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3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含银敷料(德湿银)治疗Wagner Ⅱ、Ⅲ级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45例Ⅱ、Ⅲ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外科换药治疗;治疗组15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德湿银敷料;联合治疗组15例,使用rh-EGF局部喷洒加德湿银治疗.观察治疗8周后3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治疗组伤口愈合情况及有效率(86.7%)均显著高于治疗组(66.7%)和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皮肤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rh-EGF联合含银敷料治疗中重度糖尿病足溃疡疗效好,有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ι基因型,并分析其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活性、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腰臀比、胰岛素抵抗之间关系。方法:选择河北省人民医院2002-01/12健康查体者54人作为对照组,男26人,女28人。纳入标准:空腹血糖均低于6.0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7.8mmol/L;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随机抽取同期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92人作为子女组,男44人,女48人。纳入标准:其父母双方或一方为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均低于6.0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7.8mmol/L;两组人员均知情同意。两组人员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基因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活性发色底物法检测。进行两组间及基因型间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性比较。并做各代谢参数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活性的逐步多元直线回归分析。结果:①两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基因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子女组与对照组相比4G/4G+4G/5G基因型频率和4G等位基因频率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②两组不同基因型间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活性的比较:对照组和子女组含.4G等位基因显著高于不含4G等位基因(0.72&;#177;0.21比0.43&;#177;0.30,0.95&;#177;0.24比0.63&;#177;0.22,P&;lt;0.05)。③各代谢参数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活性的逐步多元直线回归分析结果:子女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活性与胰岛紊抵抗指数自然对数、三酰甘油和基因型明显相关(r=0.30.P=0.003;r=0.46,P=0.001;r=0.44,P=0.001);正常对照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活性只与基因型相关(r=0.48,P=0.03)。结论:①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子女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4G等位基因的携带者较多。②携带4G等位基因的人群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活性升高。③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4G等位基因存在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及后代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活性升高起一定作用。④逐步多元直线回归分析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胰岛素抵抗以及相关变量等环境因素和4G等位基因这一遗传因素共同影响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l活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津力达改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饮食组,分别予以普通饲料及高脂饲料喂养。喂养后6周后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鉴定胰岛素抵抗大鼠造模成功。随后将高脂喂养组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津力达低、中、高剂量组(0.75,1.5,3.0 g·kg-1)和二甲双胍组(0.2 g·kg-1)。药物干预8周后行钳夹实验和ip葡萄糖耐量实验,并留取大鼠血清,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葡萄糖输注率(GI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并留取大鼠肝脏标本,RT-PCR检测肝脏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蛋白激酶B(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IRS-1和AKT的总蛋白及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p-AKT/AKT和p-IRS-1/IRS-1。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G,FINS,Hb A1c,TC及V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INSR,IRS-1,PI3K,AKT和GLUT2 mRNA表达下降,HDL-C,GIR含量明显降低(P0.05),p-IRS-1/IRS-1明显升高,p-AKT/AKT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津力达干预后,大鼠葡萄糖输注率明显升高,FBG,FINS,Hb A1c,TG,TC,LDL-C及V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对HDL-C无明显影响,津力达明显上调肝脏INS,IRS-1,AKT和GLUT2 mRNA表达(P0.05),升高GIR含量,对PI3K无显著影响;津力达干预组p-IRS-1/IRS-1明显降低,p-AKT/AKT明显升高(P0.05)。结论:津力达可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可能与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4.
不同的脂肪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游离脂肪酸(FFAs)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en dothelialcells,HUVEC)凋亡及生长周期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FFAs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VEC),然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培养的人VEC生长周期及细胞凋亡进行分析。结果 饱和脂肪酸(SFA)(C16:0,C18:0,C24:0),使培养的人VEC生长受到抑制,随浓度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不饱和脂肪酸(USFA)(C18:1,C18:2),当低浓度时,VEC凋亡率较低(P〉0.05,P〉0.01),而当达400或600μmol/L时凋亡率升高(P〈0.05,P〈0.01)。结论 SFA对培养的人VEC具有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低浓度USFA对VEC凋亡及生长周期的影响不大,但高浓度时,其诱导凋亡的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5.
