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7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切痂微粒皮肤移植异体皮覆盖方法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1月-1999年12月共72例手术切痂微粒皮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微粒皮移植术后创面一次覆盖达90%以上者22例,13例术后创面愈合小于60%,需后期多次换药肉芽创面游离植皮术。50例存活,22例死亡者主要原因为创面胞毒症和多脏器衰竭。结论:影响微粒皮移植的因素除了年龄、烧伤面积和深度、早期是否合并吸入性损伤和烧伤休克外,手术切痂时机,异体皮的质量、微粒皮的密度和围手术期的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2.
分析rhGH对严重烧伤病人血糖及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24例应用rhGH严重烧伤病人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糖升高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同期末应用rhGH患血糖及蛋白质的变化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严重烧伤病人应用rhGH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较用药前明显升高,并高于同期对照组。伤后2周内血糖升高,特别伤后1周内明显升高,伤后2周内血糖升高发生率分别为52.38%、50.00%、20.00%。伤后一周后、二周内及二周后开始应用rhGH其血糖升高发生率分别为100%、50%、0%。结论 严重烧伤病人应用rhGH能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但伤后早期应用rhGH对血糖影响较大,伤后2周后应用rhGH是较合适的时机。  相似文献   
43.
452例烧伤整形患者麻醉性镇痛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观察烧伤整形术后患使用阿片类麻醉性镇痛剂的效果。方法:对各类烧伤和整形患术后疼痛的临床表现,麻醉性镇痛剂的使用人数,用药种类,每次剂量及每日用药次数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烧伤整形科,由于对疼痛治疗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用药不当并镇痛不足。结论:临床概念上的混淆和“滥用”阿片类药品,是镇痛不足的主要原因,章提出了克服镇痛不足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4.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烧伤营养支持中的作用及前景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在烧伤临床己应用半个世纪。它是由 20世纪 40年代华裔加拿大学者李作浩从牛脑垂体分离并命名。1956年李作浩成功提纯人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从而吸引众多学者,如内分泌学、代谢学、营养学和病理生理学等专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己基本阐明其生物化学特性及生理作用,生长激素与其它激素相互关系和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其中对GH促进生长效应所进行的大鼠、犬、猴实验研究至今仍属权威性文献,而且已了解到GH种属特异性,并已列入 …  相似文献   
45.
本文报告的100例耐药病例中,有空洞性肺結核83例(早期空洞8例,慢性空洞75例),非空洞性肺結核17例(渗出为主10例,纤維干酪为主7例),均經2~3种第一类抗痨药物治疗半年以上,并均对此三药有耐药性,计耐1药(异菸肼)10例,耐2药15例(耐链霉素、对氨柳酸2例,耐鏈霉素、异菸肼11例,耐异菸肼、对氨柳酸2例),耐3药75例。住院后再用2种以上的第一类药物治疗,计链霉素、异菸肼60例,异菸肼、对氨柳酸12例,3药15例,异菸肼、链霉素气管滴入13例。  相似文献   
46.
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呼吸功能不全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观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严重烧伤后呼吸功能不全的疗效。 方法  11例严重烧伤患者采用机械通气 ,潮气量 6~ 8ml/kg、吸气平台压≤ 30cmH2 O、PEEP 8~ 10cmH2 O、FiO24 0 %~ 5 0 % ,动态监测血气分析各指标的变化及临床转归。 结果 应用间歇指令通气加压力支持法 ,平均治疗时间 (12 .77± 8.0 6 )d ,PaO2 /FiO2 比值明显改善 ,从 193.5 4± 5 3.30到 32 7.14± 10 6 .5 3(P<0 0 1) ,PaCO2 和pH值仍在正常值范围。 11例患者中因肾功能衰竭死亡 3例 ,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2例。 结论 对严重烧伤患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能达到呼吸支持目的 ,未见高碳酸血症发生  相似文献   
47.
液体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r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 ,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 ,病情凶险 ,预后恶劣 ,病死率高达 60 %左右[1 ,2 ] 。目前 ,ARDS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 ,除了强调解决原发病外 ,另一重要目标就是保证动脉血和组织内有足够的氧合 ,改善病人症状。机械通气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 ,但是 ,它不能直接改善ARDS时的病理生理状态。近年来 ,大量的研究表明 ,液体通气在改善肺换气功能和呼吸机相关肺损伤方面有…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全国重大火灾事故的烧伤流行病学特点,回顾性地分析了全国1989~1993年统计上报的重大火灾事故203480次,统计结果表明共有21228人烧伤,1042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3亿2千万元。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为管理混乱、违章作业。提示火灾预防工作应该警钟长鸣,并应强化法制管理,落实消防法及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烧伤专业人员也应积极参与消防工作,并应重视烧伤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49.
大面积烧伤病人血液高凝状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永健  刘群  邓诗琳 《河北医药》2002,24(6):465-466
目的: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高凝状态。方法:采用SYSMEXCA-530凝血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Ⅲ抗原及活性(AT-Ⅲ:Ag,AT-Ⅲ:C)、蛋白C抗原及活性(PC:Ag,PC:A)采用SLTSPECTRA酶标仪以ELISA法测定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4因子(PF4)、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2(F1+2)、血栓烷B2(TXB2);采用酶联分析法测定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采用放免法测定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纤溶酶原活性(PLG: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A)。结果:大面积烧伤患者血小板、凝血系统显著激活,抗凝系统、纤溶系统功能由于消耗和生成障碍,功能及水平降低。结论:监测大面积烧伤病人血栓形成的各项指标对了解患者病程发展趋势,及时进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0.
本文统计100例浸润型肺结核肝功能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未发现有肝胆损害之可疑。现仅就所见分析于下:一、临床资料100例受检患者;浸润型肺结核99例,其中浸润进展期54例,溶解期40例,吸收好转期5例。胸膜炎1例。其病变存在时间均在3—6个月之间。本组患者,全身情况均良好,为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凡是营养不良、可疑肝胆疾患或肝脾同时肿大患者均未列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