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9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491.
糖尿病肾病主要是指由患者微血管病变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该病可累及患者的肾血管、肾小球和肾问质。在临床上,根据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可将其分为五期:肾肥大高滤期(Ⅰ期)、基底膜增厚期(Ⅱ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期(Ⅲ期)、出现临床蛋白尿期(Ⅳ期)和发生尿毒症期(Ⅴ期)。处于Ⅰ、Ⅱ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92.
生活干预(饮食、运动)不宜作为单独治疗手段 以往认为,生活干预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手段,治疗早期糖尿病和糖耐量损害。但是,长期实践证明,如果只用生活干预方法,大多数患者的血糖达不到理想目标,而且还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因此,权威专家提出,生活干预只能作为配合治疗,不宜作为单独治疗手段。对于初发患者,建议在生活干预的基础下,根据病人的病情,采用口服降糖药单药治疗、不同作用机制的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或胰岛素治疗等策略。  相似文献   
493.
汀类药物因其调脂作用明显,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证明,他汀类药物能使已经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减缓,甚至减退,从而打破了冠心病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由此引发了一场“血脂革命”。临床发现,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还有许多其他作用,如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和管腔狭窄、减轻左室肥厚、降低心血管意外和脑卒中风险、  相似文献   
494.
<正>"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且高血压的控制具有可行性:诊断容易、治疗方便、监测和管理成本较低。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防控心血管疾病的有力突破口。2011年11月我国高血压管理峰会提出了平缓达标、晨起达标和长期达标的"三达标"(3G)高血压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495.
患上糖尿病,就意味着一堆麻烦事儿从此如影随形:测血糖、服降糖药,注射胰岛素,调整用药种类和剂量,吃饭定时定量,不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随时提防低血糖等。这对一位新患者来说,确实有许多困难。看完本文之后,若能够按照六个"一"的方法治疗,那就容易多了。  相似文献   
496.
目的: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1日~2021年1月31日期间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  相似文献   
497.
目的 改善头颈肿瘤术后放疗患者身体意象水平和情绪状况。 方法 按照入院时间将头颈肿瘤术后放疗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心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和干预后1个月测评患者的身体意象、正负性情绪并进行比较。 结果 对照组47例、干预组49例完成研究。干预完成时及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身体意象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干预完成时及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且干预后1个月干预组负性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头颈肿瘤放疗患者的身体意象水平和情绪状态,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