HIF-1αmRNA和GLUT1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和葡萄糖转运蛋白子-1(GLUT1)的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T—PCR、凝胶电泳半定量方法检测36例肺癌组织和12例癌旁组织中HIF-1αmRNA和GLUT1mRNA的表达,并分析它们在TNM分期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IF-1αmRNA和GLUT1mRNA在癌症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有远端转移组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和无远处转移组(P〈0.01);HIF-1αmRNA与GLUT1mRNA的表达呈线性正相关(P〈0.01)。在T3、T4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T1、T2中的表达(P〈0.01或P〈0、05)。结论NSCLC组织中HIF-1αmRNA和GLUT1mRNA的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端转移有关;HIF-1αmRNA和GLUT1mRNA表达的增高可能是NSCLC恶化的基因标志。  相似文献   
26.
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浆脂肪酸谱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研究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浆脂肪酸谱与胰岛素抵抗 (IR)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受试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组 (NGT) ,糖耐量受损组 (IGT )及 2型糖尿病组(DM )。采用毛细血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脂肪酸谱 ,用胰岛素敏感指数 (IAI)评估IR。结果 DM组及IGT组血浆软脂酸 (C16:0 )、硬脂酸 (C18:0 )、二十二烷酸 (C2 2 :0 )、二十四烷酸 (C2 4:0 )和饱和脂肪酸浓度较NGT组明显升高 (P <0 .0 5~P <0 .0 1) ;花生四烯酸 (C2 0 :4)分别从NGT、IGT和DM组依次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1) ;血浆饱和脂肪酸 (SFA)从NGT、IGT、DM亚组依次升高 (P <0 .0 5~P <0 .0 1) ;NGT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与饱和脂肪酸 (SFA)的比率高于IGT组和DM组 (均P <0 .0 5 ) ;血浆C16:0、C2 0 :4、C2 2 :0、SFA与IAI呈负相关 (P均 <0 .0 1)、PUFA/SFA与IAI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不同糖耐量者血浆脂肪酸谱不同 ,糖耐量减低与 2型糖尿病患者SFA浓度升高 ,PUFA/SFA下降 ,且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本研究旨在以心率变异性 (HRV)为手段 ,探讨老年人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时相的生物学特征。  方法  共入选 2组健康受试者 :观察组 33例 ,年龄 65~ 82岁 ,平均 ( 72± 10 )岁 ;对照组 31例 ,2 6~ 35岁 ,平均 ( 30± 4)岁。对 2组对象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 ,记录每小时HRV的频域指标 (总功率TP ,低频成分LF ,高频成分HF ,及LF/HF)。采用余弦拟合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  HRV的频域指标呈典型的昼夜节律分布 ;与年轻组相比 ,老年人TP ,LF及HF的均值及振幅明显减低 ;LF/HF的振幅也减低 ,但其均值无显著变化。 2组间各指标的相位无明显变化。  结论 老年人HRV的 2 4h均值及昼夜波动振幅渐低 ,而其相位不变。提示该人群中心脏自主神经兴奋水平及其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能力减低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7岁,其中小细胞癌2例,鳞癌21例,腺癌1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肺癌组织中HIF-1α、GLUT1的表达。结果42例肺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35例(83.3%);GLUT1阳性表达36例(85.7%)。肺癌组织T3、T4组与T1、T2组相比HIF-1α、GLUT1高表达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分别P〈0.025,P〈0.05)。肺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HIF-1α、GLUT1高表达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分别P〈0.025,P〈0.05)。肺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GLUT1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肺癌组织中HIF1α与GLUT1蛋白高表达,两者显著正相关,HIF1α可能对GLUT1的表达起上调作用。HIF-1α与GLUT1高表达与肺癌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9.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和胰岛素抵抗(IR),其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与IR负相关,与β细胞功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2型糖尿病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型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下降,且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