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周东升  孙宏勋  卢亚敏  尹乃宁 《河北医药》2010,32(14):1957-1957
本研究在健康体检人员中发现1位患者,其乙肝五项检测结果仅HBeAg和Anti-HBc呈阳性反应,该组合不太常见,在发报告前为慎重起见,对标本做了进一步分析,通过多个品牌试剂盒同时测定,其中一品牌测定结果为HBsAg阳性,再配合DNA检测,最终确定结果是大三阳。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进展期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血液、胃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含量变化及其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PGE2)的关系,探讨TGFα在胃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GC患者1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al gastritis,CSG)患者18例,另选择20例胃镜观察胃黏膜基本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胃镜下经活检孔抽取胃液,并采集空腹静脉血,用放免分析法检测胃液、血液中TGFα、EGF、PGE2的含量.结果 GC组血液中TGFα、EGF及PGE2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SG组(P<0.05).GC组胃液中TGFα、EGF及PGE2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SG组(P<0.01).GC组血液、胃液中TGFα与PGE2,EGF与PGE2,TGFα与EGF间皆无线性相关.血液、胃液间TGFα,GC组无线性相关;血液、胃液间EGF,GC组呈直线相关;血液、胃液间PGE2,GC组无线性相关.结论 GC组血液、胃液中TGFα、EGF及PGE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TGFα、EGF和PGE2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它们在血液和胃液中的含量,对GC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卵巢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39例卵巢肿瘤患者和51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CEA、CA125、CA199、CA153的结果与临床诊断的关系。结果卵巢肿瘤组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肿瘤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结论该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可有效区别于良性疾病组。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下肢缺血预适应后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细胞因子TNF-α、IL-6、IL-10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AMI心肌作用中的机制。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AMI组(A组)、下肢缺血预适应组(B组)和对照组。A、B组大鼠分别在AMI后2、4、6、12 h时间点处死取材。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10、TNF-α的含量;RT-PCR测定心肌组织中HO-1 mRNA表达情况。结果B组梗死区比重较A组低(P〈0.05);A、B组4、6和12 h血清IL-6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A、B组2、6、12 h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B组4 h血清IL-10水平较A组和对照组高(P〈0.01);A、B组各时间点TNF-α均较对照组高(P〈0.01),但两组间仅4 h时有差异(P〈0.05)。B组各时间点HO-1 mRNA表达较A组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下肢缺血预适应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IL-6、TNF-α等细胞因子的释放,上调IL-10及HO-1的水平,使心肌组织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肾缺血预处理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早期炎症反应变化,探究其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三大组,①对照组(NC,n=8);②急性心肌梗死组(AMI,n=32);③肾缺血预处理组(RIP,n=32);各组大鼠分别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4、6、12h四个时间点处死取材。术中以MS-4000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监测并记录大鼠Ⅱ导联心电图,确定心肌梗死模型成功。Even’s蓝-Trc染色推测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的含量;RT-PCR测定缺血区心肌组织IL-10mRNA和IL-8 mRNA表达情况。结果RIP组12h梗死部位重量(Is)和缺血危险区(AAR)重量比值(IS/AAR)(46.18±6.15)%较AMI组(66.44±19.24)%明显减小(P〈0.05)。RIP组与AMI组比较,心梗后2、4、6h浸润白细胞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仅在12h时减少(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在12h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IL.8浓度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IL-10含量仅见4h升高差异明显(P〈0.05)。缺血心肌IL.8mRNA表达普遍降低,其中在6h和12h IL-8 mRNA明显降低(P〈0.05)。缺血心肌IL-10 mRNA表达普遍降低,但同时间点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肾缺血预处理后12h急性缺血心肌中浸润的白细胞减少,急性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全身炎症反应减轻,提示肾缺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探讨HP感染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社区体检甲状腺结节患者108例,并进行14 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分为HP弱阳性组(32例)、HP强阳性组(30例)和HP阴性组(46例)。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和抗体、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用散射比浊法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期检测各组受检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胰岛素,评估各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组间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异常检出率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IL-6、TNF-α、CRP、BMI、空腹血糖、HOMA-IR在3组间依次升高,均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HP强阳性组TPOAb、TRAb、IL-6、CRP、BMI、HOMA-IR高于HP弱阳性组(P0.05)。结论 HP感染与甲状腺结节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是其高危因素之一;HP感染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病机制可能是IL-6等促炎症反应的级联放大效应及HOMA-IR、BMI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张翠改  郭峰  卢亚敏 《医学动物防制》2012,(11):1296-1297,1299
<正>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民对健康的要求随之增强。目前全国体检机构已达5000余家,仅北京市就有近600家,全国年体检量近亿人[1]。正是这种呈几何速度的增长,处于发展阶段的健康体检行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2]。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对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等基础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活及心功能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CHF的机制。方法 :入选的 95例CHF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洋地黄、利尿剂、ACEI)。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加用美托洛尔 ,随访至 6个月时治疗组为 5 7例 ;对照组 2 6例。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3、6个月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和去甲肾上腺素 (NE)水平。结果 :治疗组应用美托洛尔后PRA、NE明显下降 ,同治疗前相比二者均P <0 .0 1;而对照组PRA、AngⅡ、NE与基线相比均明显升高 (P <0 .0 1,P <0 .0 1,P <0 .0 5 )。美托洛尔组同对照组相比 ,对神经内分泌的抑制加强 ,同时伴有左室射血分数 (LVEF)的升高。结论 :单纯ACEI等基础治疗仍存在PRA、AngⅡ和NE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美托洛尔可抑制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同时伴LVEF的升高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利用99 Tcm-聚合白蛋白(MAA)对家兔下腔静脉血栓模型显像,观察99 Tcm-MAA显像诊断静脉血栓的准确性。方法将20只新西兰家兔分为血栓组(15只)与对照组(5只)。血栓组通过手术建立下腔静脉血栓模型,对照组行假手术,术后1天经右下肢静脉注射99 Tcm-MAA进行显像。对血栓组显像阳性实验兔计算血栓部位/本底(T/B)放射性计数比值,对照组计算与血栓组血栓对应下腔静脉部位/本底(T/B)放射性计数比值。显像毕处死动物,取血栓行病理检查。结果血栓组造模成功13只,8只显像阳性,血栓部位呈放射性浓聚影,5只血栓未显影,准确率61.54%(8/13)。对照组5只实验兔下腔静脉未见浓聚。血栓组显像阳性8只实验兔T/B放射性计数比值(4.06±0.49),高于对照组对应下腔静脉部位T/B放射性计数比值(2.27±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9,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血栓组均见下腔静脉内新鲜混合血栓。结论 99 Tcm-MAA显像可用于观察家兔下腔静脉血栓模型,但显像准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40.
卢亚敏  宋光耀  李萍 《营养学报》2012,34(5):504-506
<正>脂联素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调控糖脂代谢和能量平衡,调节胰岛素敏感性。游离脂肪酸不仅参与2型糖尿病(T2DM)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还可损害β细胞的功能。但不同脂肪酸饮食对脂联素和游离脂肪酸的动态影响,目前国内研究甚少。本实验旨在探讨不同脂肪酸饮食对糖耐量正常人群脂联素、游离脂肪酸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敏感性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糖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