹腔镜治疗,16例为瘤体较大,与浆膜层分界不清,单独内镜下挖除瘤体困难,术中转外科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治疗),STER切除10例,EFTR切除4例。术中穿孔24例,其中内镜下瘤体剥离后发生胃壁穿孔转外科腹腔镜下缝合穿孔7例、内镜下尼龙绳荷包缝合9例、内镜下钛夹缝合6例、内镜下OTSC金属夹闭合器达到严密缝合2例。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1例。术后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ESE、胃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STER以及EFTR是目前切除SMT微创、有效、安全、可行的方法。穿孔是其主要并发症,大多数穿孔可在内镜下达到严密缝合。  相似文献   
105.
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CMUSE)是一种以小肠多部位狭窄和多灶性浅溃疡为特点的小肠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慢性或复发性肠梗阻。溃疡一般较浅,位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纤维性狭窄部位较短(一般1~2 cm),相互间隔较紧凑(多为2~10 cm),无瘘管形成。外科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糖皮质激素可有效防止再次手术,多数患者成为激素依赖状态。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儿童结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北京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192例因腹痛、便血、腹泻、腹胀等症状就诊的患儿行结肠镜检查,并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129例患儿首次结肠镜检查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完成率67.2%。32例患儿进镜过程中发现病变后退镜。病变部位主要为乙状结肠及直肠。病变主要为结肠息肉、结肠炎、过敏性紫癜、嗜酸粒细胞性肠炎、移植物抗宿主病、炎症性肠病等。91例便血患儿中61例发现大肠息肉。结论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对小儿肠道疾病诊断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小儿结肠病变常见部位为乙状结肠及直肠。小儿便血最常见原因为结肠息肉。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导致食管狭窄患儿的食管扩张与食管支架放置、外科手术等综合治疗方法的选择时机及疗效。方法对北京军区总医院2009年12月-2012年9月混合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伴严重食管狭窄的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9例诊断混合型食管裂孔疝患儿食管扩张后因症状无改善行贲门胃底折叠术,术后放置食管支架,9例患儿术后贲门功能均恢复正常,吞咽困难消失。结论对于伴严重食管狭窄的混合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应早期手术治疗,术后辅以食管支架治疗,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8.
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 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西方国家中占所有癌症的第二位,并有逐渐升高的趋势[1]。西方人群终生患结直肠癌的累积风险约为5%~6%,因结直肠癌死亡的累积风险为2.5%[2]。近年中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也有明显增加趋势,据肿瘤流行病学家估计,中国大城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3]。结直肠癌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有人统计大约20%~30%的CR C患者可找到遗传因素[4]。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主要包括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cancer,H N-PCC)、家族性腺瘤性结肠息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半定量粪隐血试验最佳隐血阈值、能否区分不同的大肠出血性疾病以及对大肠癌筛检的作用.方法:连续截取100例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并于肠镜检查前收集两次新鲜粪便标本,同时进行半定量Baso Fecal OBⅡ(B试验)和Hemoccult(H试验)隐血检查.B试验的阳性结果按每克粪便血红蛋白含量记为(-)、(+)(50~200 μ,g/g)、(2+)(200~2 000μg/g)、(3+)(2 000~4 000μg/g)及(4+)(>4 000μg/g).H试验为定性试验,其结果记为(-)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B试验中,以≥(+)为大肠癌的阳性检出阈值,对大肠癌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0%,其检出敏感性高于H试验,是最佳敏感阈值.B试验结果显示,右半结肠癌出血量多于左半结肠癌(P<0.05).结论:B试验有助于确定不同人群大肠癌的阳性检出阈值.如联合免疫化学隐血试验,将获得最佳的大肠癌检出效果.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粪便脱落细胞和DNA检查技术在大肠癌的筛检中日益受到重视,但粪便中的细胞提取率及制片技术并不十分理想,且操作过程繁琐,难以推广应用。本研究旨在改进原有脱落细胞提取方法,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